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5-X-/2019-0926017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部门决算
  • 发布日期
  • 2019-09-26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种子管理站2018年度部门决算

第一部分  保山市种子管理站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有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保山市种子管理站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根据保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保市机编办〔2010〕51号、保编办〔2011〕28号文件,保山市种子管理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7人。

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种子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依法开展种子管理工作。

2)制定全市种子产业发展计划和规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种子生产经营、质量和品种管理工作。组织办理《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和《种子准运证》;办理全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和检验新品种注册、登记及保护工作的具体事宜。

4)根据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负责安排国家和地方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计划并监督实施。

5)负责种子产业化建设项目、种子质量检验监测建设项目的管理,并组织实施。

6)主持全市农作物新品种,种子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7)负责全市种子专业统计报表和种子会计报表的汇总上报工作。

8)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

9)负责组织种子技术和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开展种子信息经验交流。

10)承担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委托及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2018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2018年我站职责履行良好,履职效益明显,超额完成各项绩效指标。

1、试验示范展示完成情况

1)小春作物:完成试验、展示8组73个品种。其中省级小麦新品种试验3组28个品种,表现比较好品种有云麦52、云麦56、滇麦1号等品种,建议扩大示范推广;菜豆新品种展示1组21个品种;西红柿引种试验1组10个品种,满田299表现好,果子大小均匀,色泽鲜亮,抗病性强;当地老品种种质资源收集试验3组(腾冲红腰子洋芋1组4个试点、保山三月萝卜1组、荷包豆1组)。

2)大春作物:实施完成省级玉米、水稻区域试验、生产试验8组3试点,品种66个。其中:水稻7组2试点61品种,玉米1组1试点5品种。实施完成省级玉米新品种(青贮玉米)展示1组6试点,玉米主推品种展示1组1试点;完成玉米纯度鉴定试验1组6个试点。目前,收获、考种已结束,正在整理数据、撰写试验材料准备上报。青贮玉米品质分析样品已寄出。

2、种子质量与市场、基地监管情况

1)认真贯彻新《种子法》及配套办法。我站翻印新《种子法》2000册,做到每个营销人员人手1册。到县(区市)组织培训种子代销人员4批次,613人次;培训种子系统管理人员89人次,发放培训资料2821份。

2)切实抓好种子违法案件查处。一是全力配合市局执法支队对施甸、昌宁两个玉米制种基地被举报案件的监督和查办工作;二是对2018年春季种子市场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车辆216辆次、执法人员745人次,检查主要种子市场95个、种子生产经营企业66家、种子经营门店740户、农作物种子308个,发现各类案源线索2起,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20份,查办案件3件,罚没金额83.4万元;实施了备案检查和种子扦样,检查了种子经营备案680户,备案品种851品种次。

3)强力推进种子市场监管。制定《保山市农作物种子质量年专项活动实施方案》、《保山市种子管理站2017-2018年冬春季种子市场监管实施方案》,经市局批复同意,我站于2017年12月5日至2018年3月5日在县区种子站的协同配合下对全市种子市场进行监管。一是对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进行抽检。全市冬春季共抽检119个品种,其中玉米品种88个、水稻品种31个。经检测,玉米净度合格率96.6%,水分合格率95.5%,发芽率合格率97.6%;水稻净度合格率100%,水分合格率100%,发芽率合格率96.8%。二是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共检查全市12个种子市场、3个种子企业、48个种子经营户,未发现有违法行为,对经营档案不规范的,要求及时纠正。三是再次专项抽查,于3月12日至16日再次对全市种子市场整顿情况进行了抽查,抽查工作结束后,及时反馈到五县(市区)种子管理站,对全市种子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共抽查了11个乡镇、23个种子经营户、24个农作物品种。四是秋季抽查。全市共32个品种,其中小麦3个品种(其中云麦52品种,农业部指定送检其发芽率、纯度及品种真实性);油菜29个品种(保油杂1号、德名油1号、德新油59、春喜799四个品种农业部指定送检其发芽率和纯度)。五是对种子转基因成分进行抽检。完成玉米父母本、水稻亲本42个样品转基因成分快速检测,均呈现阴性。

