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5-X-/2022-0511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发布日期
  • 2022-05-11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保山市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2022-2024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局机关相关科室、局属相关单位:  

为深入推进全市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实施,为农民选肥、配肥、施肥提供技术支撑,转变施肥用肥方式,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促进化肥使用量负增长。我局研究制定了《保山市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2022-2024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生产实际抓好落实。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257


  

(此件公开发布) 

  

 

 

 

 

 

保山市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2-2024年)

  

 

全市施肥区域划分为热区、次热区、温暖区、温凉区和冷凉区五个施肥分区,通过分析每个施肥分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农作物需肥规律和施肥存在问题,综合运用“精、调、改、替”技术路径,提出了水稻、玉米、大麦、马铃薯、油菜、豆类、甘蔗、烤烟、香料烟、茶叶、咖啡、大棚辣椒、甜柿和柑橘共十四种作物,进行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总体原则  

(一)坚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遵循用养结合、就地消纳、缓急相济、循环利用,积造农家肥,推广商品有机肥,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充分发挥肥料效益。   

(二)坚持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时期和方法。  

(三)坚持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养分需求,因地制宜地追施肥料,采用少量多餐、适时加餐的方式,补充养分。   

(四)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农机和农艺配合使用,鼓励在果蔬茶等经济作物上推广使用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二、区域划分  

按气候和生态类型,全市划分为五个施肥区域。  

(一)热区。海拔1200米以下,耕地面积81.3万亩(水田25.9万亩,旱地53.0万亩,水浇地2.4万亩),主要分布燥红土、砖红壤、赤红壤、红壤、水稻土和紫色土六种土壤类型,种植作物以咖啡、甘蔗、香料烟、蔬菜和热带水果为主。该区光照强、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土壤有机质矿化度高、有机质含量低、严重缺氮、轻度缺磷、缺锌、硼为痕迹、钾相对丰富;水稻土质地多为砂土或砂壤土,保水保肥能力差。  

(二)次热区。海拔12001500米,耕地面积78.6万亩(水田31.1万亩,旱地46.8万亩,水浇地0.7万亩),主要分布赤红壤、红壤、石灰土和水稻土四种土壤类型,种植作物以水稻、玉米、油菜、大麦、果蔗、烤烟和温带水果为主。该区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缺氮、缺锌、缺硼普遍;水田缺锌、缺硼普遍。  

(三)温暖区。海拔15001700米,耕地面积93.3万亩(水田52.4万亩,旱地40.1万亩,水浇地0.8万亩),主要分布红壤、石灰土、火山灰土和水稻土四种土壤类型。种植作物以水稻、玉米、油菜、大麦、烤烟、马铃薯和甜柿为主,是我市的水稻高产区。该区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轻度缺氮,土壤缺锌、缺硼普遍;水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丰富,缺硼普遍;大棚种植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连作障碍日趋突出,中微量元素逐步变成生产的限制因子。  

(四)温凉区。海拔17002000米,耕地面积136.0万亩(水田47.9万亩,旱地87.6万亩,水浇地0.5万亩),主要分布红壤、红黄壤、黄壤、火山灰土和水稻土五种土壤类型,种植作物以水稻、玉米、油菜、大麦、马铃薯和烤烟为主。该区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较高,缺钾、缺锌、缺硼普遍,腾冲龙陵多雨区土壤酸度重、有效镁含量低。  

(五)冷凉区。海拔2000米以上,耕地面积41.9万亩(水田2.0万亩,旱地39.7万亩,水浇地0.2万亩),主要分布红黄壤、黄壤、黄棕壤三种土壤类型,种植作物以玉米、大麦和马铃薯为主。该区气温低、土壤酸度重、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缺钾、缺锌、缺硼、缺镁普遍。  

三、主要粮食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水稻  

1.热区  

1)存在问题与施肥原则:该区水稻生产中存在着有机肥和化肥施用量均不足、化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增氮磷、稳钾、补微” 的施肥原则。即:A、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B、适当增加氮、磷肥用量,高效施用钾肥,补充锌肥和硼肥;C、氮肥分期施用。  

