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5-X-/2020-1022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发布日期
  • 2020-10-22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加强冬农生产工作的通知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加强冬农生产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局机关有关科室,局属有关单位:

为抓好冬农生产,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确保2021年全年粮油生产目标实现,现将加强冬农生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认清形势,增强冬农生产主动性。明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之年,冬农粮食生产面积占全年粮食作物面积的30%。当前,冬农生产即将全面展开,各县(市、区)要充分认识稳定粮油生产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抓好冬农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做好冬农工作作为开局之年起好步的“先手棋”予以下好,力争2021年农业农村工作开门红。

二、创新方式,赋能冬农生产新动力。多年实践证明,冬农生产既增“粮”又增“钱”。做好冬农生产工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农村全面小康基础的重要抓手。各县(市、区)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冬农生产开发方式,以马铃薯、玉米“下山”为创新点,以“早”“鲜”为增长点,以绿色健康为突破点,加大冬马铃薯、冬玉米等产业扶持力度,优化作物茬口衔接,做到应种尽种,实现规模与质量并重发展,开启冬农生产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三、分类指导,推进冬农生产精准化。各县(市、区)要紧扣全市冬农生产面积达210万亩以上的目标,结合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优势,科学布局冬农作物,促进冬季农业提质增效。要发挥光热资源优势,以冬玉米、冬马铃薯、豆类等为主,提升冬农开发效益。要充分利用较好的设施农业基础和产业基础,加快发展绿色有机精细农业,提升冬农开发水平。低热河谷地区,要大力发展蔬菜等特色作物,稳步扩大冬农生产规模;高海拔及冷凉地区,要合理布局发展油菜、小麦、大麦、冬绿肥和其他特色豆类作物。

四、依靠科技,提高冬农生产生产率。各县(市、区)要强化科技支撑,推广良种良法,开展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加大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冬农科技水平。要加强新品种推广,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向农业生产者推广发布一批适用于当地冬农生产的新品种,以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引领冬农生产的发展水平。要着力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冬马铃薯重点推广脱毒种薯、催芽播种、起垄栽培、配方施肥、机械化生产、绿色防控等技术;玉米重点推广免耕栽培、种子直播、育苗移栽、宽窄行双行垄作规范化密植、科学肥水管理、绿色防控等技术;冬油菜重点推广精播育壮苗、精栽增密度、精管促增产为核心的“三精”高产栽培技术及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要做好技术指导服务,组织技术骨干充实到冬农生产一线,投身冬农生产主战场,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保冬农生产圆满开局。

五、绿色引领,提升冬农生产优质性。各县(市、区)要以绿色发展为抓手,切实做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把农药减量作为冬农生产绿色安全健康的标志性工作抓好,做到减量有方案,减量有措施,减量有成效。要把贯彻落实《植物检疫条例》、加强种子检疫执法作为冬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工作抓紧,特别是冬马铃薯生产区,要着力开展“线虫”检疫工作,做到种薯调运必检,严防线虫传入。要加强重大病虫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切实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冬玉米生产区,要提早开展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建立健全性诱截杀带或截杀网;果园要及时消除烂果,降低明年桔小实蝇的发生风险,保障水果绿色食品牌打造。

附件:保山市2021年冬农作物生产指导性计划表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10月21日

附件1:

保山市2021年冬农作物生产指导性计划表

作物种类

县(市、区)

粮食面积

其中:

油菜面积

冬马铃薯

冬玉米

小麦

大麦

蚕豆

豌豆

保山市

124.27

19.70

5.45

12.80

48.35

16.99

18.98

42.75

隆阳区

29.04

2.03

0.44

3.76

8.79

8.38

4.65

5.16

施甸县

20.36

0.75

0.48

3.18

6.41

3.39

6.1

0.94

腾冲市

33.95

9.04

2

0

21.07

0.98

0.81

32

龙陵县

15.21

3.41

0.51

1.93

5

1.15

2.55

0.7

昌宁县

25.71

4.47

2.02

3.93

7.08

3.09

4.87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