4)强力推进种子基地监管。制定基地监管方案,如期监督检查:①认真核实种子生产基地基本情况,全市共有5块种子生产基地,基地分布在隆阳、施甸、昌宁辖区,11个生产种业,2个本省种业,9个省外种业。 水稻两系核不育亲本繁殖基地3个,面积1793亩,繁殖亲本44个,生产企业10个。其中施甸水长基地1472亩,繁殖亲本29个,生产企业7个;隆阳辛街基地121亩,繁殖亲本13个,生产企业2个;板桥基地200亩,繁殖亲本2个,生产企业1个。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个,面积720亩,生产品种5个,生产企业2个。其中施甸太平镇李山村600亩,1个生产企业,品种2个;昌宁田园基地120亩,1个生产企业,生产品种3个。②扎实开展种子生产基地检查工作。一是对玉米种子基地的抽查。7月13日对施甸玉米制种基地检查,7月18日对昌宁玉米制种基地检查。由市种子管理站及施甸和昌宁种子管理站、植保站、农科所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分别对云南省京滇种业有限公司、昌宁县民生种业有限公司的委托生产企业资质、受委托生产者备案等情况核查;对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检测抽样单或抽样信息证明表填写,抽查玉米制种亲本种子父母本样品10个,利用试纸条快速检测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同时积极配合市局科教科到市农科所繁殖基地抽取保玉16号样品送省农科院检测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对施甸县太平镇李山基地、昌宁县田园镇达丙基地实地检查,查看玉米基地空间隔离条件、田间管理情况、苗期长势如何、观察田间杂异株。经实地查看,昌宁民生种业基地由于播种期间遭干旱,经过3次补种,后期雨水过多,田间排水困难,遭受涝灾致使一部分苗死亡,导致出苗参差错落。8月17日对云南省京滇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京滇8号、京滇4号进行花检,通过田间实查,京滇4号,面积100亩,由于管理不善,去杂去雄不及时,散粉株率、杂异株率超过《农作物种子田间检验规程》规定,当场宣布报废。8月21日对昌宁县民生种业有限公司在达丙生产的雅玉749、毕单13、民生1号进行花检,由于管理不善,玉米长势参差错落,不利于去杂去雄、不利于授粉,故检查组不能对制种田进行综合评价,建议企业强化后期田间管理,不行就报废,必须严把种子质量关,杜绝不良后果。二是对水稻亲繁基地的抽查。7月16日至31日,我站分别在施甸、隆阳种子管理站的配合下,抽派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委托生产企业资质、受委托生产者备案等核查,对亲繁基地信息档案、工作方案、基地管理情况等实地检查,筛查水稻两系核不育亲本繁殖样品32个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抽查率达73%;配合市局到市农科所繁殖基地抽取岫粳23号送省农科院检测其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③认真核查种子委托生产企业备案情况。一是核查检查种子生产企业基本情况。通过检查,2018年保山市辖区内5个制种基地的11个种子生产种业均在隆阳区种子管理站、施甸县种子管理站、昌宁县种子管理站进行了备案;通过检查,各种子生产企业生产的品种、地点等信息均与备案一致,种子生产档案记载完整规范,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健全。二是核查制种基地田间生产管理情况和隔离条件。通过检查,各生产基地信息档案健全,有工作方案,有专人负责基地管理;检查组根据《农作物种子田间检验规程》,检查了制种田的隔离条件均达300-500米之间,但有极少数田块隔离条件不符合要求,当场宣布报废;通过检查,大多数玉米品种组合长势较好,父母本花期相遇恰当,有利于授粉,充分保证种子质量、提高产量,但有极个别组合由于播种期干旱,苗期遭涝灾,出苗参差错落,不利于去杂去雄、不利于授粉,影响种子质量产量。通过对玉米制种基地和水稻亲繁基地进行采样进行是否含转基因速检,经室内检测42份样品转基因成分均表现为阴性。

5)强化品种试验的监管。制定检查方案,成立检查考核组,于7月13日至7月30日,对其辖区内云南省2018年玉米、水稻联合体试验、引种试验进行检查,并进行考核评价。①联合体试验:水稻试验4组,隆阳蒲缥试点。玉米试验28组,试点分布在隆阳、施甸、腾冲、昌宁4县区市9个乡镇。②引种试验:全市引种玉米品种56个,引种企业23个,试点85个点次,试点分布5个县(区、市)17个乡镇;引种水稻品种14个,引种企业10个,25个试点,分布在全市全市10个乡镇。③特殊用途玉米品种自主试验:试验8组18个品种,其中青贮玉米试验2组8个品种,糯玉米试验4组8个品种,甜脆玉米试验1组2个品种。

主要检查试验是否按方案执行,试验承担单位及承试人员是否明确,试验设计是否规范,档案是否建立,观察记载是否完整,试验地(田)的肥力、平整度、通风透光、排灌等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田间苗期除草、施肥是否到位,长势是否良好等。检查组成员现场填写“检查评价表”,通过现场认真检查,听取试验人员情况介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填写检查项,作出评价。对方案落实不到位、管理粗放、观察记载不祥的试验,对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对试验选地极不符合条件、小区设置和对照种设置不科学的作为报废处理。监督检查结束,检查组分别对生产基地、引种试验、联合体试验、特殊用途玉米自主试验的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及时上报省种子管理站及市农业局。如试验存在突出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试验牵头单位。

6)推进非主要农作物规范化管理。制定了《保山非主要农作物管理方案》并征求县区种子管理部门意见,结合实际强化管理。以种子集散地隆阳区为试点,规范管理、规范经营。

3、种子信息监测和统计

经信息监测和统计,全市玉米种植面积136.5万亩,杂交玉米用种约258万㎏,平均价格42.3元/㎏。水稻76.74万亩,其中杂交水稻约37.5万亩,用种约47万㎏,平均价格65.4元/㎏;常规水稻39.24万亩,用种约69.625万㎏,商品化率约55%,平均价格12元/㎏。

