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5-X-/2020-0929015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部门决算
  • 发布日期
  • 2020-09-29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植保植检站2019年度部门决算

保山市植保植检站2019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保山市植保植检站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有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三)项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保山市植保植检站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受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委托,履行《植物检疫条例》赋予的农业植物检疫执法职责,执行植物检疫任务;负责植物检疫对象的普查、监测和封锁、扑灭等工作;组织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草鼠害监测、预警、控制;辖区内新农药、病虫害防治新技术试验示范,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农药市场、农药质量、禁限用农药及农品农药残留的监督管理,农药及药械科学安全使用技术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二)2019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病虫预测预报工作

一是着力巩固病虫测报网络体系,全市稳定病虫监测点55个,同时向全国农技中心推荐申报2个已建成的全国病虫区域测报站县级站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鼠疫情区域综合监测站,其中腾冲站获批。二是密切监测病虫动态,坚持病虫收集汇报制度,截至目前已收集上报病虫周报54期(其中今年新增的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周报25期),按照草地贪夜蛾发生防治调度工作的要求,从4月下旬开始严密监测草地贪夜蛾执行一周两报制度,截至11月5日共在平台上报全国草地贪夜蛾发生防治信息166期。三是做好稻瘟病、稻飞虱、稻螟虫、黏虫、玉米螟、玉米灰斑病等重大病虫害宏观监测和系统监测,关键时期对一些有苗头的重大病虫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防治,确保重大病虫不暴发成灾。四是及时发布病虫预报指导大面积防治,全市、县共发布病虫预报46期(市级发布10期),及时指导全市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

2.外来重大虫害“草地贪夜蛾”防控

一月中旬在龙陵县、施甸县、昌宁县部分热区乡镇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为害,四月下旬以来,随着正季玉米陆续出苗,草地贪夜蛾迅速扩散蔓延,在我市五县(市、区)所有的72个乡镇发生,玉米种植区域普遍发生草地贪夜蛾危害,全市草地贪夜蛾累计发生面积共达62.03万亩。针对草地贪夜蛾虫情,我市监测预警及时,技术措施宣传培训到位、防治实验示范工作超前,组织防控及时到位,2019年全市共完成防治面积104.15万亩次,总体防治效果良好,经9-10月对全市大面积踏查和防控示范区测产,防治后玉米产量因草地贪夜蛾为害的损失控制在3%以内,为全市玉米再获丰收奠定了基础,预计全市玉米产量与去年持平。

3.重大病虫绿色防控和综合防治示范

以突出绿色防控示范为主要内容,全年共完成各类作物病虫防治核心样板面积1.2万亩,举办绿色防控示范片16个,示范面积8.6万亩,带动面积达195万亩次。其中共计完成小春作物病虫防治核心样板面积5000亩,全市举办小春作物绿色防控示范片9个,实施的作物主要是油菜、万寿菊、麦类、蚕豆、蔬菜、茶叶。完成大春作物病虫防治核心样板面积7000亩,举办以水稻为主的绿色防控示范片7个。全年投放性诱捕器5.6万套,推广性诱剂杀虫6.8万亩次,新装杀虫灯285台,累计使用杀灯2800台,推广杀虫灯覆盖面积10万亩次,推广黄板13万亩次。推广高效低毒生物农药以及防虫网、果树套袋等防治面积达50万亩次。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全市五县(市、区)举办绿色防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新农药示范等各类示范区共44个,示范面积6.1万亩,完成统防统治面积90万亩次,辐射带动面积250万亩次。通过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示范推广带动大面积防治,据统计2019年全市病虫草鼠害发生1034.39万亩次,完成防治1571.33万亩次,防治后挽回粮食产量损失15.69万吨、挽回经济作物产量损失15万吨。

