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7186295-8-/2021-0510012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公开目录
  •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救济渠道
  • 发布日期
  • 2021-05-10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云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二版)
云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二版)
类型序号随机抽查事项法律依据
规章制度1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管理劳动规章制度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劳动法第89条
2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法第80条
劳动合同及招用工管理3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是否载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劳动合同法第81条
4用人单位是否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劳动合同法第81条
5用人单位是否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83条(《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6、23条)
6用人单位是否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劳动合同法第84条第1款
7用人单位是否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劳动合同法第84条第2款
8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劳动合同法第84条第3款
9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是否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85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6条;《云南省劳动监察条例》第25条
10用人单位是否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劳动合同法第89条
11用人单位是否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法第98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4条;《云南省劳动监察条例》第22条
12用人单位是否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建立职工名册规定《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33条
13船员服务机构和船员用人单位是否将其招用或者管理的船员的有关情况定期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第62条
14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是否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或者订立法定条款不完备劳动合同《云南省劳动监察条例》第22条;《云南省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条例》第39条
15用人单位是否拒绝或拖延签订集体合同《云南省集体合同条例》第26条第1款
16用人单位是否执行集体合同约定的劳动标准或其他事项《云南省集体合同条例》第26条第2款
17用人单位是否提供或如实提供签订或履行集体合同所需真实情况和资料《云南省集体合同条例》第26条第3款
18用人单位是否不当变更或解除职工一方代表的劳动合同《云南省集体合同条例》第26条第4款
19职工方或者上级工会提出协商要求后,用人单位是否拒绝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或者拖延答复《云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第39条第1款
20用人单位是否提供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信息资料或者提供虚假信息资料《云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第39条第2款
21用人单位是否向协商代表提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所必需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云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第39条第3款
22用人单位是否履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云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第39条第4款
23企业单位是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或者挪用职工教育经费就业促进法第67条
24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过程中是否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或者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14、67条
25用人单位是否在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乙肝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外招用人员时,将乙肝病毒血清指标作为体检标准《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68条
26用人单位是否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75条
27用人单位是否以招用人员或者职业培训为名欺诈劳动者《云南省劳动就业条例》第28条
28用人单位是否阻挠职工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或者阻挠上级工会帮助、指导职工筹建工会工会法第50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9条
29用人单位是否对履行职责的工会工作人员无正当理由调动工作岗位,进行打击报复工会法第51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9条第2项
30职工是否因参加工会活动而被解除劳动合同或工会工作人员因履行工会法规定的职责而被解除劳动合同工会法第52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9条第3和第4项
31用人单位是否以胁迫、利诱、欺骗手段阻碍职工加入工会的《云南省企业工会条例》第36条第1款
32用人单位是否无正当理由解除企业工会筹建发起人劳动关系或者调整其工作岗位、降低工资待遇《云南省企业工会条例》第36条第2款
33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是否拒绝与上级工会就建立企业工会进行协商的。《云南省企业工会条例》第36条第3款
34用人单位是否非法撤销、合并工会组织《云南省企业工会条例》第37条第1款
35用人单位是否妨碍企业工会组织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行使民主权利《云南省企业工会条例》第37条第2款
36用人单位是否阻挠工会依法行使监督权《云南省企业工会条例》第37条第3款
37用人单位是否妥善保存录用人员的录用登记材料或者伪造录用登记材料《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8条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38用人单位是否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5条;《云南省劳动监察条例》第26条
39用人单位是否依法保证劳动者休息休假(包括少数民族节假日)或报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实行其他工作制度和休息办法《云南省劳动监察条例》第26条第2款
40用人单位是否依法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或对不休假职工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7条
禁止使用童工41单位或个人是否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7条
42职业中介机构是否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7条
43无营业执照、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单位以及未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是否为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9条
44用人单位是否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6条
45用人单位是否存在使用童工情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6条
46用人单位是否存在使用童工经劳动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后,逾期不将童工送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情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6条
47无营业执照、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单位以及未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是否使用童工《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9条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48娱乐场所是否招用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52条
49用人单位是否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延长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劳动;女职工产假不满法定天数;安排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未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3条、《女职工劳动特殊保护规定》第6条第2款、第7条、第9条第1款、第13条、《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第6条;《云南省劳动监察条例》第28条