4、备荒种子储备

全市共储备备荒种子玉米种11.5万㎏、水稻种1万㎏,合计12.5万㎏;落实资金347.8万元。其中市级储备玉米种子3万㎏,落实资金100万元;隆阳区储备玉米种子2万㎏,落实资金50万元;腾冲市储备玉米种子4万㎏,水稻种子1万㎏,落实资金152.8万元;施甸县储备玉米种子1万㎏,落实资金20万元;龙陵县储备玉米种子7500㎏,落实资金15万远;昌宁县储备玉米种子5000㎏,落实资金10万元。

5、地方标准《药用葛根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制定

组织专人到施甸老麦乡茨桐村思索邑调查选址,按方案要求选择地块作为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地。同农户和农科站已签订合同,委托农科站进行实地技术培训、监督管理。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整地、开墒、覆膜、定植、浇水、施肥、喷药、中耕除草、插杆、引葛根腾上杆、修枝打叉等管理,特邀局相关科室和技术监督局相关人员到实地检查指导,目前长势良好。我站已撰写出葛根地方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初稿,已征求种植户、药材企业、制药厂、农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正在梳理修改定稿。

6、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样板

在保山市腾冲市滇滩镇举办市级玉米绿色高创示范1.4万亩,万亩区单产指标370㎏(2017年滇滩镇全镇玉米平均单产360㎏),比非样板区增产2%以上;其中千亩展示区单产指标380㎏,百亩核心区单产指标400㎏。

项目实施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制定方案,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实现八个统一,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播种时间、统一地膜覆盖规范化栽培、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综合防治、统一揭膜除草追肥培土中耕管理。项目区主要品种为高康808、金玉2号、大玉8号、靖单12,良种覆盖率达100%;施用肥料为:底肥(亩施农家肥1500㎏、玉米配方肥40㎏(N:P2O5:K2O=16:9:9)、尿素10㎏、硫酸锌1.5—2㎏),苗肥(4—5片叶)亩追尿素10㎏,穗肥(9—10片叶)追尿素20㎏;4月20日至30日播种,每亩用种量2㎏;栽培规格:130㎝开墒,大行距90㎝、小行距40㎝,株距26-28㎝,墒高20-25㎝,墒面做到细、平、匀,盖好地膜,按三角形对角播种,播种入土5-7㎝,每穴2粒,播种后将薄膜口用土盖实,出苗时注意顺苗,3叶期每穴留苗1株,每亩留苗3500—4000株;5、6月份地温升高,需揭膜、追肥、中耕培土,防地老虎、金龟子咬苗,抽穗后重防灰斑病、大小斑病等。

玉米成熟期,组织专业科技人员实地进行多点测产加权平均产量结果为:250亩核心区12个测产点加权平均产量406.2㎏/亩,比计划单产指标增1.6%,比非样板区增12.8%;千亩展示片21个测产点加权平均产量386.4㎏/亩,比计划单产指标增1.7%,比非样板区增7.3%;万亩展示区31个测产点加权平均产量374.3㎏/亩,比计划单产指标增1.2%,比非样板区增4.0%。通过项目的实施,合计增产玉米20.02万㎏;按2元/㎏计价,合计增加产值40.04万元。

本项目实现了良种覆盖率达100%,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率90%以上,农药使用增长率≦1%,产量提高﹥2%。

7、按时按质完成农业转基因监管工作。依据《2018年保山市种子管理站农业转基因监管工作实施方案》,购买快速检测转基因试纸条20盒,完成田间取样检测50个次,按上级要求送检样品2个。转基因检测技术专项培训1场次20人次。

8、抓基层党建和廉政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市文件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抓党建促业务,把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同布置、同落实。通过集中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保山东城发展变化及三个万亩工程参观、乡村振兴战略学习等形式,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思想素养和内涵,提升实践能力,提高理论水平,做一个平凡、敬业、遵纪、守规的人。

9、扎实做好创卫、创文工作。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做好方格区卫生工作,言行举止文明、搞好创卫、创文宣传。

10、提升业务能力,抓业务学习培训。2018年我站经市局批准,派出外省参加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培训4人次,省内业务培训8人次,举办全市种子管理业务人员培训一次39人次,在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8篇。到腾冲市滇滩镇举办玉米绿色高创样板培训种植户378人次,到施甸县老麦乡举办药用葛根标准化技术培训45人次。

11、扎实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按照上级要求,抽派扶贫工作队员一名,进驻昌宁县珠街乡比此村,确保每季度访问一次,解决工作经费短缺1万元,发展红花产业资金1万元,组织培训种子相关知识、澳洲坚果栽培技术等1次70多人次,使用资金0.63万元,合计2.63万元;我站4名站班子成员,每人参与到隆阳区蒲缥镇黄泥村结对扶贫1户建档立卡户,按时每季度回访1次,尽自己所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为该村发展当归产业顶力支持,经局党组会讨论批准由我站拨付资金6.02978万元发展当归产业。共计使用预算外资金8.65978万元。

