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大田坝镇新寨村共有居民748户2373人,有16个自然村民小组,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村庄分散,治理难度较大。面对难题,大田坝派出所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找准公安机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能干什么”的职责定位,在新寨村试点开展“1431”平安联创模式,打造全镇无发案村寨示范品牌,近15年命案、民转刑实现“零发生”,打架斗殴、电信诈骗、入室盗窃等可防性案件连续5年零发案,先后荣获市级儿童之家示范点、省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坚持党建引领,筑起凝心聚力“强磁场”一是主动融入,提升话语权。选出政治素养好、实干能力强、心中有担当、肩上有责任的优秀社区民警担任新寨村副支书,制定《社区民警兼任新寨村副支书工作考核办法》,明确治安防控、所长社区民警知晓率、宣传发动、信息采集、服务群众、纠纷化解、基层党建等工作职责,并将无发案村寨创建十项标准纳入日常考核刚性指标,倒逼社区民警组织全村力量开展工作。社区民警李照山表示:担任副支书后,在村上开展工作方便很多,在发动群众,调解纠纷等工作中自己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明显得到提升。二是结对共建,提升带动力。实行派出所与新寨村党建共建,民警(副支书)定期参加新寨村支部会议、党建协调会议,共同推动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村级党员干部挂社、支部党员联户的党建联系机制,每个党员挂包5户农户进行帮联结对,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走访中,新寨村支书鲁风珊表示:在与派出所结对共建后,派出所社区民警与我们进一步融合,党建带动平安创建、社会治理能力更加得到凸显。三是丰富载体,提升实效性。派出所主动融入新寨村“线上与线下相连接,集中与自主相契合”的学习模式,社区民警(副支书)牵头开展党建引领平安创建、预防电信诈骗、命案防控等方面知识竞赛,提升群众对平安创建知晓率、参与度,所长、社区民警知晓率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均达100%。走访中,村民鲁凤春表示:通过李警官(副支书)组织开展的一些活动,我们法律知识和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得到提升,这几年再也没有上当受骗。
一、打造四个平台,划好平安创建“联控圈”
一是搭建智慧安防平台。以新寨村大平地安置点和大窝底安置点为试点,统筹推进乡村视频监控建设,采取“政府+农户+运营商”市场运作模式安装高清双向语音红外夜视摄像头230余个,实现“电子狗”智能看门护院,安装环村寨公共区域摄像头,形成“农户+公共”闭环式智能安防体系,并同步接入派出所和村委。截至目前,共运用视频监控制止各类矛盾纠纷6起,运用视频监控开展治安巡逻、人居环境巡查18次。二是搭建联防联控平台。针对辖区居民分散,整体防控难度大的实际情况,择优挑选20名共产党员、乡贤能人、治保队员担任“治安中心户”,由民警一对一上门培训后,负责落实周围30至50户治安共建户家庭风险评估工作,发挥情报员、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作用,现已协助驻村民警、辅警排查化解家庭、感情、邻里等日常纠纷12起。今年3月份,新寨村的一夫妻两因丈夫酒后发生严重争吵,治安中心户张忠发现后第一时间到现场制止,有效避免了事态升级。三是打造驻村警务平台。在村委会建成中心警务站,辐射全村16个村民小组,配备常驻辅警1名,变“走读”为“驻点”,与司法、综治、扶贫等驻村人员一体化运作,推行平安联创、治安联防、警民联勤等工作,近三年新寨村接处警量牢牢控制在4起以下,2020年上半年实现零报警,“很平安”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口头禅。四是搭建纠纷联调平台。成立“邻舍和事佬”调解团,依靠群众信任、办事公道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人员优势,对村内矛盾纠纷积极上门调解、说服引导,新寨村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实现零反弹,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我们处理村民矛盾纠纷要把法讲清楚、理道明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矛盾纠纷事事有回音、件件得解决”社区民警李照山表示。
二、推动三治融合,打造乡风文明“示范点”
一是完善村规民约,推动自治能力。联合村委会,围绕乡风、民风、家风建设,全面修订村规民约,将平安创建集中纳入村规民约,使村规民约真正成为维护乡村公序良俗、促进村民自治的行为准则。做到村民自治有制度、整治实施有标准、日常运行有队伍、建设管护有经费、工作落实有监督,形成人人遵守规定良好氛围。二是实施全域普法,提升法治水平。坚持以法治人,与司法所联动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联合村社打造“法制宣传长廊”,聘用村社干部为兼职“法律明白人”,抓实宣传阵地和宣传队伍。将法律宣传和党建相结合,利用法治宣传栏、警示片、夕阳红歌舞团、七五普法等宣传载体,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变“事后问法”为“事前询法”。目前,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35场次,接受法律咨询78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信息1800余条,实现法律宣传整村覆盖。三是坚持德治育魂,营造文明氛围。推行“德育”品牌建设,以先进典型引领,开展“讲述身边故事”活动,宣传先锋事迹,倒逼群众在矛盾纠纷中道德素质的养成,择优评选治安积极户25户,十星级文明户51户。同时积极发挥党员群众力量,开展“道德讲堂”,丰富群众精神家园,今年以来,已经开展活动20余次。同时,对情绪偏激的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防止出现极端行为发生。今年以来,已经收到群众心理咨询80余次。3月13日,新寨一张女士因家庭纠纷而出现心理问题,在民警的帮助下,疏通夫妻心结,助其破镜重圆。
三、树牢一个导向,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
坚持民意为导向,根据辖区地域分散群众办事出行不便的实际,坚持服务前移,推出“背包警务。”一是“跑出”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警车到村、民警到户”服务,解决新寨村群众办事难问题。树立“一次不用跑”的工作导向,民警带领户籍、车驾管等方面业务人员驻村收集材料,搭建群众微信咨询平台,24小时在线接收群众咨询。目前,已驻村服务群众38人次,办理身份证及其他身份证明30余件。二是“跑出”温度。树立“一个不能少”的工作理念,重点服务70岁以上且出行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员、困难家庭人员,民警将警务工作材料、工具装入背包,把户籍业务办理从办证大厅转移到警务背包,通过民警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办证、送证服务,目前已为6名留守老人办理身份证件,上门解决新生儿落户事项15件。三是“跑出”深度。结合群众办事急的实际情况,推行户籍业务“全年不打烊”,做到群众急件随时办、返乡群众假期办,服务全天候无障碍无间断。截至目前,共为群众办理证件125件,提供咨询380余人次,服务群众38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