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5-X-06_A/2017-1024054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部门决算
  • 发布日期
  • 2016-09-20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2015年度部门决算

保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2015年度部门决算

             

          第一部分  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指导、协调全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承担上级下达的农机化项目编制全市各个时期的农机化技术推广计划和发展规划,拟定相应的推广措施和建议;根据各个时期农业生产的需要组织开展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新设施、农村节能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总结、发掘区域内民间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制作和使用经验,并加以完善和推广;开展农机产品技术检测、鉴定;受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市农业局的领导下,对全市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进行督促、指导;面向农村及中小企业开展农机化技术咨询服务。

(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深入推进

①.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和市农业局的安排,我站认真组织实施全市2015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落实到户。一是加强农机农艺融合。2015年共组织育秧现场培训会22次,机插秧推进会6场,3000余人参加培训,组织大、中、小型耕耙机械200余台(套)、各种插秧机140多台,自动播种机9台进行现场演示。二是强化样板示范引导,拓展辐射范围2015年市、县(区)共举办示范样板36片,面积9279万亩,涉及24个乡镇。其中市级示范样板2050亩,11片,涉及10个乡镇;县(区)级样板面积7229亩。全市共完成水稻机耕面积96.8万亩(次),水稻机耕水平达96.8%;完成水稻机插秧面积5.98万亩,超计划0.08万亩,比上年增2.14万亩,水稻机插水平达5.98%;完成机收面积46.02万亩,比上年增3.01万亩;水稻机械烘干0.18万亩,比上年增0.12万亩;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达54%,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比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的49%,高5个百分点。三是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增加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社会化服务程度。在我站的技术指导下,通过补助加自筹的方式,全市建成育秧中心2座,可辐射大田移栽1500~2000亩。四是充分发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对水稻生产耕、播、收、植保、烘干等机具,特别是插秧机、育秧自动化设备和烘干设备确保补助2015年全市新增插秧机33台,较去年增加30%。

②.机插秧不同移栽密度试验为准确、科学地探索适合我市的插秧机机型和机插秧适宜栽培密度,2015年我站首次进行了机插秧不同移栽密度试验2组,分别在隆阳和腾冲通过25cm、30cm不同行距的插秧机对大田移栽不同丛数的秧苗进行对比试验,为今后我市插秧机选型及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③.水稻直播试验年初我站和施甸县农机推广站共同引进了水稻机械直播技术,分别在施甸进行了50亩试验和隆阳进行了4亩试验,并获得了成功。与传统水稻生产技术相比,该项技术更加简便、省工和节本,它的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市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有了新突破。

2、新型农机具引进试验示范推广

①.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试验示范。2015年,我站选型引进了分段式马铃薯种植机和一次性完成马铃薯种植机各1台,分别在板桥农业示范园、杨柳和辛街等地进行试验、示范,面积50多亩。通过试验,种机型都能满足我市马铃薯种植的农艺要求。另外,我站还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示范、推广。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的选型成功,将为我市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奠定基础。

②.玉米种植机械试验示范。全市农机部门积极借鉴吸收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推广微小型玉米播种机、中耕机1000余台,效果显著。2015年示范推广了玉米收获机5台,中型播种机10台,玉米机械化播种面积1万亩,机收面积0.3万亩;大力推进玉米播种、收获及秸秆还田等方面机械化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建立示范样板,6月在隆阳区西邑建立50亩示范样板。年内计划引进1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该机型不但能直接将玉米收获脱粒,同时还可以收获水稻、麦类、油菜,真正体现了一机多用。

③.保护性耕作试验。深松和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具有较好的保肥、保水功能。2015年国家农业部首次将云南省农机深松作业列入补贴范围,5月份在腾冲县举办了“2015年全省深松整地作业第二期培训班,组织演示深松机1台,深松潜翻犁1台,深松带旋耕3台。年初我站通过深入调研、资料查询,结合保山市农艺要求,引进先进的双轴灭茬旋耕机进行试验获得成功。该机能将作物庄茬粉碎还田并覆盖,特别适用于油菜、玉米、烤烟等作物收获后的田块耕耙,今年在多地试验示范中,深受农户欢迎。深松整地作业的开展和双轴灭茬旋耕机的引进试验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市的农机耕耙作业质量提高了档次。