12、着实抓好老干部管理、工会、青年、妇女工作。按照文件要求实实在在抓落实。

13、按时完成市局和省种子管理站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保山市种子管理站2018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事业单位1个,其他单位0个。分别是:

1.保山市种子管理站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保山市种子管理站2018年末实有人员编制17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17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15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17人。其中:离休1人,退休16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度收入合计2,974,049.39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974,049.39元,占总收入的100.00%;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与上年对比增加492,914.79元,增长19.87%,主要原因分析:

1. 每年调整工资及各类社会保险缴费、 2017年下半年政府奖励性绩效经费开始按月发放,2018年发放整年,导致人员经费增加258,157.51元;

2.保山市种子管理站2018年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次数增多,利用非税收入补助扶贫村产业脱贫项目导致其他非税收入安排的事业运行经费增加,公用经费增加104,757.28元;

2. 因2018年工作重心转变,省、市增加了项目资金的安排,增加项目资金130,000.00元,其中主要为:(1)省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增加收入230,000.00元;(2)执法监管资金,减少收入100,000.00元。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度支出合计2,781,437.39元。其中:基本支出2,444,049.39元,占总支出的87.87%;项目支出337,388.00元,占总支出的12.13%;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占总支出的0.00%。与上年对比增加0.00元,增长0.00%主要原因:

1. 每年调整工资及各类社会保险缴费、 2017年下半年政府奖励性绩效经费开始按月发放,2018年发放整年,导致人员经费增加,增加工资福利支出258,157.51元;

2.保山市种子管理站2018年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次数增多,利用非税收入补助扶贫村产业脱贫项目导致其他非税收入安排的事业运行经费增加,商品和服务支出增加104,757.28元;

3.由于我单位在2018年进一步完善跨年度实施项目支出管理,清理了数额较大的上年结余结转资金,提高了项目资金支出率,较好的完成了以前年度实施的省、市级项目,造成2017年项目支出较大,虽然2018年工作省级增加了项目资金的安排,但我单位省级资金由于当年资金到位较晚,项目需要跨年实施,当年无法完成全部项目支出,2018年项目支出与上年对比,总体减少142,712.00元,减幅较低。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8年度用于保障保山市种子管理站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2,444,049.39元。与上年对比增加362,914.79元增长17.44%,主要原因:

1.每年调整工资及各类社会保险缴费、 2017年下半年政府奖励性绩效经费开始按月发放,2018年发放整年,导致人员经费增加,增加工资福利支出242,717.51元,其中:基本工资减少3,299.00元、津贴补贴增加58,185.00元、绩效工资增加153,985.00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增加24,581.6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增加17,968.05元、医疗费增加7,674.00元。

2.保山市种子管理站2018年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次数增多,利用非税收入补助扶贫村产业脱贫项目导致其他非税收入安排的事业运行经费增加,商品和服务支出增加94,357.28元,其中:办公费增加22,572.58元、印刷费减少4,800.00元、咨询费减少936.00元、电费减少1,623.38元、邮电费减少6,150.81元、差旅费增加40,769.00元、维修(护)费减少5,554.00元、租赁费增加15,000.00元、培训费减少945.00元、公务接待费增加2,225.36元、专用材料费增加70,740.80元、劳务费减少25,278.00元、工会经费减少5,925.58元、福利费减少13,492.00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增加2,414.31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增加5,340.00元。

3.离休人员基本工资调整,导致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增加15,440.00元,其中:离休费增加4,800.00元、退休费增加1,000.00元、生活补助增加9,600.00元、奖励金增加40.00元。

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80.60%,人均131,328.22元;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13.73%,人均22,372.01元。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8年度用于保障保山市种子管理站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33,7388.00元。与上年对比减少142,712.00元,减少29.72%,主要原因:

1.省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及市级农业切块项目,减少项目支出22,712.00元,项目开展进度为61.43%;

2.执法监管项目,减少项目支出120,000.00元,今年无该类项目;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781,437.39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00%。与上年对比增加220,202.79元,增长8.60%主要原因;

1.基本支出增加362,914.79元,其中:人员经费增加258,157.51元,日常公用经费增加104,757.28元。原因为工资及各类社会保险缴费逐年提高、 2017年下半年政府奖励性绩效经费开始按月发放,2018年发放整年,导致人员经费增加。

