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政策解读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通过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优化配置扶贫资源,制订落实精准措施,着力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覆盖、普遍受益。每个贫困村都有工作队驻村,每个贫困户都有干部联户,做到精准帮扶工作全覆盖。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村因户制宜,实行滴灌式、差别式精准帮扶,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3.坚持分级负责、落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切实担当起精准扶贫的主体责任。层层压紧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抓好落实,实行严格的“限期脱贫”责任制。
4.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精准帮扶为重点,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促进贫困村、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三、工作目标
1.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稳定脱贫。到2018年,实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的目标。即有稳定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养老有保障。
2.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村脱贫全部出列。贫困村、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贫困村建有标准化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各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四、工作任务
1.贫困精准识别。进村入户开展调查摸底,把精准扶贫对象、致贫原因、扶贫措施搞准搞实。
2.结对精准帮扶。组织帮扶单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保持与帮扶对象经常性联系,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3.计划精准制定。精准制定脱贫目标,明确时限,算好时间账、任务账、进度账,制定好“路线图”“时间表”。
4.资源精准整合。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集中用于到村到户项目和体现贫困群体意愿、带动减贫的重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项目。做好政策项目策划与对接,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以项目为载体,广泛筹措资金,科学整合,集中用于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项目建设。
5.产业精准连接。把发展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摆在首位,结合当地资源实际,选准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数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基地带动到户、能人带动到户、合作组织带动到户、龙头企业带动到户,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
6.民生精准改善。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管理、社会保障、现代化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等“五个全覆盖”,把实施供排水、供电、供气、交通、信息、市场基础设施“六张网”向贫困村倾斜,把教育、卫生、文体、社保、安居、安全公共服务“六张网”向贫困人口倾斜,大力实施水、电、路、客车、安居、广播电视、电话通信、宽带、市场、环境改善等基础实施“十到农家”工程。
7.政策精准落实。用足用活现有政策,打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低保、助残“六保障”措施和扶智、扶技能、扶产业“三扶”措施,“三情”结合找科学有效路径。
8.组织精准有效。继续以三个“1+X”、三类新社区、三支人才队伍等“三个三”建设为载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舞好龙头,抓住关键,增强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加强社会管理,促进农村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