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533000MB1559981D/20250423-00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公开目录
  • 自评报告
  • 发布日期
  • 2025-04-23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中小企业投资咨询中心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




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一)部门概况  保山市中小企业投资咨询中心主要职能为: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贷款主体的积极作用,以投融资带动企业和个人信用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的业务范围为:中小企业项目贷款,投融资咨询服务;企业的商业服务和代理活动;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代理业务或统借分贷(指委托金融机构贷款),中小企业贷款项目评审,统借统还、贷后管理等业务。有事业编制人员4人,2023年末已退休3人,在职1人;内设办公室、财务部、投融资部。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根据单位职能职责及工作任务,设立履职绩效目标为协调推动投融资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相关工作。主要在加强政策研究及金融机构对接,提高自身防范风险的预见性、有效性,研究制定融资平台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意见和政策建议,提高投融资服务能力等方面,依法、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为中心履职绩效目标提供资金支持。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24年年度决算收入数158239.62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58239.62元,政府性基金拨款收入0.00元,上级补助收入0.00元,事业收入0.00元,其他收入0.00元;上年结转和结余191.39元。2024年度决算支出数158239.62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58239.62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0.00元;本年末结转和结余191.39元。
 2024年度总体支出158239.62元,其中基本支出158239.62元,具体是人员经费支出150518.84元、公用经费支出7720.78元;项目支出0.00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为了进一步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单位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从预算编制依据、原则、方法等方面制定了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运行安全,确保单位经费合规合理使用。加快构建“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五)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保山市中小企业投资咨询中心2024年度三公经费支出0.00元。其中出国费0.00元,公务用车运行与维护费0.00元,公务接待费0.00元。与上年对比增加0.00元,增加0.00%,出国费增加0次,经费增加0.00元,公务接待费增加0批次。
二、绩效自评组织情况 (一)前期准备  组织相关部室召开绩效自评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有关事宜。
(二)组织实施
一是成立绩效自评小组;二是制定自评实施方案;三是收集资料并审核;四是分析收集的资料并形成自评结论;五是撰写自评报告;六是上报自评报告并建立相关档案。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通过自评,保山市中小企业投资咨询中心2024年度的预算编制全面、科学、合理,预算执行严格有效,预算管理规范,履职效益明显,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和会计基础工作日愈规范,总体效果较好。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评分标准,自评结果为“优”。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1.管理制度还需不断完善
  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按目前的投融资额,尚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制度、融资方式上还需完善,对下一步的经营管理还有待加强。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时间短、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加之缺乏系统的培训,对预算绩效管理理解不充分及预算绩效管理业务不熟悉,且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面的知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评价工作质量。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运用绩效评价结果,促进本单位增强责任和效益观念,提高财政资金支出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果。对绩效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及时调整本单位工作计划、绩效目标,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加强项目绩效的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绩效评价结果了解资金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支出规模是否适当,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要对单位业务要有一个全方位、清晰明了的掌控,评价目标设定切合实际,有可操作性;二是部门预算要尽可能细化、全面,提高编制的可控性。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备注:涉密部门和涉密信息按保密规定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