2.项目支出减少142,712.00元,由于我单位在2017年进一步完善跨年度实施项目支出管理,清理了数额较大的上年结余结转资金,提高了项目资金支出率,较好的完成了以前年度实施的省、市级项目,造成2017年项目支出较大,虽然2018年工作省、市增加了项目资金的安排,但我单位省级资金由于当年资金到位较晚,项目需要跨年实施,当年无法完成全部项目支出,项目支出较上年减少142,712.00元,减少29.72%。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7.文化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392,457.2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4.11%。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工资支出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2.农林水(类)支出2,388,980.19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5.89%。主要用于人员经费、机构运行经费和农业发展项目开展;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国土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50,000.00元,支出决算为42,049.27元,完成预算的84.1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32,217.27元,完成预算的92.05%;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9,832.00元,完成预算的65.55%。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资金,2018年无因工作需要开展的临时出国考察计划,预算数为0.00元;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资金,由于单位严格按照差旅费管理办法在公共交通便利的地方作业时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未使用预算资金2,782.73元;

3)公务接待费支出资金,由于按照差旅费管理规定和保山市公务接待相关规定要求,厉行节约、严控开支,未使用预算资金5,168.00元。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7年增加2,249.67元,增长5.65%。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0.00元,增长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增加2,414.31元,增长8.1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164.64元,下降1.65%。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

1)因公出国(境)费资金,2018年无因工作需要开展的临时出国考察计划,决算数为0.00元;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资金,同比增加汽车大修1次资金2,414.31元;

3公务接待费支出资金,同比减少公用经费中公务接待费资金164.64元。

()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占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2,217.27元,占76.62%;公务接待费支出9,832.00元,占23.38%。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2,217.27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32,217.27元,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主要用于保山市种子管理站日常工作及项目开展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9,832.00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9,832.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13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197人次(其中:外事接待0人次)。主要用于保山市种子管理站日常工作开展、项目申报对接、工作协商洽谈、项目检查验收等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0人次。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保山市种子管理站2017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00元,与上年对比增0.00元,增长0.00%,主要原因:保山市种子管理站为事业单位无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支出。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保山市种子管理站资产总额13,468,444.12元,其中,流动资产2,217,877.51元,固定资产8,047,136.05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00元,在建工程0.00元,无形资产3,203,430.56元,其他资产0.0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32,416.69元,其中;流动资产增加13,6424.93元,固定资产增加10,400.00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增加0.00元,在建工程增加0.00元,无形资产减少114,408.24元,其他资产增加0.00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0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1,370.00平方米,账面原值2,137,239.39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77,301.21元。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单位:元

项目

行次

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对外投资/有价证券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小计

房屋构筑物

车辆

单价200万以上大型设备

其他固定资产

栏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1

13,468,444.12

2,217,877.51

56,748,695.03

5,318,309.05

246,184.00


2,482,643.00



3,203,430.56





填报说明:1.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有价证券+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2.固定资产=房屋构筑物+车辆+单价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度,部门年度政府采购支出合计10,400.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10,400.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0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10,400.0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项目一:1.项目名称: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

2.项目基本情况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 保山市农业局关于下达2018年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和绩效目标的通知》(保财农〔2018〕117号)文件要求,保山市种子管理站按时按质实施完成了 2018年保山市农业生产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具体工作任务:

1)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1.4万亩,亩增3.6千克、增1%;其中核心样板100亩,亩增18.0千克,增5%;

2)玉米、水稻、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11组3试点;

3)玉米新品种展示1组6试点,玉米主推品种展示1组1试点;

4)检查种子企业(门店)不少200个,印制全市统一规范的种子经营进销台账、种子销售单据、种子执法检查记录表3万份(本)。

5)种子质量监管。抽检样品60份,种子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实施种子纯度田间种植鉴定1组6试点。

6)种子信息监测和统计。掌握120条以上种子价格信息、5条以上种子生产信息。

7)制定药用葛根生产技术标准一项;建设6亩药用葛根标准化样板一块。

8)转基因检测全市共5个种子生产基地,备案面积3500亩,品种(材料)35个;检测备案的国审品种、引种备案品种、近3年来种子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和种子经营户;检查生产的甜脆玉米,蔬菜5个,水果3个。

3.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自评组织过程

前期准备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成立了项目绩效自评领导小组,由站长担任组长,财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技术人员、财务人员担任组员。

1)强化组织领导,单位领导小组和技术骨干要切实发挥作用,保证项目实施所需的人员、财力和物力。

2)加强技术指导。整合技术力量,组建技术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

组织实施

按照《保山市财政局 保山市农业局关于下达2018年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和绩效目标的通知》(保财农〔2018〕117号)和年度岗位任务书及实施方案,对照项目计划表项目管理表题目细则实施绩效考核。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的计划内容和指标,结合个人述职、年度总结、信息报送、工作日志、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考核。

4.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1)项目资金情况

①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财政应拨款530,000.00元,已拨530,000.00元。2017年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结转2018年度19,214.00元。

②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绿色高效现代种业建设项目总计549,214.00元,已使用337,388.00元。

③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项目资金使用严格按照《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云财农〔2013〕163号)规定和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标准分项进行预算支出,采取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不被截留、不被挪用。

