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全区6个监测点及粮油批发市场的粮油市场价格监测显示,本期粮油市场平均价格为:粳米(本地中等)均价4.3元/公斤,与上月同期相比持平;中晚籼米(本地中等)4.75元/公斤,与上月同期相比持平;小麦粉(本地中等)均价4.6元/公斤,与上月同期相比持平;菜籽油(四级)16.8元/公斤,与上月同期相比持平。
“隆阳区粮油市场价格稳定,市场供应有质有序,完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这是一份普通的月监测数据,真实地反映了隆阳区发展和改革局在疫情常态形势下“多管齐下”履行物资保障职责,给全区百姓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是构建生活物资保障体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隆阳区发展和改革局闻令而动,与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履行生活物资保障组牵头职责,全力确保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自1月27日起,全区建立米、面、油监测体系,启动粮油市场日监测日报告制度,密切跟踪全区粮油市场动态,同时加大监测范围,全面掌握辖区重点粮油加工企业、超市与永昌商贸园粮食批发市场粮油的库存、销量、价格情况。共计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上报粮油价格信息及粮油库存销量信息42期。准确把握粮油市场变化趋势,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提早研究,为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主动应对,妥善处置提供了可靠决策参考意见。新增区级储备动态大米550吨,保障全区30万人口7天市场供应量标准。开放全区30个粮油应急供应网点,时刻保障可能出现的粮油市场紧急供应。
二是国有粮食企业彰显社会担当。国有粮食企业积极抓好粮源组织调度保障,切实保障区域内粮食供应不掉链子。下达隆阳区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满负荷开工加工稻谷应急指令,充实区级动态储备大米规模,视需要时加大投放,满足市场需求,有效应对居民外出减少、关闭农村集镇街天导致阶段性购粮数量增多的实际情况。疫情期间共计加工稻谷1200吨,向区外采购稻谷500吨,区级动态储备大米库存最高达1100吨,投放市场销售大米2600吨,销售菜籽油50吨。接区应急管理局动用指令对瓦马乡泥石流灾害区域紧急调用区级物资帐篷18顶、折叠床51张、棉被114床、毛毯6条、衣服12套、大米3吨,满足了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应急需求。
三是有序轮换发挥“蓄水池”作用。疫情期间,隆阳区发展和改革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紧急与区财政、农业发展银行保山分行营业部等部门协商后,第一时间下达承储企业轮换计划,全年轮换市、区级储备粮油轮换任务3300吨,由承储企业自行择机按照储备粮竞价交易规则全部进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平台进行交易并顺利成交。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市、区级储备粮油轮换工作,既把握好轮换节奏力度,又满足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稳定。(隆阳区发展和改革局物资储备管理股 李洪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