4.植保技术培训

2019年结合各类重大病虫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农药安全培训等加强了对基层农科人员和农户的培训,围绕科学防治、合理用药、绿色防控的主题,全年市、县共举办植保技术专题培训85场次,参训人员达9600多人次。市、县两级印发宣传资料1.8万份,开展科技咨询服务64场次、媒体宣传36次。大大加强了基层农技人员、农药经营户指导合理用药水平,病虫防治资料入村入农科站上墙,加强了农户科学防治技术特别是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的知晓率。

5.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工作

一年来,围绕省、市《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工作方案》的目标任务,我市以“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为引领,以控制迁飞性、流行性、爆发性、检疫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为重点,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大力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努力提升科学用药水平,以依法打击制售假劣农药、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为重点,以加强农药市场监督检查、建立农药可追溯体系、强化农药使用监管及安全风险为抓手,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全力保障我市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6.项目工作情况

(1)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与防治项目

2019年省级农业生产发展专项由我站实施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与防治项目(项目资金170000.00),项目内容为: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和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调查,组织防控技术组装集成、试验示范和培训指导,开展“到2020年农药零增长行动”技术措施落实。

按照方案,一是在继续全市建立和巩固55个病虫监测点,发布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情报10期,指导重大病虫防控、疫情扑灭。二是在关键时期指导病虫害防治,组织县、乡开展统防统治,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示范区创建等工作。三是加强对辖区内制种、育苗基地的监管,全市种子基地产地检疫实现了全覆盖率。四是开展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普查,组织应急防控。五是开展植物检疫对象普查,及时上报疫情信息,组织了柑橘黄龙病等重大植物疫情防治技术培训一期。

(2)玉米品种抗性鉴定试验

我站作为云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省农大的玉米抗性鉴定区域站之一,今年承担490个玉米品种的抗性鉴定试验,其中普通玉米品种444个,甜糯、青贮玉米品种42个,对照品种4个,为我省高产、优质、抗病虫玉米新品种筛选和审定提供科学依据。

7.植物检疫工作

深入宣传、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和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做好疫情监测普查和上报,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许可制度,控制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和传播蔓延。

8.农药管理

(1)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2)农药经营许可工作

(3)农药质量抽查工作

(4)农药使用量监测工作。

(5)扫黑除恶工作。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保山市植保植检站部门2019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个。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保山市植保植检站部门2019年末实有人员编制15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15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14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其他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8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8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保山市植保植检站部门2019年度收入合计2381457.67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381457.67元,占总收入的100.00%;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与上年对比增加219301.27元,增长10.14%,主要原因为年中机构改革,我单位调入三人,以及在职人员调资增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各类保险缴费增加,绩效工资增加,致使2019年收入较2018年增加219301.27元。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保山市植保植检站部门2019年度支出合计2414528.67元。其中:基本支出1951486.67元,占总支出的80.82%;项目支出463042.00元,占总支出的19.18%;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占总支出的0.00%。与上年对比增加332372.27元,增长15.96%,主要原因为年中机构改革,我单位调入三人,以及在职人员调资增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各类保险缴费增加,绩效工资增加,致使2019年收入较2018年增加332372.27元。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9年度用于保障保山市植保植检站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1951486.67元。与上年对比增加369330.27元,增长23.34%,主要原因为年中机构改革,我单位调入三人,以及在职人员调资增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各类保险缴费增加,绩效工资增加,致使2019年收入较2018年增加369,330.27元。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94.83%;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5.17%。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9年度用于保障保山市植保植检站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463042.00元。与上年对比减少36958.00元,下降7.39%,主要原因

1.2019年市农业切块专项资金项目支出139971.00元,较2018年增加39971.00元,项目开展进度为100%;

2.2019年返还2018年省级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资金支出61836.00元,较2018年增加31836.00元,较2018年支出增加31836.00元,项目开展进度为100%;

3.2019年省级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支出141,613.00元,比2018年项目支出的260000.00元减少118,387.00元,项目开展进度为100%。