2)施肥量建议:亩产量550千克左右: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1012千克、磷肥(P2O5)46千克、钾肥(K2O)24千克、硫酸锌2千克、硼砂1千克。  

3)施肥方法:有机肥、氮肥的30%、磷肥和钾肥于水稻移栽前作基肥施用,氮肥的30%、锌肥于水稻移栽后57天作分蘖肥施用,氮肥的40%、硼肥于拔节至幼穗分化期作穗肥施用。  

2.次热区  

1)存在问题与施肥原则:该区水稻生产中存在着磷肥和钾肥施用量不足、化肥结构和氮肥施用比例、时期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稳氮、增磷钾”的施肥原则。即:A、增施有机肥;B、稳定氮肥用量,调整基肥及追肥比例;C、依据土壤磷素和钾素状况,高效施用磷肥和钾肥。  

2)施肥量建议:A、亩产量600千克以上: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214千克、磷肥(P2O5)57千克、钾肥(K2O)56千克、硫酸锌11.5千克、硼砂1.52千克;B、亩产量400600千克: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1012千克、磷肥(P2O5)46千克、钾肥(K2O)24千克、硫酸锌11.5千克、硼砂1.52千克;C、亩产量400千克以下: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79千克、磷肥(P2O5)35千克、钾肥(K2O)24千克、硫酸锌11.5千克、硼砂1.52千克。  

3)施肥方法:与热区相同。  

3.温暖区  

1)存在问题与施肥原则。该区水稻生产中存在着氮、磷化肥用量普遍偏高,肥料增产效率下降,有机肥施用不足,微量元素锌和硼补充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控氮磷、增钾、补微”的施肥原则。即:A、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还田,有机无机配合;B、适当调减氮肥和磷肥用量,高效施用钾肥,补充锌肥和硼肥;C、调减水稻生育前期氮肥施用比例,增加穗、粒肥施用比例。  

2)施肥量建议。亩产量600千克以上: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214千克、磷肥(P2O5)67千克、钾肥(K2O)67千克、硼砂12千克。  

3)施肥方法。有机肥、氮肥的30%、磷肥和钾肥的50%于水稻移栽前作基肥施用,氮肥的20%于水稻移栽后57天作分蘖肥施用,氮肥的30%、钾肥的50%和硼肥于水稻生育进程在倒43.5叶时作促花肥施用,氮肥的20%于水稻生育进程在倒1.5叶时作保花肥施用。  

4.温凉区  

1)存在问题与施肥原则。该区水稻生产中存在着有机肥和钾肥施用量不足、生育前期氮肥施用过多和基肥采用表施(俗称水皮肥)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控氮、稳磷、增钾”的施肥原则。即:A、增施有机肥;B、控制氮肥总量,调整基肥及追肥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增加穗肥比例,穗肥早施;C、基肥深施,改“水皮肥”为“中层肥”;D、油菜水稻轮作,适当减少磷肥用量。  

2)施肥量建议。A、亩产量600千克以上: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012千克、磷肥(P2O5)68千克、钾肥(K2O)78千克、硼砂1千克、硫酸锌1千克、硫酸镁810千克;B、亩产量400600千克: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810千克、磷肥(P2O5)57千克、钾肥(K2O)67千克、硼砂1千克、硫酸锌1千克、硫酸镁68千克;C、亩产量400千克以下: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79千克、磷肥(P2O5)35千克、钾肥(K2O)45千克、硼砂1千克、硫酸锌1千克、硫酸镁68千克。  

3)施肥方法。有机肥、氮肥的40%、磷肥和钾肥的50%于水稻移栽前作基肥施用,氮肥的40%于水稻移栽后57天作分蘖肥施用,氮肥的20%、钾肥的50%于拔节至幼穗分化期作穗肥施用。  