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50用人单位是否有下列行为之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劳动合同法第85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6条;《云南省劳动监察条例》第27条
51用人单位是否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或者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82、87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34条
52非建设领域用人单位是否拖欠或者克扣农民工工资《云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规定》第12条
53建设单位或者非建设领域用人单位是否在规定期限内交存、补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云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规定》第22条
社会保险54用人单位(包括有缴纳社保义务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是否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法第77、84条、《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8、18、19条
55用人单位(包括有缴纳社保义务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第77、86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11条、《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5、18条、《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8、18、19条(《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第3条)
56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因伪造、变更、故意毁灭有关账册、材料等致使无法确定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经核定征收后是否存在延迟缴纳的情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24条
57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7条第1款、《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第10、11条
58缴费单位是否按规定公布本单位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将缴费明细告知劳动者本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24条、《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17条(《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第14条)
59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或者个人是否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提供虚假鉴定意见、提供虚假诊断证明、收受当事人财物《工伤保险条例》第61条
60单位或个人是否存在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法第88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7条第2款、《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第12条
61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是否存在骗取工伤保险待遇行为《工伤保险条例》第60条
62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是否存在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行为《工伤保险条例》第60条
63用人单位是否存在不依法参加失业保险、不按规定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人事关系证明、不向职工公布失业保险费缴纳情况,经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情况《云南省失业保险条例》第38条
64用人单位是否存在侵占、挪用、拖欠、虚报、冒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情况《云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第26条
65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服务机构、用人单位或个人是否存在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行为社会保险法第87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7条第2款
人力资源服务66单位或个人是否存在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情形就业促进法第64条、《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42条第1款、(《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70条)
67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人力资源服务业务是否履行备案义务《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42条第2款
68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是否按规定提交书面报告《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42条第2款
69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否存在发布不真实、不合法招聘就业信息的情形就业促进法第65条《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43条
70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否建立健全内部制度、保存服务台账、按规定提交经营情况年度报告《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44条
71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否存在未明示营业执照、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监督机关及监督电话等情形《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32、44条(《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71条)
72职业中介机构是否存在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行为就业促进法第65条(《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74条)
73职业介绍机构没有出卖、出租、转借或复印张贴职业介绍许可证,经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行为《云南省职业介绍条例》第25条
74职业中介机构是否存在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行为就业促进法第66条第1款(《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74条)
75职业中介机构是否存在向劳动者收取押金的行为就业促进法第66条第2款(《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74条)
76船员服务机构在提供船员服务时,是否存在提供虚假信息,欺诈船员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第63条
77职业中介机构是否存在未建立服务台账,或虽建立服务台账但未记录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结果和收费情况的情形《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72条
78职业中介机构在职业中介服务不成功后是否存在未向劳动者退还所收取的中介服务费等行为《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73条
79职业中介机构是否有下列行为之一:发布的就业信息中包含歧视性内容;为无合法身份证件的劳动者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介绍劳动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从事的职业;以暴力胁迫欺诈等方式进行职业中介活动;超出核准的业务范围经营;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43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8条(《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58、74条)
80职业介绍机构是否使用欺诈、诱惑、胁迫等手段进行职业介绍活动;职业介绍机构是否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组织劳动力供求洽谈会、组织劳动者跨县(市、区)流动就业和开展职业培训《云南省职业介绍条例》第15条、25条
81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是否存在不依法接受检查或者提供虚假材料、不按规定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的行为《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第34条
82单位或个人是否存在未经依法授权从事人事代理业务的行为《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第35条
83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是否存在超出许可业务范围接受代理业务的行为《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第36条
84用人单位是否存在以民族、性别、宗教信仰为由拒绝聘用或者提高聘用标准的行为、招聘不得招聘人员、向应聘者收取费用或者采取欺诈等手段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第37条
85单位或个人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阻挠人才合理流动的行为 《云南省人才市场条例》第24条第3款
86单位或个人是否侵害流动人员依法享有的社会保险权益《云南省人才市场条例》第24条第4款
87单位或个人是否提供虚假证件或有其他欺诈行为《云南省人才市场条例》第24条第6款
88人才中介组织是否提供虚假测评结果,欺骗用人单位或流动人员的情况《云南省人才市场条例》第25条第3款
89人才中介组织是否存在提供、发布虚假人才信息,扰乱人才市场秩序的行为《云南省人才市场条例》第25条第4款