2)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①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a.高产创建面积  14000亩;

b.建设6亩药用葛根标准化样板一块;

c.杂交玉米生产基地检测1700亩;

d.杂交水稻亲繁、常规水稻繁殖基地检测1800亩。

②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③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5.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我站部分绩效目标因农业季节性问题需跨年度完成。

6.绩效自评结果

项目的实施,筛选出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品种,为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机构审定及推广应用新品种提供准确、科学的试验数据和依据;通过引进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进行展示、示范,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充分挖掘新品种的增产潜力,通过技术培训及观摩,把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新品种推介给广大农民,加快新品种应用于大面积生产的推广步伐;通过加大种子市场检查,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对规范种子市场秩序,有效防止假劣种子流入市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将发挥重要作用。7.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按照“谁主管、谁使用、谁公开的原则,由本单位负责公开单位的绩效信息。为下一步改进管理措施,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本单位管理水平服务。

8.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经验:积极组织项目承担工作人员到省内其他地州进行学习借鉴好经验和先进的种子监管工作措施。

需改进的问题及措施:一是加强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二是提高资金利用率。

9.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项目二:1.项目名称:市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资金

2.项目基本情况

根据《保山市农业局关于对2018年市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计划的批复》(保农复〔2018〕1号)文件要求,保山市种子管理站按时按质实施完成了 2018年保山市市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工作,具体工作任务:

1)储备杂交玉米种子3万千克,即雅玉7492万千克,织金3号1万千克;

2)按照有关规定招投标代储单位,做好与代储单位的合同签订,争取储备种子尽快足额入库;

3)做好种子入库的检验检测,督促代储单位按技术规范储好种,确保储备种子安全;

3.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成立了项目绩效自评领导小组,由站长担任组长,财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技术人员、财务人员担任组员。

强化组织领导,单位领导小组和技术骨干要切实发挥作用,保证项目实施所需的人员、财力和物力。

加强技术指导。整合技术力量,组建技术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

2)组织实施

按照年度岗位任务书及实施方案,对照“项目计划表项目管理表题目细则实施绩效考核。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的计划内容和指标,结合个人述职、年度总结、信息报送、工作日志、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考核。

4.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1)项目资金情况

①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市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资金财政应拨款1,000,000.00元,已拨1,000,000.00元。

②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市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资金实有1,000,000.00元,2018年5月支出600,000.00元用于采购救灾备荒种子并储存。因2018年度未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未动用储备的救灾备荒种子,12月收到600,000.00元救灾备荒种子退款,未发生实际支出。

③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项目资金使用严格按照《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云财农〔2013〕163号)规定和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标准分项进行预算支出,采取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不被截留、不被挪用。

2)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2018年未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故救灾备荒种子储备项目没有实际支出。

5.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2018年度未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未动用储备的救灾备荒种子,未发生实际支出。

6.绩效自评结果

农作物救灾备荒种子储备,是在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保障供给受灾农民良种的应急重要措施,是农业救灾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按照“谁主管、谁使用、谁公开的原则,由本单位负责公开单位的绩效信息。为下一步改进管理措施,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本单位管理水平服务。

8.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经验:积极组织项目承担工作人员到省内其他地州进行学习借鉴好经验和先进的种子监管工作措施。

需改进的问题及措施:一是加强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二是提高资金利用率。

9.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1.项目名称

保山市种子管理站整体支出绩效自评

2.部门基本情况

1)部门概况

根据保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保市机编办〔2010〕51号、保编办〔2011〕28号文件,保山市种子管理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7人。

单位主要职能为: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种子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依法开展种子管理工作;制定全市种子产业发展计划和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种子生产经营、质量和品种管理工作。组织办理《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和《种子准运证》;办理全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和检验新品种注册、登记及保护工作的具体事宜;根据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负责安排国家和地方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计划并监督实施;负责种子产业化建设项目、种子质量检验监测建设项目的管理,并组织实施;主持全市农作物新品种,种子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负责全市种子专业统计报表和种子会计报表的汇总上报工作;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负责组织种子技术和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开展种子信息经验交流;承担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委托及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单位机构组织情况:现保山市种子管理站分设四室一中心,即:办公室、良繁品管室、行业管理室、信息室、种子检验中心。与2017年一致。

人员情况:2018年12月底,单位人员编制17人,实有在职职工15人,其中: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5人,农艺师4人,助理农艺师3人,工勤人员2人,均为高级工。2018年退休助理农艺师1人。

2)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2018年,保山市种子管理站从部门履职、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管理等4方面设置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1.部门履职。包括安排国家和地方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计划并监督实施。负责种子产业化建设项目、种子质量检验监测建设项目的管理,并组织实施。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负责组织种子技术和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开展种子信息经验交流等绩效目标。

2.部门预算配置。包括预算编制科学、基本支出足额保障、重点项目支出率、“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等绩效指标。

3.预算执行。包括项目组织、严控结转结余“三公经费”节支增效、预算执行率等绩效指标。

4.预算管理。包括管理制度健全、信息公开及时完整、资产管理使用规范有效等绩效指标。

3)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18年度收入合计3,993,263.39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974,049.39元,占总收入的100.00%;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