(二)玉米  

1.存在问题与施肥原则。全市玉米主要分布在次热区、温暖区、温凉区和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着有机肥施用不足、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中微量元素肥料补充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稳氮、增磷钾、补微” 的施肥原则。即:(1)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2)氮、磷、钾配合施用,增加磷、钾化肥用量;(3)注重施用镁肥、锌肥和硼肥;(4)加大秸秆还田和秸秆覆盖力度,保养土壤水分;(5)推广应用高产耐密品种,适当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玉米产量,充分发挥肥料效果;(6)深耕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2.施肥量建议。A、亩产量700千克以上: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氮肥(N)1517千克、磷肥(P2O5)79千克、钾肥(K2O)79千克、硫酸锌23千克;B、亩产量550700千克: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315千克、磷肥(P2O5)68千克、钾肥(K2O)68千克、硫酸锌23千克;C、亩产量400550千克: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1213千克、磷肥(P2O5)57千克、钾肥(K2O)57千克、硫酸锌23千克;D、亩产量400千克以下: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810千克、磷肥(P2O5)46千克、钾肥(K2O)57千克、硫酸锌23千克。  

3.施肥方法。有机肥、磷肥、钾肥、锌肥、氮肥的30%作基肥深施,氮肥的20%5叶期结合间苗中耕除草作提苗肥施用,氮肥的50%在玉米拔节始期作穗肥结合中耕培土深施覆土。  

(三)大麦  

1.次热区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大麦生产中存在着有机肥、钾肥和微肥施用不足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采用“稳氮磷、增钾、补微”的施肥原则。  

2)施肥量建议。A、亩产量450千克以上:亩施有机肥1500千克、氮肥(N1315千克、磷肥(P2O567千克、钾肥(K2O47千克、硫酸锌11.5千克、硼砂1.52千克;B、亩产量450千克以下: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113千克、磷肥(P2O546千克、钾肥(K2O34千克、硫酸锌11.5千克、硼砂1.52千克/亩。  

3)施肥方法。有机肥、氮肥的30%、磷肥、钾肥、锌肥和硼肥作基肥于播种前施用,氮肥的40%作为分蘖肥于二叶一心时施用,氮肥的30%作为平衡肥于拔节至孕穗期施用。  

2.温暖区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大麦生产中存在着氮肥、磷肥用量偏高,肥料增产效率下降,硼肥施用不足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采用“控氮磷、稳钾、补微”的施肥原则。  

2)施肥量建议。A、亩产量500千克以上: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213千克、磷肥(P2O5)57千克、钾肥(K2O)47千克、硼砂1.52千克;B、亩产量400500千克: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1012千克、磷肥(P2O5)57千克、钾肥(K2O)35千克、硼砂1.52千克;C、亩产量400千克以下: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810千克、磷肥(P2O5)46千克、钾肥(K2O)34千克、硼砂1.52千克。  

3)施肥方法。与次热区相同。  

3.温凉区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大麦生产中存在着钾肥、中微肥施用不足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采用“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施肥原则。  

2)施肥量建议。A、亩产量600千克以上: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215千克、磷肥(P2O5)57千克、钾肥(K2O)47千克、硫酸锌11.5千克、硼砂11.5千克、硫酸镁68千克;B、亩产量400600千克: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1113千克、磷肥(P2O5)57千克、钾肥(K2O)25千克、硫酸锌1千克、硼砂1千克、硫酸镁68千克;C、亩产量400千克以下: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811千克、磷肥(P2O5)46千克、钾肥(K2O)24千克、硫酸锌1千克、硼砂1千克、硫酸镁68千克。  

3)施肥方法。镁肥作基肥于播种前施用,其余肥料施用方法与次热区相同。  

(四)马铃薯  

1.次热区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着有机肥、钾肥和微肥施用不足,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稳氮磷、增钾、补微”的施肥原则。即:A、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B、优化氮、磷、钾施用比例,增加钾肥用量,补充锌肥和硼肥。  

2)施肥量建议。亩产量2000千克: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517千克、磷肥(P2O578千克、钾肥(K2O911千克、硫酸锌11.5千克、硼砂1.52千克。  

