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5-X-06_A/2017-1024059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部门决算
  • 发布日期
  • 2016-09-20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水产工作站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保山市水产工作站

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一部分 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能

(1)负责全市渔业行政管理工作。即直接管理全市以渔业为核心的水产工作,拟定渔业资源保护利用目标、规划和措施,提出渔业发展战略和政策、重大技术措施;制定渔业科研、技术推广的规划,管理渔业科技成果,承担对外渔业技术合作与交流;对外协调推广工作;参与制定本市的渔业法规,负责保护管理国家渔业资源、珍贵水生野生动物和渔业环境;参与维护国家和本市管辖水域的渔业权益。               

(2)负责全市渔业技术推广工作。即水产品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水产品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水生动植物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及处理;水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的检疫;渔业资源、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渔业公共信息服务;渔民的公共培训等。

(3)负责全市的渔业行政执法工作。即养殖业管理执法;捕捞业管理执法;渔业资源保护执法;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执法;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渔业船舶检验等。

(4)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部门基本情况

市水产工作站成立于1975年9月, 1987年经保山地区编委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2人,同时批准加挂保山地区渔政管理站和保山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两块牌子,2011年保编办(2011)92号文件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3人,领导职数3名。形成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工作体制,属全额拨款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并肩负渔业行政执法职能。内设办公室、水产技术推广室和渔业行政执法室,现有在职在岗职工20人,其中专技人员14人,工人6人;退休人员11人。

实有执勤执法车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执勤执法车1辆。

第二部分  保山市水产工作站2015年度部门决算表

(见附表1-8)

第三部门  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15年市水产站决算总收入2206668.8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206668.8元,占总收入的100%;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部门决算总支出2206668.8元,其中:基本支出1619668.8元,占总支出的73.4%;项目支出587000元,占总支出的26.6%;

(一)基本支出情况。2015年用于保障市水产工作站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1619668.8元。与上年对比比上年1409100元增加14.94%。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150.24万元,占基本支出的92.76%;办公经费、印刷费、水电费、汽燃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支出11.73元,占基本总支出的7.24%。

(二)项目支出情况。2015年用于保障市水产站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58.7万元。比上年37.14万元增加58.05%。商品服务支出56.26万元,占项目总支出95.84%,其他资本性支出2.44万元,占项目总支出4.16%。

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2015年支出项目资金58.7万元。包括: 2015年中央渔业资源保护增殖放流项目10万元,渔业技术推广与资源保护资金和计划项目 7.5万元,稻田养鱼工程及渔业名特优品种养殖示范项目10万元、野生鱼类资源调查26.7万元(含上年结转)。边境水域执法及涉渔工程执法专项行动项目4.5万元。

主要开展了:1、全面完成了各项渔业生产指标。2015年全市完成养殖面积15.28万亩,比2014年同比增0.03万亩,增长0.19%;稻田养鱼25.45万亩,与2014年同比增0.47万亩,增长1.88%。完成水产品产量4.38万吨,与2014年同比增0.31万亩,增长7.61%。渔业经济总产值8.45亿元,与2014年同比增0.73亿元,增长9.45%

2、水产养殖场(大户)增多,规模化养殖经济效益高。通过市县(区)水产部门和专业协会的科技推广示范引导,全市渔业逐步向规范化、规模化、高产高效,全方位向好发展。据统计,我市有养殖大户601户,面积136483亩。它们为池坝塘5亩以上483户8190亩;水库养殖50亩以上95户128210亩;网箱养殖16户33350平方米;冷流水养殖17户78亩。流通户1897户,水产品流通产值7035万元;有营销大户55户。休闲渔业示范户77户(其中国家级1户,休闲渔业基地70户未注册)休闲渔业面积1672亩,产值2197万元,从业人员209人,年接待游客372840人次。渔业专业合作社9个,参与人数近6000人。