④.油菜收割机试验示范、推广。今年我站分别示范推广了油菜联合收获机和分段式收获机两种技术。通过现场演示和技术培训,油菜机械化收获得到了推广,从仅仅在腾冲进行推广拓宽到隆阳、施甸等县(区),油菜生产机械化得到大幅提升。

3、科技创新,研发、试制实用农机具

①.自走式核桃收获机械研发更加完善。在去年第一、二轮样机的基础上研发、改进生产出第三代样机,第三轮样机结构更加简单、使用寿命更加长、效率高、费用低;通过采摘试验,采摘率达98.7%,获得成功。

②.鱼苗孵化设备研发、设计。我站与市水产站联合自主研发的水能鱼苗孵化设备与传统的鱼苗孵化相比具有出成活率高、管理方便的优点。该设备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用新型和新技术发明项专利。

4、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拟定《保山市2015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一,争取到中央财政农机购机补贴项目资金1860万元,全市新增各类农业机械10000

5、农机产品质量投工作

认真组织各县(区)分站做好农机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及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工作。在“3.15”活动期间,全市六分站共印发各种宣传资料12500份,出动科技人员109 人次,接待群众咨询1336人次,抽查农机经营企业35 户,未发现无证、照及制假售假劣质农机及零配件现象,并设立举报投诉热线电话、举报投诉箱的方式,认真受理并处理农民群众的投诉。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广大农户对农机的使用及维权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进一步实现了农机销售与技术服务的紧密结合,净化了农机市场,提高了农机安全使用率。

6、实用技术(农机操作手培训工作

继续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制定了《保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2015年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编写了培训教材。已经举办培训班四期,培训学员267人。

二、单位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2015年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事业单位

(二)单位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单位实有人员编制27人,全部为事业编制在职在编实有事业人员25人。

离退休人员10人,其中:离休1人,退休9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15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门  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15保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决算总收入306.29万元,全部为财政拨款收入,财政拨款收入占总收入的100%与上年对比增加83.73万元,主要原因基本支出在职人员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等;项目支出增加了39.65万元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部门决算总支出306.2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20.74万元,占总支出的72.07%;项目支出85.55万元,占总支出的27.93%。与上年对比增加了83.73万元,主要原因:基本支出增加了44.08万元,主要是在职人员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等;项目支出增加了39.65万元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5年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220.74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了44.08万元,主要原因:在职人员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等。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89.17%;办公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10.83%。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5年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85.55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了39.65万元,主要原因: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2015年度支出比2014年度有所增加,2015年新增“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受理调处组织检查指导、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费三个项目。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

    1、“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项目,支出2万元;

2、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支出49.7万元;

3、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支出11.7万元;

4、省级水稻机械化项目,支出10万元;

5、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受理调处组织检查指导,支出1.5万元;

6、新型农机具引进试验示范,支出10万元;

7、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费,支出0.65万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保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06.29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与上年对比增加了83.73万元,主要原因:基本支出增加了44.08万元,主要是在职人员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等;项目支出增加了39.65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306.2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00%。主要用于

其他科学技术支出:2万元;事业单位离退休:49.68万元;事业运行:171.06万元;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82.9万元;农业生产资料与技术补贴:0.65万元。

四、“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2015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总额5.07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1.46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96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1.65万元。    

2015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比2014年决算数3.7万元)增加1.37万元,增加的原因是:根据云台函[2015]1号、云台赴字[2015]226号文件,本单位1人赴台湾参加农业精品庄园建设交流。

具体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2015年因公出国(境)1人。实际发生因公出国(境)费1.46万元,比2014年决算增加1.46万元。

(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5年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1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96万元。比2014年决算数(2万元减少0.4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产生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三)公务接待费

2015年共执行国内公务接待58批次,470人,接待费开支1.65万元。公务接待费比2014年决算数(1.7万元减少0.05万元,主要用于相关业务部门办理业务事项等公务接待支出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

)相关口径说明

1.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2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3.“三公”经费决算数:指本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附件:农机推广站2015年度部门决算表

                    保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2016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