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7186295-8-/2020-0512002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公开目录
  • 人社工作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0-05-12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人社扶贫强推进 决胜小康惠民生

保山市人社局作为脱贫攻坚行业主责部门之一,紧紧围绕全市脱贫攻坚大局,以人社行业扶贫确定的18项“清零行动”和13项“挂牌督战”内容为抓手,切实抓好“就业、技能、社保”行业扶贫主责。

一、就业扶贫精细化,稳定脱贫有支撑

着眼于“就业稳定、收入稳定”目标,通过“三个途径”助推就业扶贫。一是“四级联动”摸清底数。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全面摸清辖区内133余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就业意愿、培训愿望、劳动力资源等,建立转移就业工作台账,为精准对象、精准施策、精准引导提供详实准确的依据和支撑。二是“三个渠道”促进就业。拓宽转移就业渠道,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77.16万人次,省外转移就业37.88万人 。新增转移就业57.81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 12.5万人。发放就业扶贫补贴1.1664亿元。拓宽就近就地就业渠道,对各种原因无法外出的农村劳动力,依托扶贫车间、本地园区企业、发展种养殖、以创业促就业等措施推动就地就近就业。2015年以来,全市就地就近就业 83.79万人,扶持创业4.32万人,扶持资金44亿元,带动就业9.1万人。拓宽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渠道,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农村贫困大龄劳动力、残疾家庭劳动力和有重病患者家庭劳动力,积极开发一批公路养护、护林护草、生态管护等乡村公共服务公益岗位。2015年至今,全市人社部门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19万个,安置贫困劳动力1.03万人,拨付补贴2982.15万元。三是“一个平台”服务就业。充分运用“云保互联网+公共就业”平台,采用市、县、乡、村、企业、个人六级网格布点,录入劳动力信息146万人,发布求职信息0.8万条,推送招聘短信61万条。

二、技能扶贫精准化,造血扶贫有动力

着眼于“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目标,“三个举措”力推技能扶贫。一是培训内容针对性强。结合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实现按需培训、按岗培训,通过技能扶贫“四个一批”,确保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00%覆盖。二是培训对象覆盖面广。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零就业家庭人员、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八类重点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三是培训课程质量高。面对市场需求,引进优质师资力量和精品课程,做到事前有规划、事中有监管、事后有考核。2015年以来,全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90.42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40.24万人次。

三、社保扶贫人本化,养老兜底有保障

着眼于“三个100%”目标,“三个主动”稳推社保扶贫。一是主动落实。主动开展社会保险扶贫政策宣传和参保登记等经办服务工作,切实落实为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三类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0周岁以上的贫困人口按时足额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二是主动核查。主动与民政、扶贫、税务等部门联动,建立全市贫困人口参保信息数据库,定期比对数据,定期交互、动态管理,确保底数清、数据准、情况明。三是主动服务。充分发挥社保窗口工作人员面对面服务群众优势,帮助符合参保条件的贫困人口收集资料、代理代办,让工作人员“多行动”,让群众“少跑路”,提高便民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290981人,参保率为100%;全市应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为65076人,享受待遇率为100%;市、县两级财政今年预计为三类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886万元,100%实现财政代缴。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交账之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民生无小事、点滴总关情。我们人社部门将充分发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职能作用,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拼搏进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人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