4.2019年较2018年新增了中央资金支出100000.00元以及“三区”人才经费支出19622.00元,项目开展进度均为100%。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保山市植保植检站部门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414528.67,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00%。与上年对比增加332372.27元,增长15.96%,主要原因为年中机构改革,我单位调入三人,以及在职人员调资增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各类保险缴费增加,绩效工资增加,致使2019年收入较2018年增加332372.27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19622.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81%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171734.88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11%。主要用于本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缴纳。

9.卫生健康(类)支出142292.2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89%。主要用于本单位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缴纳。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196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8%。主要用于发放职工的住房补贴。

12.农林水(类)支出2078919.57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6.10%。主要用于本单位职工工资福利发放、办公经费的使用、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4.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保山市植保植检站部门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33000.00元,支出决算为29952.40元,完成预算的90.7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26673.40元,完成预算的106.69%;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3279.00元,完成预算的40.99%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为公务接待人员减少以及公车的使用减少。

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8年减少5672.97元,下降15.9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减少0.00元,下降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3238.57元,下降10.83%;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2434.40元,下降42.61%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公务接待人员减少以及公车的使用减少。

()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占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26673.40元,占89.05%;公务接待费支出3279.00元,占10.95%。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26673.40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26673.40元,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主要用于(相关工作范围)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3279.00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3279.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7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67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保山市植保植检站部门2019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00元,与上年对比无变化,主要原因为我单位是事业单位。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91231日,保山市植保植检站部门资产总额1088704.26元,其中,流动资产187969.12元,固定资产661107.00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00元,在建工程0.00元,无形资产239627.74元,其他资产0.0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1007417.00元,其中;流动资产减少173451.44元,固定资产减少1073593.30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增加0.00元,在建工程增加0.00元,无形资产增加239627.74元,其他资产增加0.00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0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0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00元;出租房屋0.0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00元。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单位:元

项目

行次

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对外投资/有价证券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小计

房屋构筑物

车辆

单价200万以上大型设备

其他固定资产

栏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1

1,088,704.26

187,969.12

661,107.40

515,154.40

82,862.76

63,090.24

239,627.74

填报说明:1.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有价证券+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2.固定资产=房屋构筑物+车辆+单价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9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13890.00,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13890.00;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00;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13890.0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项目一:

1.项目名称

市级预算资金项目

2.项目基本情况

(一)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为新增和原有农业专职植物检疫人员进行制服的制、换装。

(二)强化种子、苗木市场检疫监督和执法检查,产地检疫和农产品调远检疫,检疫法规和重大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培训。

3.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前期准备、组织过程等相关情况。

1前期准备

重点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前期准备阶段最重要的是制定科学、规范、针对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

2组织实施

实施阶段的重点在于围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项目申报、预算安排、预算执行、完工验收等各阶段信息,以及与项目有关的国家、行业及地方的经济、社会信息。评价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直接关系着评价结论的科学、合理、有效。

3分析评价

对各个项目逐个指标分析绩效得分,最终得出项目绩效总得分。

4.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1项目资金情况

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139971.00元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病虫害控制项目支出100000.00。其中:办公费10700.00元,差旅费31000.00元,培训费28400.00元,委托开展病虫害系统性调查劳务费20000.00元,购买办公设备9900.00元。

执法监管项目支出39971.00元,用于购买植物检疫专职人员的植物检疫制服。

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严格项目资金的管理。按照省市对项目资金管理的要求,我站严格管理,做到专帐存储,专人审批,专款专用。资金使用由项目实施单位财务部门负责监测,并报市农业局审批。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实施组对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问效。

1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a. 完成全部人员的植物检疫制、换装。

b. 对种子、苗木基地产地检疫覆盖面积低于80%。

c. 对柑桔黄龙病的普查覆盖面积超75%。

d. 农作物重点病虫监测覆盖面积超80%。

e. 对相关人员、农户进行培训宣传,人数超200人。

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a. 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农户的积极性。通过技术推广,农药、化肥等的科学使用,对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建设也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借助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大面积植保技术推广任务的完成。

b. 维护了检疫法规尊严和检疫人员良好执法形象、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达85%以上。

