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7186295-8-15_A/2017-0828027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公开目录
  • 人社工作信息
  • 发布日期
  • 2017-08-28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状况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为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保山市人社局立足市情实际,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强化载体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多渠道、多形式开辟就业门路,一季度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86人,困难人员就业完成1122人,开发就业岗位7723个,共有1272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随着毕业季的临近,2017年我市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再创新高,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仍是今年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

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依然困难重重,一是多数未就业的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没有转变就业观念,认为只有吃财政饭才是真正的就业,不愿选择进入企业就业,而是选择继续读研和复习备考下一年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少数毕业生选择进入企业就业,但也只是把进入企业就业作为过渡,一旦有机会还是会参加各种政府部门组织的考试,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就业不稳定,造成了历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积压,并且今年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岗位缩减,无形中增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二是受传统教育影响,目前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学生所学专业难以与现代企业人才需求结合,高校毕业生技能实践锻炼不足,存在眼高手低现象,进入企业后很难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企业招聘技术岗位多倾向招聘职校毕业学生。

其他就业创业重点群体,存在着技能单一、创业愿望不强、新职业适应能力差等因素在市场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尽管出台了很多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招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提高他们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运作用,很多用人单位还是青睐于较年轻的就业群体,而其他人员大多从事收入低、技术含量低、稳定性差的工作。再加上大多数就业困难人员都缺乏职业发展意识,就业主动性不强,不注重职业能力的学习和提高,造成工作不稳定。

近年来,受市场发育程度和经济下行影响,创业氛围不浓,创业服务资源同质化,服务效率不高,进入创业平台的创业者还不多;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创业者获得风险投资难;高校毕业生创业观念保守,创业能力不强,怕担风险,创业精神不足。

而选择创业的群体,即使通过务工积累了一定的启动资金,返乡创业投资仅仅依靠自有资金仍显不足。尽管近年来,我市在“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中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了大力扶持,但受担保等贷款条件的限制,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下一步,应该把大众创业放在就业的首要位置,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衔接配合。二是加快改善我市创业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创业扶持政策,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三是积极应对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中出现的失业问题,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充分发挥“援企稳岗”政策的积极作用。激励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助力企业渡难关。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落实完善现行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见习服务。全面落实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政策,优化办事流程,把求职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等政策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