3)施肥方法。全部肥料于马铃薯播种前作底肥施用,慎用含氯肥料,施用氯化钾不宜超过钾肥用量的50%,隔土播种,种子、肥料分开。  

2.温暖区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着有机肥施用不足,氮肥施用量偏高,磷肥、钾肥施用不足、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控氮、增磷钾、补微”的施肥原则。即:A、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B、依据土壤肥力状况,控制氮肥用量;C、增加磷肥、钾肥用量及比例;D、注重前期施肥。  

2)施肥量建议。A、亩产量2500千克以上: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氮肥(N1517千克、磷肥(P2O5810千克、钾肥(K2O1113千克、硼砂1.52千克;B、亩产量15002500千克: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315千克、磷肥(P2O579千克、钾肥(K2O911千克、硼砂1.52千克;C、亩产量1500千克以下: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1113千克、磷肥(P2O557千克、钾肥(K2O79千克、硼砂1.52千克。  

3)施肥方法。与次热区相同。  

3.温凉区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着钾肥施用不足和基本不施中微量元素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施肥原则。即:A、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实施秸秆还田;B、依据土壤肥力状况,控制氮肥用量;C、增加钾肥用量及比例;D、补充锌、硼、镁中微量元素肥料。  

2)施肥量建议。亩产量2000千克左右: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315千克、磷肥(P2O579千克、钾肥(K2O911千克、硼砂11.5千克、硫酸锌11.5千克、硫酸镁68千克。  

3)施肥方法。与次热区相同。  

4.冷凉区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着磷肥、钾肥施用不足和基本不施中微量元素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控氮、增磷钾、补微”的施肥原则。即:A、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实施秸秆还田;B、依据土壤肥力状况,控制氮肥用量;C、增加磷肥、钾肥用量及比例;D、补充锌、硼、镁中微量元素肥料。  

2)施肥量建议。亩产量1500千克左右: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1214千克、磷肥(P2O557千克、钾肥(K2O79千克、硫酸锌1.52千克、硼砂11.5千克、硫酸镁810千克。  

3)施肥方法。与次热区相同。  

四、主要经济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油菜  

1.次热区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油菜生产中存在着有机肥缺乏、氮肥施用不足、磷肥用量过大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增氮、控磷、稳钾、补微”的施肥原则。即:A、增施有机肥料,提倡秸秆还田;B、提高氮肥所占比例,减少磷肥用量;C、补充硼、锌元素肥料。   

2)施肥量建议。A、亩产量200千克以上:亩施有机肥1500千克、氮肥(N)1214千克、磷肥(P2O5)46千克、钾肥(K2O)78千克、硫酸锌和硼砂各1千克;B、亩产量200千克以下: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1012千克、磷肥(P2O5)35千克、钾肥(K2O)57千克、硫酸锌和硼砂各1千克。  

3)施肥方法。有机肥、氮肥的30%、磷肥、钾肥、硼肥、锌肥于播种或移栽前作基肥施用,氮肥的30%于苗期作提苗肥施用,氮肥的40%于抽苔始期作蕾苔肥施用。  

2.温暖区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油菜生产中存在着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协调、氮肥用量偏高、钾肥用量偏低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施肥原则。即:A、减少氮肥用量,调整氮、磷、钾肥施用比例,增加钾肥用量;B、视土壤有效硼状况,补充硼肥;C、氮肥分期施用,提高氮肥利用率。  

2)施肥量建议。A、亩产量300千克以上: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1518千克、磷肥(P2O525千克、钾肥(K2O46千克、硼砂2千克;B、亩产量200300千克:亩施有机肥8001000千克、氮肥(N1215千克、磷肥(P2O535千克、钾肥(K2O35千克、硼砂1.5千克;C、亩产量200千克以下:亩施有机肥800千克、氮肥(N812千克、磷肥(P2O524千克、钾肥(K2O24千克、硼砂1千克。  