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90民办学校是否有民办教育促进法第62条的情形民办教育促进法第62条
91社会组织或个人是否擅自举办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民办教育促进法第64条
92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规定的行为《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8条
93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是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47、49条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47、49条
94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是否将出资人取得回报比例的决定和向社会公布的有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材料、财务状况报审批机关备案,或者备案材料不真实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50条
95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是否存在管理混乱严重影响教育教学,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51条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51条
96单位或个人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者以不正当手段骗取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51条
97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存在筹备设立期间招收学生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52条
98中外合作办学者是否存在虚假出资或者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立后抽逃出资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53条
99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存在未经批准增加收费项目或者提高收费标准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55条
100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存在管理混乱、教育教学质量低下,造成恶劣影响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56条
101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存在发布虚假招生简章,骗取钱财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57条
102用人单位是否违反有关规定发放职业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云南省劳动监察条例》第24条第4款
103用人单位是否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或者使用无效许可证从事职业培训活动,社会力量办学责任保证金用于赔偿后,是否按照规定补足缺额,通知停止办学期间,是否仍然进行办学活动《云南省劳动就业条例》第25条
104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依法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或没有超出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范围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云南省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条例》第20条
105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鉴定工作中不存在弄虚作假《云南省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条例》第21条
106用人单位不存在伪造、变造、买卖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形 《云南省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条例》第24条
劳务派遣107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是否载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劳动合同法第58、92条(《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32条)
108劳务派遣单位是否存在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二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58条第2款、第92条(《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32条)
109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是否存在未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工资报酬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58条第2款、第92条(《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32条)
110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是否存在未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或者协议内容未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保费用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责任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59条、第92条(《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32条)
111劳务派遣单位是否存在未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60条第1款、第92条(《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32条)
112劳务派遣单位是否存在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60条第2款、92条(《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32条)
113劳务派遣单位是否存在向被派遣者收取费用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60条第3款、第92条(《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32条)
114劳务派遣单位是否存在向设立该单位的用人单位或者其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67、92条(《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32条)
115用工单位是否存在未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或者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59条第2款、92条
116用工单位是否存在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60条第3款、第92条
117用工单位是否存在未依法履行第62条第1款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62条第1款、92条
118用工单位是否有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62条第2款、92条
119用工单位是否存在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67、92条
120单位或个人是否存在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57条第2款、92条(《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31条)
121劳务派遣单位是否存在《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33条第1、2、3项的行为《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33条
122用工单位是否存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岗位以外的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66、92条
123劳务派遣用工数量是否超过规定比例劳动合同法第66条第3款、92条、《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4条
124用工单位决定使用被派遣劳动者是否履行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3条第3款的法定程序《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3条第3款、22条
125用工单位是否存在违法退回被派遣劳动者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92条、《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12、13、24条
高温劳动保护126用人单位是否存在高温条件下违反规定安排劳动者作业的情形《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8条、21条
127用人单位是否存在未按规定支付高温津贴的情形《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17、21条
外国人就业128外国人是否存在拒绝检查就业证、擅自变更用人单位、擅自更换职业、擅自延长就业期限的情形《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第29条
129外国人和用人单位是否存在伪造、涂改、冒用、转让、买卖就业证和许可证书的行为《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第30条
妨碍阻挠行政执法检查130用人单位是否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30条规定的阻挠检查的情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30条;《云南省劳动监察条例》第29条
131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违反《工伤保险条例》第19条拒不协助对事故进行调查核实的情形《工伤保险条例》第6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