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9130195-9/20250422-00002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开目录
  • 绩效评价
  • 发布日期
  • 2025-04-22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中央转移支付(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项目)2024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中央补助资金的通知》(云财社〔2023〕282号、云财社〔2024〕63号)下达保山市856万元,其中,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5万元、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执法局1万元、保山市中医医院850万元。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卫生健康人才培养)中央补助资金的通知》(云财社〔2023〕285号、云财社〔2024〕72号)下达保山市506.31万元,其中,隆阳区11.85万元、施甸县7.24万元、龙陵县7.24万元、昌宁县7.24万元、腾冲市142.58万元、保山市本级各医疗卫生单位330.16万元。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央补助资金的通知》(云财社〔2023〕286号、云财社〔2024〕70号)下达保山市1267万元,其中,隆阳区273万元、施甸县91万元、龙陵县100万元、昌宁县122万元、腾冲市224万元、保山市本级各医疗单位457万元。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中央补助资金的通知》(云财社〔2023〕280号、云财社〔2024〕71号、云财社〔2024〕184号)下达保山市1480.875万元,其中隆阳区200万元、施甸县200万元、龙陵县180万元、昌宁县200万元、保山市本级医疗卫生单位700.875万元。

二、绩效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2024年下达保山市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中央补助资金合计4110.185万元,全年实际执行数1426.77万元,执行率34.71%。

(二)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2024年保山市细化管理政策、规范资金核算、提高资金效益。分配下达中央、省转移支付资金时同步对应项目任务分解下达区域绩效目标及项目绩效目标,做到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

建立预算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对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双监控”。通过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预算资金按计划使用,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管机制,规范资金使用行为,防止资金挪用、挤占、截留等现象。

(三)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总体完成情况良好,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围绕“大病重病在本市解决,一般的病在县级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的目标,完善“市级龙头引领、县级全面提升、乡村网底牢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四)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为35.99%,较上年33.83%上升2.16个百分点,医院收入结构不断优化;按病种付费的住院参保人员占总住院参保人员的比例为87.06%,较上年18.84上升68.22个百分点(原因是保山市医保局将按病种付费医疗机构范围扩大);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安防系统建设达标率100%,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安检覆盖率100%。三级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为8.12天,与上年8.8天降低0.68天。三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为30.09%,与上年29.97%提高0.12个百分点;三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为40.98%,与上年39.87%上升1.11个百分点。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增幅为2.71%,较上年72.29%降低69.5个百分点;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降低3.81%,较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

各医院于2024年启动项目建设,县级医疗机构科室诊疗设施配备到位,4个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国家推荐标准,老年医学科建设及临床服务“5大中心”100%通过省级现收;通过薄弱专科建设和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县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开展文化弘扬宣传义诊活动,吸引了现场群众一起参与互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中医的信任与认可,为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完成率100%。市中医医院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急救及生命支持医疗设备,包括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保障转运病人安全的监护仪、转运呼吸机,胸外按压机,转运配套病床设备。通过举办“急救知识技能进校园”、到基层建专家工作站等形式,加强了急诊急救知识的宣传和科普,提高了民众对急救知识的认知度。今年引进双一流中医人才1人,打造中医急诊人才梯队。今年选送急诊科人员4名至昆华、华西医院进修学习,开拓临床常见急诊中医诊疗思路,提升中医急诊处理能力,引进新技术。市中医医院儿科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儿科医疗设备,包括儿童医疗模拟人1台、儿童心电监护仪2台、儿童心电图机2台、一氧化氮机1台、儿童遥测心电监护系统1套、短波紫外线治疗仪1台、脉冲磁治疗仪1台、中低周波治疗系统2台、除颤仪1台、排痰仪3台、静脉血管显像仪2台、脉搏氧饱和度仪2台、儿童可视喉镜1套、儿童自动洗胃机1台、亚低温治疗仪2台,及儿科配套病床设备若干。保障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及设备器材。2024年儿科门诊人次5213,住院人次117,住院使用中药72人次,门诊使用中药2642人次,门诊中医外治435人次,住院中医外治109人次。2024年9月,选派1人去广西参加了2024年全国中医药监督执法骨干培养项目启动式暨第一期集中实训,培训合格率100%。

2024年计划招录20名订单定向学员,实际招收人数25名;按照省招生文件要求,在8月底之前完成住培招录工作;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首考通过率95.8%,结业考试通过率100%。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的比例为72.48%,与上年70.38%上升2.1个百分点。三级公立医院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为13.77%,与上年14.18%降低0.41个百分点。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为52.76%,较上年55.96%下降0.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例为12.46%,与上年11.06%基本持平;实现收支平衡的公立医院数占公立医院总数的比例为91.67%,与上年83.33%基本持平。

结合县级医疗机构临床专科建设基础,通过薄弱专科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县域内就诊率。县域外就诊率较降低,社会公众反映良好。

进一步提高了医院感染性疾病,急危重症处置水平、提升中医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基本达到指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项目成果持续发展能力和中医药能力可持续影响力得到提高。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队伍素质,这不仅能够提高其临床诊治能力,还能够提升其公共卫生、心理咨询、保健康复等综合医疗服务能力,使其成为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各医院服务能力及辐射能力得到提升,患者的愈后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逐年提升。

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建设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推动中医药文化内涵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推出优质中医药文化产品,推动中医药文化弘扬宣传。开展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监测,得到群众好评。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对象满意和认可度达标。

参培学员对医院的培训工作满意度达90%以上。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是资金使用进度慢,执行率低。二是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还不够充分,与预算编制和政策调整的衔接有待加强。三是实现收支平衡的公立医院数占公立医院总数的比例未实现较上年提高的目标;管理费用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例未实现较上年降低的目标。

下一步我市全力协调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积极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项目执行中,定期组织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约束作用。对于预算执行中发现的偏离绩效目标的情况,尽快纠偏;对预算执行中提出的预算调整事项,严格履行预算调整程序。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高度重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政策调整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整改机制,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形成预算绩效管理的闭环。

积极落实信息公开制度。按照预算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负责公开绩效自评结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绩效评价结果公开主要采取会议通报和网站公开等方式进行,具体方式和公开范围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