3)施肥方法。有机肥、氮肥的30%、磷肥、钾肥、硼肥于播种或移栽前作基肥施用,氮肥的15%于苗期作提苗肥施用,氮肥的55%于抽苔始期作蕾苔肥施用。  

3.温凉区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油菜生产中存在着磷肥和钾肥施用不足、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稳氮、增磷钾、补微”的施肥原则。即:A、增加磷、钾肥施用比例;B、补充硼肥、锌肥、镁肥;C、注重前期施肥;D、采用石灰氮(氰氨化钙)加钙镁磷肥防止根肿病。  

2)施肥量建议。A、亩产量200千克以上:亩施有机肥800千克、氮肥(N1517千克、磷肥(P2O557千克、钾肥(K2O810千克、硼砂和硫酸锌各1千克、硫酸镁68千克;B、亩产量200千克以下:亩施有机肥600千克、氮肥(N1113千克、磷肥(P2O535千克、钾肥(K2O79千克、硼砂和硫酸锌各1千克、硫酸镁68千克。  

3)施肥方法。有机肥、氮肥的35%、磷肥、钾肥、硼肥、锌肥、镁肥于播种或移栽前作基肥施用,氮肥的35%于苗期作提苗肥施用,氮肥的30%于抽苔始期作蕾苔肥施用。  

(二)甘蔗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全市甘蔗主要分布在热区和次热区,甘蔗生产中存在着有机肥、磷肥、钾肥和微肥施用不足、化肥结构不合理和耕作粗放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氮、磷、钾、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的施肥原则。即:A、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B、增加磷、钾化肥用量,注意锌、硼配合施用;C、肥料施用应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D、施肥与保养土壤水分相结合。  

2.施肥量建议。A、亩产量8000千克以上: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氮肥(N)1315千克、磷肥(P2O5)68千克、钾肥(K2O)1214千克、硫酸锌23千克、硼砂34千克;B、亩产量60008000千克: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012千克、磷肥(P2O5)57千克、钾肥(K2O)79千克、硫酸锌23千克、硼砂23千克;C、亩产量40006000千克: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1113千克、磷肥(P2O5)57千克、钾肥(K2O)68千克、硫酸锌23千克、硼砂23千克;D、亩产量4000千克以下: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氮肥(N)810千克、磷肥(P2O5)46千克、钾肥(K2O)57千克。  

3.施肥方法。有机肥、氮肥的30%、磷肥、钾肥的60%、锌肥和硼肥作基肥深施,氮肥的20%于甘蔗长出6片真叶时作分蘖肥打洞深施,氮肥的50%和钾肥的40%于甘蔗伸长初期结合中耕除草作攻茎肥深施覆土。  

(三)烤烟  

1.次热区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烤烟生产中存在着有机肥和钾肥施用不足,微肥补充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采用“稳氮磷、增钾、补微”的施肥原则。  

2)施肥量建议。亩施有机肥12001500千克、氮肥(N)1012千克、磷肥(P2O5)1012千克、钾肥(K2O)2024千克、硫酸锌1千克、硼砂11.5千克,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比例为1:1:2  

3)施肥方法。有机肥、氮肥的60%、磷肥、钾肥的50%、锌肥、硼肥于移栽前结合起垄作基肥施用,氮肥的20%于移栽后1015天作提苗肥追施,氮肥的20%和钾肥的50%于移栽后3035天结合培土追施。  

2.温暖区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烤烟生产中存在着氮肥用量偏多,钾肥用量偏低,微肥补充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采用“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施肥原则。  

2)施肥量建议。亩施有机肥10001200千克、氮肥(N810千克、磷肥(P2O51620千克、钾肥(K2O1620千克、硼砂1.52千克,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比例为1:2:2  

3)施肥方法。与次热区相同。  

3.温凉区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烤烟生产中存在着磷肥和钾肥施用不足、肥料利用率低,中微肥补充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采用“稳氮、增磷钾、补微”的施肥原则。  

2)施肥量建议。亩施有机肥8001000千克、氮肥(N68千克、磷肥(P2O51216千克、钾肥(K2O1824千克、硼砂1千克、硫酸锌1千克、硫酸镁1015千克,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比例为1:2:3  

