中秋国庆“双节”临近,月饼、米面油等节日消费进入旺季。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9月25日,施甸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县发改局对全县大型超市、糕点专卖店开展节前专项检查,重点查处过度包装、价格欺诈、缺斤少两等乱象,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瘦身令”下的月饼:包装层数不能超3层
“这款月饼的包装盒空隙率明显超标,不符合新国标要求!”在某超市月饼专区,执法人员手持卡尺,现场测量包装层数和空隙率。根据《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规定,月饼包装层数不得超过3层,包装成本不得高于售价20%。通过执法检查,执法人员对3家超市的20余款月饼进行抽检,对1款疑似过度包装产品责令下架整改。
米面油“身份证”溯源:生产日期、质检报告一个不能少
在粮油区,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米面油的生产日期、标签标识及进货台账。“散装大米要标明产地和保质期,预包装食用油必须标注转基因信息。”县发改局粮油和物资储备股负责人强调,节前粮油需求量大,必须严防以次充好、囤积居奇行为。检查中发现个别超市存在标签模糊问题,执法人员现场督促商家进行了整改。
价格“体温计”:紧盯节日市场“晴雨表”
“这款月饼的标价签与结算价不一致,涉嫌价格欺诈!”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同步对商品明码标价情况开展核查,重点监测月饼、粮油、蔬菜、水果等节日商品价格波动情况,对1家未按规定明码标价的商户现场责令整改。节日期间,施甸县域内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接地气监管:执法过程“透明化”
“阿姨,您买月饼时注意看包装上的‘绿色食品’标志,扫二维码就能查真伪。”检查中,执法人员向消费者普及选购技巧,嘱咐消费者索要小票,万一买到问题食品,小票是维权凭证,其次要认准“SC”标志,包装食品必须有生产许可证编号。
长效化机制:从“突击检查”到“常态化监管”
检查不是目的,让老百姓吃得放心才是!”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节前检查将延续至10月8日,后续通过“双随机、一公开”强化日常监管。同时开通24小时投诉热线,鼓励群众举报价格违法、食品安全问题,共同守护节日市场秩序。
从月饼“瘦身”到米面油“溯源”,再到价格“体温计”的实时监测,这场联合检查以“全链条”监管守护节日市场。在“双节”的烟火气里,监管的“铁腕”与服务的“温度”并存,让传统佳节既有“仪式感”,更有“安全感”。(施甸县发展和改革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