3、加强渔业基础建设,提高水产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实施中低产池坝塘标准化改造工程,抓好池塘健康养殖。对基础设施老化、淤积严重的池塘,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和个人广泛参与,加快改造步伐,改造标准化池塘2000亩。二是加强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渔业“良种工程”,以良种产业化政策为引导,加强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生产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渔业科技培训工作。积极争取科技部门立项,重点开展 “名特优”水产养殖示范。结合“新农村人才培训工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渔业科技培训工作。

4、以稻鱼工程项目和健康养殖技术示范为重点,加快渔业科技推广与土著鱼研究驯养工作。认真抓好稻田养鱼技术推广工作,以市水产站牵头在龙陵县举办稻鱼工程示范样板1个.积极推广单性罗非鱼养殖技术,开展黄鳝、水蛭、虾、蟹等试验示范。同时,积极探索大水面增、养殖技术,加快推进网箱养殖。优质土著鱼类——保山裂腹鱼、后背鲈鲤等人工驯养繁育取得成功,实现了零的突破。开展后背鲈鲤和保山四须鲃人工繁殖试验,累计获受精卵近10万粒,孵化鱼苗约5万尾,孵化率高达50%。腾冲县固东赵汝超等人开展南方裂腹鱼人工繁殖,累计获受精卵近15万粒,孵化鱼苗约12万尾,孵化率高达80%。先后从国家大宗淡水中心引进团头鲂(浦江1号)10万尾,示范养殖面积10亩,市内人工繁殖福瑞鲤1000多万尾,示范养殖面积500多亩。小湾库区昌宁段和龙陵龙江库区网箱养鱼试验示范面积50亩以上,以此带动挖掘大水面资源潜力,加大养殖开发力度。

5、以管理促服务,强化市场培育一是严厉打击各种扰乱渔业市场秩序的渔业违法活动,规范市场行为,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积极性;五年来共出动车辆588台(次),人员2940多人(次),发放宣传材料4万多份,检查养殖单位(户)715个(户)次,检查渔药经营户65户次,鱼饲料生产企业45家次,检查水产品市场、超市75处(点),签订《水产品生产销售安全责任书》131份、“渔药产品质量承诺书”90份,检查水库260多座次,涉渔船筏120多艘(只)次。二是依托市、县(区)农业信息网强化市场信息服务,推动市场建设。建立县(区)水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制度,推介优势产品,积极争取外援和外地市场份额。

6、抓好项目实施工作一是实施好保山市野生鱼类资源调查工作。3-11月份在全市选择22个点(或断面)采集、收购到鲤科、裂腹鱼亚科、亚科、鮡科、鳅科等品种15种,标本40尾以上。二是完成了边境水域执法及涉渔工程执法专项行动,到龙陵县木城乡、芒宽乡、潞江坝等进行渔政执法。三是抓实省级资金项目。圆满完成渔业技术推广与资源保护、增殖放流项目2个。 三是抓好腾冲县三岔河水电站工程对槟榔江黄斑褶妟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工作。

三、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5年部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206668.8元,占本年支出合计100%。比上年1780500元增加23.94%。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基本支出1619668.8元,比上年1409100元增加14.94%,占总支出73.4%,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107.03万元,商品服务支11.7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43.2万元。

(二)项目支出58.7万元,比上年37.14万元增加58.05%,占总支出26.6%。包括:商品服务支出56.27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2.44万元。

四、“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保山市水产工作站2015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总额5.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4.16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1.04万元。

2015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比2014年决算数增加1.78万元,

原因如下:(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本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4.17万元,比上年支出2.42万元增加1.75万元,主要是项目增加。本年公务接待费支出1.00万元,与上年支出相同。

(2)会议费支出情况:本年会议费支出1.49万元,比上年支出2.09万元减少0.6万元。

(一)因公出国(境)费

2015年我单位没有产生因公出国(境)费用。

(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5年我单位未购置公务用车,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1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4.16万元。其中:运行维护费4.16万元,比2014年决算增加1.75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水产技术推广及渔政工作产生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三)公务接待费

2015年我单位共执行国内公务接待19批次,133人,接待费开支1万元;公务接待费比2014年决算无增减,主要用于接待上级及下级产生的费用。

保山市水产工作站

2016年9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