3)施肥方法。镁肥于移栽前结合起垄作基肥施用,其余肥料施用方法与次热区相同。  

(四)香料烟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全市香料烟主要分布在热区,香料烟生产中存在着氮肥用量过大、钾肥和微肥用量不足、化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控氮、稳磷、增钾、补微” 的施肥原则。即:A、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B、增加钾肥用量和比例,补充锌肥和硼肥。  

2.施肥量建议。亩施有机肥5001000千克、氮肥(N810千克、磷肥(P2O5911千克、钾肥(K2O2426千克、硫酸锌12千克、硼砂23千克,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比例为1:1.1:3.1  

3.施肥方法。有机肥、氮肥的60%、磷肥、钾肥的50%、锌肥和硼肥于移栽前作基肥施用,氮肥的40%、钾肥的50%于移栽后1525天作追肥施用。  

(五)茶叶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全市茶叶主要分布在温暖区、温凉区和冷凉区,茶叶生产中存在着有机肥、磷肥、钾肥和微肥用量不足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稳氮、增磷钾、补微” 的施肥原则。即:A、以有机肥为主,有机无机相结合;B、以氮肥为主,氮、磷、钾、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C、以基肥为主,基肥、追肥、叶面施肥相结合。  

2.施肥量建议。A、幼龄茶园:亩施有机肥5001000千克、氮肥(N810千克、磷肥(P2O523千克、钾肥(K2O45千克、硫酸锌0.51千克、硼砂0.51千克、硫酸镁24千克,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比例为3:1:2B、壮龄茶园: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416千克、磷肥(P2O578千克、钾肥(K2O78千克、硫酸锌11.5千克、硼砂11.5千克、硫酸镁68千克,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比例为2:1:1  

3.施肥方法。A、根部施肥:有机肥、氮肥的40%、磷肥、钾肥的50%、锌肥、硼肥、镁肥于121月作基肥施用,氮肥的30%、钾肥的25%5月雨水来临时作追肥施用,氮肥的30%、钾肥的25%78月作追肥施用;B、叶面施肥:茶叶采摘后,喷施0.1%浓度的锌肥或0.1%浓度的硼肥,锌肥和硼肥交替使用,每年喷施34次。  

(六)咖啡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全市咖啡主要分布在热区,咖啡生产中存在着有机肥和氮肥用量均不足、化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增氮、稳磷钾、补微” 的施肥原则。即:A、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B、增加氮肥用量和比例,补充锌肥和硼肥;C、施肥与灌溉相结合,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2.施肥量建议。A、幼龄树(定植后13年):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氮肥(N816千克、磷肥(P2O548千克、钾肥(K2O25千克、硫酸锌和硼砂各12千克;B、成龄树(定植后3年以上):亩施有机肥20003000千克、氮肥(N1924千克、磷肥(P2O568千克、钾(K2O912千克、硫酸锌和硼砂各23千克。  

3.施肥方法。A、幼龄树:有机肥、氮肥的50%、磷肥、钾肥、锌肥和硼肥于12月~1月作基肥施用(或新苗定植前塘施),氮肥的25%6月作第一次追肥施用,氮肥的25%9月作第二次追肥施用,追肥可采用兑水浇施方式;B、成龄树:有机肥、氮肥的50%、磷肥、钾肥的75%、锌肥和硼肥于12月~1月作基肥施用,氮肥的50%和钾肥的25%67月作追肥施用,追肥可采用兑水浇施方式。  

