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坚持把人才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开发、招才引智、技能培训、激励保障等引才育才留才工作,着力打造人才高地。
创优人才服务“软环境”,以活力勃发之制引才励才。始终把“强服务、优环境”作为人才工作的基础来抓,研究制定《保山市引进人才办法(试行)》《保山市引进人才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引进博士研究生5名,实现市直事业单位引博零突破。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制定市直科级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探索从村(社区)优秀村干部中定向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制度,走在全省前列。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全市专业技术人才达到8.51万人,高技能人才2.19万人。
建强服务发展“硬支撑”,以固巢养凤之策育才养才。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为目标,挂牌运营滇西首家人力资源产业园——保山(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政策扶持、奖励补贴、市场开发等措施,吸引了包括上海外服在内的多家知名机构入驻产业园。建设集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鉴定、师资培训、课程研发等服务为一体的公共实训基地,整合各类资源,搭建面向南亚东南亚技能培训中心。加强孵化基地建设,着力打造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创业孵化基地25个,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个,省级创业平台13个,入驻企业910户,带动就业5000余人。
点燃智力带动“强引擎”,以筑巢引凤之举聚才留才。做实沪滇合作平台,依托沪滇合作机制,通过“项目+资金+人才”抱团模式,进一步拓展人才开发、引进、培训工作,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夯实引才基地支撑,2016年首批“云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落户保山腾冲;2020年底,“启迪科学家小镇”“院士村”开工建设,接入了清华大学这个端口,集聚了一大批高端人才;联动各方资源,主动做好同专家院士对接,“以智引智”“以才聚才”,累计引进各类专家人才1000余人智汇保山。抓实专家人才工作站点,建设院士工作站4个,专家工作站38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14个,形成强大的智力资源储备;采取“人才+项目”的方式,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合作成立“水利博士科技创新工作站暨产学研合作基地”,首批选派5名水利专家进驻保山,开展人才培养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