5.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覆盖实施的面积较大,存在防控不到位的地方;资金有限。

6.绩效自评结果

项目绩效自评满分100分,自评结果97分。

7.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公示,以褒优鞑后。

8.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今年市上给予了我们资金上的支持,加大投入,强化政策扶持,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能有效推动适用技术的应用带动农户自主参与应用。

9.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无。

项目二:

1.项目名称

省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2.项目基本情况

开展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测、防控、疫情处置、绿色示范等工作,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和发生发展情况,开展绿色防控示范,配合市农科所完成市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中的病虫害防控工作。通过项目实施,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覆盖面积达100%,预报准确率达85%,指导全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每年完成病虫草鼠害防治面积1200万亩次以上,综合防效达85%以上,年挽收农作物产量损失3亿斤以上,粮食作物病虫损失率控制在4%以下,经济作物病虫损失率控制在8%以下,保持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3.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1前期准备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创建责任。

为推进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开展,我市成立了分管农业的副局长为组长,种植业科、植保站班子为成员的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高产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目标考核以及落实项目配套资金与工作经费等,市植保站成立了高产创建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实施方案,并积极落实万亩示范片的检查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的具体实施。

2组织实施

项目领导小组组织绩效评价,一是项目完成后由实施地乡村进行测产及初评,及时组织市级专家进行复核。二是由项目实施单位保山市植保植检站开展项目自评分析,由项目领导小组进行审核。

3分析评价

对各个项目逐个指标分析绩效得分,最终得出项目绩效总得分。

4.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1)项目资金情况

①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231836.00元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包括2018年结转资金61839.00元,2019年下达170000.00元。

②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项目资金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已使用203449.00元,结转用于下年小春病虫防治28387.00元。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如下:购买防治病虫害所需的粘虫板、测报灯等70416.00元;用于示范区及全市55个病虫监测点田间调查、组织防治示范和面上防控等技术人员下乡出差及参加体系培训的差旅费98029.00元;维护项目所需设备的维护费3540.00元;项目会议费2293.00元;委托农户进行农药使用量调查的劳务费13500.00元;委托施甸植保站进行调查的业务委托费11500.00元;下乡调查、参加相关培训产生的租车费1541.00元;购买项目所需办公设备2980.00元。

③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严格项目资金的管理。按照省市对项目资金管理的要求,我站严格管理,做到专账存储,专人审批,专款专用。资金使用由项目实施单位财务部门负责监测,并报市农业局审批。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实施组对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问效。

(2)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①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收集上报病虫周报54期(其中今年新增的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周报25期),按照草地贪夜蛾发生防治调度工作的要求,从4月下旬开始严密监测草地贪夜蛾执行一周两报制度,在平台上报全国草地贪夜蛾发生防治信息166期,全市、县共发布病虫预报46期(市级发布10期)。

②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共完成各类作物病虫防治核心样板面积1.2万亩,举办绿色防控示范片16个,示范面积8.6万亩,带动面积达195万亩次。全年性诱剂杀虫推广6.8万亩次,杀虫灯覆盖面积10万亩次,粘虫板应用13万亩次。推广高效低毒生物农药以及防虫网、果树套袋等防治面积达50万亩次。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全市五县(市、区)举办绿色防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新农药示范等各类示范区共44个,示范面积6.1万亩,完成统防统治面积90万亩次,辐射带动面积250万亩次。通过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示范推广带动大面积防治,据统计2019年全市病虫草鼠害发生1034.39万亩次,完成防治1571.33万亩次,防治后挽回粮食产量损失15.69万吨、挽回经济作物产量损失15万吨,粮食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3.6%。2019年全市农药使用商品量为2767.03吨,较上年增加92.72吨,折百量为993.72吨,较上年减少123.96吨,促进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③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达85%以上。

