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儿童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依托保山市李艳华专家工作站,以保山市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服务项目为实践,通过规范引领、资源整合、实践服务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本土儿童社会工作督导人才。近日,保山市儿童社会工作督导会议在市民政局如期举行。本次会议由专家工作站领衔人、云南大学副教授李艳华老师担任督导,执行儿童服务项目的机构、督导培养对象及保山市社会福利院部分干部职工20余人参加了督导学习,会议围绕项目进展、服务成效与未来计划展开深度交流与专业督导。
会议伊始,督导对象以“姓名+儿童服务时间+儿童服务经验”为核心要点,依次进行自我介绍。简洁清晰的分享不仅让参会者快速熟悉彼此,更从“服务时间”“服务经验”等维度,为后续的项目交流与经验互补奠定了基础,让专业对话从“了解”开始。
本次督导围绕保山市民政局留守困境儿童服务项目的实施开展,四家项目执行机构逐一汇报项目开展情况。从儿童主任培训到暑期成长营,从个案帮扶到资源联动,各机构的“答卷”既有扎实的实践,也有深刻的思考;督导老师则从专业角度点评优点、指出改进方向,让每一份“答卷”都更具成长力。
施甸县项目书整改到位、需求识别精准、服务方法多元、陪伴支持儿童主任的做法得到督导的肯定;龙陵县基于需求调查界定目标,服务专业性强,成效显著,儿童主任培训体现了服务学习的理念,实现“培训——服务——资源联动”的三维整合;隆阳区更加关注儿童主任的赋能,分片区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因地制宜,同时提供小额资金和活动包支持儿童主任开展服务的做法值得学习;昌宁县围绕“聚焦重点、学用结合、覆盖全域”开展儿童主任培训;针对不同乡镇分类服务,但需优化项目设计的框架,使其更具逻辑性。
会议尾声,参会者以“感受、收获、思考、计划”的4F法则分享心得,让每一份参与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督导培养对象纷纷表示督导过程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在督导过程中不仅看见了执行机构项目成员的成长,也看见了自己的成长。保山市社会福利院参与者感慨,社工机构的服务专业度高,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儿童服务的方法和专业的价值观,同时反思自身,计划将所学知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以专业为笔,绘就儿童成长蓝图。本次督导会议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会”,更是一次“专业加油站”。各机构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督导中明确方向,在反思中凝聚力量。未来,保山市民政局将继续以“儿童需求”为核心,以“专业提升”为路径,借助李艳华专家工作站的专业力量,推动基层儿童主任能力再强化、儿童服务项目再优化、资源联动再深化,用扎实的行动守护每一位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