(七)大棚辣椒  

1.热区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大棚辣椒生产中存在着有机肥用量不足、氮肥用量过大、钾肥和微肥用量不足、水肥运筹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施肥原则,水肥运筹遵循“前控、中促、后补”的原则。即:A、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B、调整基肥和追肥比例,轻施苗肥、稳施花蕾肥和重施膨果肥;C、注重硼肥施用;D、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2)施肥量建议。A、青鲜辣椒亩产量4500千克以上:亩施有机肥25003000千克、氮肥(N2024千克、磷肥(P2O51618千克、钾肥(K2O2628千克、硫酸锌和硼砂各1.52千克;B、青鲜辣椒亩产量40004500千克:亩施有机肥25003000千克、氮肥(N1820千克、磷肥(P2O51416千克、钾肥(K2O1826千克、硫酸锌和硼砂各1.52千克;C、青鲜辣椒亩产量35004000千克:亩施有机肥20002500千克、氮肥(N1618千克、磷肥(P2O51214千克、钾肥(K2O2124千克、硫酸锌和硼砂各11.5千克;D、青鲜辣椒亩产量30003500千克: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氮肥(N1316千克、磷肥(P2O51112千克、钾肥(K2O1921千克、硫酸锌和硼砂各11.5千克;E、青鲜辣椒亩产量3000千克以下: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213千克、磷肥(P2O51012千克、钾肥(K2O1820千克、硫酸锌和硼砂各11.5千克。  

3)施肥方法。有机肥、氮肥的30%、磷肥、钾肥的50%、硫酸锌、硼砂在整地时作基肥施用,氮肥的10%于定值成活后,结合中耕作苗肥施用,氮肥的15%和钾肥的15%于现蕾期至始花期作花蕾肥施用,氮肥的45%和钾肥的35%于果实膨大期作膨果肥(其中,果实开始膨大至首次采收,施用氮肥的20%和钾肥的15%,余下氮肥的25%、钾肥的20%于每次采果后施用,每采收一次果后施1次肥,每次使用氮肥23千克/亩和钾肥23千克/亩),喷施0.1%浓度的锌肥或0.1%浓度的硼肥,锌肥和硼肥交替使用。  

2.温暖区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大棚辣椒生产中存在着氮肥和磷肥用量过大、中微肥用量不足、水肥运筹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控氮磷、稳钾、补微”的施肥原则,水肥运筹遵循“前控、中促、后补”的原则。即:A、增施腐殖酸有机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化肥选用生理中性或生理酸性肥料;B、调整基肥和追肥比例,轻施苗肥、稳施花蕾肥和重施膨果肥;C、注重补钙和硼肥施用;D、推广高垄种植和水肥一体化技术;E、推广水旱轮作方式。  

2)施肥量建议。A、青鲜辣椒亩产量4500千克以上:亩施有机肥20002500千克、氮肥(N1820千克、磷肥(P2O51416千克、钾肥(K2O1820千克、硫酸锌和硼砂各1.52千克;B、青鲜辣椒亩产量40004500千克:亩施有机肥20002500千克、氮肥(N1618千克、磷肥(P2O51214千克、钾肥(K2O1618千克、硫酸锌和硼砂各1.52千克;C、青鲜辣椒亩产量35004000千克: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氮肥(N1517千克、磷肥(P2O51113千克、钾肥(K2O1517千克、硫酸锌和硼砂各11.5千克;D、青鲜辣椒亩产量30003500千克: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315千克、磷肥(P2O5911千克、钾肥(K2O1315千克、硫酸锌和硼砂各11.5千克;E、青鲜辣椒亩产量3000千克以下: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213千克、磷肥(P2O5810千克、钾肥(K2O1214千克、硫酸锌和硼砂各11.5千克。  

3)施肥方法。与热区相同。  

(八)“两青”豆类施肥  

1、蚕豆施肥。按照“重施基肥、轻施苗肥、增施叶面肥”的增有机减无机施肥原则。基肥亩施农家肥或有机肥15002000千克,磷肥(P2O5)35千克、钾肥(K2O)24千克。硼肥12千克整地时撒施入土;苗期施少量速效氮肥,在蚕豆长至56苔叶时,每亩用氮肥(N)1.52.5千克兑水浇施。叶面肥亩用磷酸二氢钾100250+钼酸铵10克兑水4550千克叶面喷施。  

2、豌豆施肥。按照“重施有机肥、稳磷、增氮补钾”的施肥原则。基肥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磷肥(P2O5)35千克、钾肥(K2O)7-10千克,从苗期到开花末期,适时每亩用氮肥(N)1.52.5千克兑水浇施,播前每亩用20-30克根瘤菌粉拌种,叶面肥亩用磷酸二氢钾100250克兑水4550千克叶面喷施。  

