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确保“红色劳务”取得实效,全力帮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按照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总要求。近日,中共施甸县委组织部、施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施甸县202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暨“红色劳务”工作部署会,切实推广“红色劳务”试点成果经验,提升转移就业组织化工作,用“红色劳务”促就业,以“百日行动”助乡村振兴开新篇。
坚持党建引领,抓牢“红色劳务”。围绕提高低收入人口外出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持续加大就业扶持力度,确保实现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省外务工和省内务工“两个不低于”目标,坚持乡、村“两级书记”抓转移就业的工作机制。通过县、乡、村三级密切联动,摸清底数、广泛动员、精准对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用工企业,持续扩大输出规模,确保全县每年通过“红色劳务"输出劳动力人数不低于1500人。
强化组织领导,扩大工作范围。重点关注农村弱劳力、无法外出务工的脱贫劳动力和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就业。2023年每个乡镇新增认定一个就业帮扶车间,发挥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就业的作用。履行好乡村公共服务岗位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对乡村公共服务岗位的管理,常态化对公岗人员进行清理调整。
抓实培训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突出“培训实用性”这个重点,紧贴产业发展、市场用工需求,以及群众技能需求,精准充实完善培训项目。选择工种上重点围绕“施甸家政”劳务品牌和村社区的产业现状、未来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和群众的培训意愿结合起来,切实为乡村振兴培训储备本土技能人才。要持续抓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增效工作。2023年全县的新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任务目标是2000人,继续延续领导班子包保乡镇推进工作机制。在宣传发动上,县级的人社服务先锋队将及时与乡镇形成互动,到村(社区)、企业组织开展多轮次的宣讲会动员会、座谈会。梳理出重点参保企业、重点参保对象清单,精准开展动员工作,持续跟进缴费服务。要全面提升服务工作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铸牢“社保服务进家门、权益落实到个人”的服务意识,着力解决好务工家庭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后方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