2018年度支出合计2,781,437.39元。其中:基本支出2,444,049.39元,占总支出的87.87%;项目支出337,388.00元,占总支出的12.13%;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占总支出的0.00%。

4)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为加强全站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我站根据市财政局相关文件的要求和精神,明确了我站负责预算管理工作职能的人员,建立了预算单位内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积极组织预算管理人员参加市局组织的预算管理培训会议,增强业务能力,为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熟悉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但我站目前还没有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主要以市财政局的管理制度为要求。

3.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1)绩效自评目的

通过项目立项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管理情况、项目绩效表现情况自我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率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2)自评指标体系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19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保财预〔2019〕107号)进行自评。指定每个项目责任科室,依托项目绩效自评表对项目进行评价。

保山市种子管理站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分值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评分标准

得分

投入
15分)

目标设定
7分)

绩效目标是否设立

3

部门(单位)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1分)

绩效目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1分)
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1分)
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1分)

1

部门(单位)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是否符合客观实际。(2分)

2

绩效目标准确性

4

部门(单位)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4分)

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根据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是否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是否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等情况进行评价打分。

4

预算配置
8分)

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率

2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是否适合

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单位)的人员编制数。

100%为标准。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率≦100%,计2分;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2

三公经费变动率

2

部门(单位)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是否合理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变动率≦0,2分;三公经费0,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2

重点支出安排率

2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是否合理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重点项目支出:指本部门重点工作支出。项目总支出:部门(单位)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重点支出安排率≥90%,计2分;80%(含)-90%,计1.5分;70%(含)-80%,计1分;60%(含)-70%,计0.5分;低于60%不得分。

2

预算安排是否符合履职目标

2


履职目标以三定方案为准。

根据预算安排是否符合履职目标情况进行评价打分。

2

过程
30分)

预算执行
15分)

预算调整率

3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预算调整数:部门(单位)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预算调整率=0,计4分;0-10%(含),计4分;11-20%(含),计2分;21-30%(含),计1分;大于30%不得分。

3

支出进度

3

支出进度率

根据有关规定,按进度要求按时拨付资金。

每发生一个项目未按进度要求完成资金下达的扣1分,扣完为止。

3

资金结余

3

资金结余率

结转结余率<10%2分);结转结余率≥10%0分)

无结余,3分;有结余,但不超过上年结转,2分;结余超过上年结转,不得分。

2

三公经费控制率

3

部门(单位)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100%为标准。三公经费控制率≦100%,计5分;每超过十个百分点扣2分,扣完为止。

3

政府采购执行率

3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采购执行率=100%(3分);否则(0分)

3

预算管理
12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4

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资产管理行为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1分;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2分;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1分。

1

管理制度合规有效性

2

管理制度完整性

1

资金使用合规性

4

资金使用合规性

部门(单位)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重大项目支出按规定经过评估论证;支出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以上情况每出现一例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扣完为止。

4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和完整性

4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1

1

数据真实性认定

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1分;

1

数据完整性认定

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1分;

1

数据准确性认定

基础数据信息和汇集信息资料准确,1分。

1

资产管理
3

管理制度健全性

1

管理制度健全性

部门(单位)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1

资产管理安全性

1

资产管理安全性

部门(单位)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资产保存完整;资产配置合理;资产处置规范;资产账务管理合规,帐实相符;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以上情况每出现一例不符合有关要求的扣1分,扣完为止。

1

固定资产利用率

1

固定资产利用率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

固定资产使用率≥95%1分);95%>固定资产使用率≥80%0.5分);固定资产使用率≤80%0分)

1

产出
30分)

职责履行
30分)

实际完成率

7

实际完成率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是否按照《年初地方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安排表和基金支出预算安排表》进行资金安排(7分)

7

完成及时率

7

完成及时率

项目投资进度完成率是项目投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例。项目投资进度完成率=实际进度(实际投资额)/计划进度(计划投资额)×100%

完成及时率≥90%7分);90%>完成及时率≥80%6分);80%>完成及时率≥60%4分);完成及时率<60%0分)

7

质量达标率

7

质量达标率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95%7分);95%>质量达标率≥80%6分);质量达标率≤80%0分)

7

重点工作办结率

9

重点工作办结率

部门(单位)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单位)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办结率≥95%9分);95%>办结率≥80%8分);办结率≤80%0分)

9

效果
25分)

履职效益
25分)

经济效益

6

经济效益

此三项指标为设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部门实际并结合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6

社会效益

6

社会效益

6

生态效益

6

生态效益

6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7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此项评价分值≥907分;≥80,<906分;≥60,< 804分; <600分。

7

合计

100




99


3)自评组织过程

根据通知要求,我站对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情况进行自查和绩效评价,为将工作落到实处,我站组织全站所有在职职工认真学习保财预[2019]107号《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19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和梳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填写项目绩效自评表。