五、主要水果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甜柿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全市甜柿主要分布在次热区和温暖区,甜柿生产中存在着有机肥和钾肥用量均不足、化肥结构不合理、补微措施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稳氮磷、增钾、补微” 的施肥原则。即:A、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B、优化氮、磷、钾施用比例,增加钾肥用量,补充锌肥和硼肥;C、推广叶面施肥技术;D、施肥与灌溉相结合,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2.施肥量建议。A、幼龄树(定植后13):每株施有机肥2050千克、氮肥(N2060克、磷肥(P2O54060克、钾肥(K2O4060克、硫酸锌1520克、硼砂1520克,氮磷钾化肥在变幅内随着树龄增加而增加;B、结果树(定植后3年以上):每株施有机肥50100千克、氮肥(N600900克、磷肥(P2O5120160克、钾肥(K2O520760克、硫酸锌3040克、硼砂3040克。  

3.施肥方法。A、幼龄树:有机肥、氮肥的35%、磷肥、钾肥、锌肥和硼肥于秋季作基肥施用(或新苗定植前塘施),追肥以氮肥为主,氮肥的65%分两次追施,第一次追肥于4月中上旬,第二次追肥在6月中下旬,追肥可采用兑水浇施方式;B、结果树:有机肥、氮肥的50%、磷肥、钾肥的75%、锌肥和硼肥于秋季作基肥施用,氮肥的50%和钾肥的25%分两次作追肥施用(可采用兑水浇施方式),第一次追肥于4月中上旬,第二次追肥在6月中下旬。C、结果树叶面施肥:常用0.30.5%尿素、13%过磷酸钙浸出液、0.30.5%磷酸二氢钾,于6月生理落果盛期至8月上旬果实迅速膨大期,每隔半月喷1次,花期连喷230.20.3%硼砂液。时间最好在早、晚或阴天进行,以减少叶面蒸发,有利于叶面的充分吸收。  

(二)柑橘  

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全市柑橘主要分布在热区和次热区,柑橘生产中存在着有机肥用量不足、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补微措施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该区土壤环境、养分状况和施肥存在问题,提出“稳氮、增磷、补钾、补微” 的施肥原则。即:A、增施有机肥;B、优化氮、磷、钾施用比例,补充锌肥和硼肥;C、推广叶面施肥技术;D、施肥与灌溉相结合,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2.施肥量建议。A、幼龄树(定植后13):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N1624千克、磷肥(P2O535千克、钾肥(K2O35千克、硫酸锌0.51千克、硼砂0.51千克,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比例为1:0.2:0.2,用量在变幅内随着树龄增加而增加;B、结果树(定植后3年以上):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氮肥(N2428千克、磷肥(P2O556千克、钾肥(K2O810千克、硫酸锌11.5千克、硼砂1.52千克,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比例为1:0.2:0.3,用量在变幅内随着树龄增加而增加。  

3.施肥方法。A、幼龄树:有机肥、氮肥的30%、磷肥、钾肥、锌肥和硼肥于121月作基肥施用(或新苗定植前塘施),追肥以氮肥为主,氮肥70%分两次追施,第一次追肥于4月上中旬,第二次追肥在6月上中旬,追肥可采用兑水浇施方式;B、结果树:有机肥、氮肥的30%、磷肥、钾肥的50%、锌肥和硼肥于121月作基肥施用,氮肥的30%3月上中旬作花前肥施用,氮肥的40%和钾肥的50%6月上中旬作膨果肥施用,追肥可采用兑水浇施方式或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应遵循少吃多餐原则,肥液浓度控制在1%以内;C、结果树叶面施肥:于5月至6月上旬(生理落果盛期)叶面喷施0.10.2 %硫酸锌溶液或0.10.2 %硼砂溶液,每隔1520天喷1次,共喷34次,喷肥时间宜在早、晚或阴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