4.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1)投入情况分析

2018年,保山市种子管理站总收入3,993,263.39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2,974,049.39元,年初结转和结余1,019,214.00元。2018年全站总支出2,781,437.39元,其中:基本支出2,444,049.39元,项目支出337,388.00元。

2)过程情况分析

项目实施责任主题明确。每个项目都有负责人具体负责,严格按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实施,项目资金的使用符合规范。

制定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与单位履职绩效目标紧密结合,内容详实,具有可操作性,实施方案完整,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预算管理依据财政局相关文件规定,资金使用合规,预决算信息按照财政要求公开内容及时完整公开。资产管理依据财政局相关文件规定,资产处置规范,帐实相符。

3)产出情况分析

① 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在腾冲市滇滩镇完成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一片1.4050万亩,完成计划的101%,亩增14.3千克,增4%,超计划3%,其中核心样板250亩,完成计划250%,增6.2千克,增1.5%。

② 农作物品种试验。共实施完成新品种试验13组107个品种,完成计划的118.1%。

③ 玉米新品种展示。完成玉米新品种试验展示1组10个品种6试点。展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2组18个品种,完成计划任务的100%。

④ 种子市场检查。共检查种子企业7个,种子市场5个,种子门店200个,检查农作物品种221个,出动车辆22车次,出动人员108人次。检查主要水稻、玉米联合体试验64组、自主试验8组及引种16组。发放《种子法》2000册,培训种子代销人员4期613人,培训种子系统管理人员2期5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2782份。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印制种子经营进销台账、种子销售单据、种子执法检查记录表,因上级主管部门未批准,没有完成任务。

⑤ 种子质量抽检。1、共抽检品种121个,检测样品121个,样品种子质量合格率96.6%,完成计划201%、101.7%。完成田间纯度鉴定6组,41个品种,完成计划的100%。检查玉米制种基地两个,检测品种5个,检测面积720亩。2、农业转基因检测:检测水稻两用不育系繁殖品种样品32个,鲜食玉米样品18个,转基因试纸快速检测皆为“阴性”。

⑥ 种子信息。完成种子价格信息125条、8条种子生产信息。完成计划的104%、160%。

⑦ 完成药用葛根生产技术标准制定,建成30亩药用葛根标准化样板。

⑧ 项目扩展计划。1、组织特色豆种—保山荷包豆试验一组,3个品种;2、特色马铃薯(小红腰子洋玉)区域试验一组,3个品种;3、保山三月萝卜1组,并对试验品种进行送样品质分析。三组试验已完成试验方案,其中特色马铃薯试验已完成一个周期的试验;4、板桥试验基地土壤改良;举办大麦样板100亩;隆阳瓦房青豌豆样板100亩;5、2018-2019年度小麦区试、生产试验4组44个品种。

4)效果情况分析

2018年保山市种子管理站筛选出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品种,为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机构审定及推广应用新品种提供准确、科学的试验数据和依据;通过引进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进行展示、示范,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充分挖掘新品种的增产潜力,通过技术培训及观摩,把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新品种推介给广大农民,加快新品种应用于大面积生产的推广步伐;通过加大种子市场检查,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对规范种子市场秩序,有效防止假劣种子流入市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将发挥重要作用。

部门整体支出,专项资金立项规范合理、指标明确,资金到位及时,经费管理有力,资金使用规范,相关管理制度齐全,能够按时完成预定目标,项目质量有保障,项目效益明显,项目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公众认可度高。基本支出足额保障,“三公经费支出控制措施得当,预、决算信息公开及时完整,资产管理使用规范有效。

5.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通过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存在问题有预算管理制度尚未健全、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建立、存在资金结余结转情况3方面内容。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站将组织相关人员,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切实强化预算执行管理。

二是切实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督促项目实施,协调解决实施中的难点和问题,对执行进度缓慢的项目进行约谈,督促加快支付进度;建立预算执行进度与预算挂钩制度,对支出进度滞后、存量资金数额较大的部门(室),在安排下年预算时,予以适当核减。

6.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增强资金绩效理念,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强化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站十分重视财政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工作。项目执行完毕后,及时对执行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

7.主要经验及做法

全员参与、落实责任,加强绩效管理,在项目预算编制中,必须调动相关预算使用部门(室)参与,编制的预算及绩效目标(指标)才符合实际情况;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树立了绩效全过程跟踪管理的意识,落实了“谁主管、谁使用、谁负责绩效管理责任,围绕预期绩效目标,对项目的组织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为了确保资金使用效率,拟使用财政项目资金的事项做到事前规划统筹、严格制定预算,在资金下达之前做好项目立项、论证等准备工作,根据资金使用计划,按照轻重缓急统筹使用资金,以便在财政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算进度。

8.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4)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保山市种子管理站无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本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上级和其他同级部门补助收入等。

三、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四、结转下年:指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延迟到以后年度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五、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六、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七、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科目代码2080501):指行政单位离退休人员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八、三公经费:是指市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