5.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绩效目标未完成的原因:项目资金有限,设置的目标范围太大,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覆盖率达95%的目标未达到。

下一步改进措施:按照实际情况调整目标,并努力达成目标。

6.绩效自评结果

项目绩效自评满分100分,自评结果97.78分。

7.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公示,以褒优鞑后。

8.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建议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多向粮食主产区,特别是水稻主产区倾斜,以项目为带动,提高技术水平,提升粮食主产区增产增收的后劲,增强种粮的积极性,切实保障口粮安全。

9.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无。

项目三:

1.项目名称

中央农业生产发展(非贫困县)专项资金项目

2.项目基本情况

第二批中央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草地贪夜蛾防治项目,下达我市100000.00元,在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举办防控展示区2000亩,其中45000.00元用于购买农药、32500.00元用于购买性诱设备,购买高效防治药剂8236袋(瓶)和550套性诱设备发放到农户,并组织了防控技术现场培训,围绕项目标,加强宣传培训,扩大示范效果,带动完成统防面积1.1万亩。

3.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1前期准备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创建责任。

为推进工作开展,市植保站成立了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并积极落实检查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的具体实施。

2组织实施

项目领导小组组织绩效评价,一是项目完成后由实施地乡村进行测产及初评,及时组织市级专家进行复核。二是由项目实施单位保山市植保植检站开展项目自评分析,由项目领导小组进行审核。

3分析评价

对各个项目逐个指标分析绩效得分,最终得出项目绩效总得分。

4.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1)项目资金情况

 ①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100000.00元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②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如下:支付草地贪夜蛾宣传牌、布标等办公费用8930.40元,支付宣传画册印刷费7650.00元,技术人员下乡调查、培训等产生的差旅费7920.00元,支付购买农药、诱捕药械的专用材料费75499.60元。

③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严格项目资金的管理。按照省市对项目资金管理的要求,我站严格管理,做到专账存储,专人审批,专款专用。资金使用由项目实施单位财务部门负责监测,并报市农业局审批。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实施组对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问效。

(2)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①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举办防控展示区2000亩;带动完成统防面积1.1万亩。

 ②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防治后玉米产量因草地贪夜蛾为害的损失控制在3%以内。

③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达85%以上。

5.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无。

6.绩效自评结果

项目绩效自评满分100分,自评结果98分。

7.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公示,以褒优鞑后。

8.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草地贪夜蛾是外来入侵生物,具有迁飞性,对农作物危害大。通过该项目发现存在的问题:

1 防治成本高。全市山区、半山区玉米种植占比大,山地玉米防控难度大,草地贪夜蛾世代重叠,不同虫龄叠加发生,需防次数多,多次防治,防控投入的大幅增加,进一步压低了原本就较低的大春籽粒玉米种植效益。

2防治经费缺口大。对于草地贪夜蛾这种迁飞性害虫,千家万户的零散防治效果不佳,组织全区域统防统治才能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大面积成灾,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统防资金。

9.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无。

项目

1.项目名称

“三区”人才科技服务项目

2.项目基本情况

“三区”人才科技服务期间,依托南华糖业集团上江分公司、南华糖业集团福隆分公司、施甸康丰糖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坪分公司,在隆阳区、施甸县蔗区开展甘蔗科技推广、生产技术指导及产业调研等工作。

3.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1前期准备

深入隆阳区南华糖业集团上江分公司、南华糖业集团福隆分公司、施甸康丰糖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坪分公司进行调研,针对当前生产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

2组织实施

完成306亩高产样板的技术指导,甘蔗产业生产调研和生产指导9次,病虫害调查指导11次,到田间现场指导培训5次。在上江糖厂、杨柳乡联合村、龙坪糖厂培训种植大户20户,蔗农213人次。

完成新品种集成示范2组。试验安排在芒宽乡上江糖厂、酒房乡岩坝,品种有10个,表现好的品种有云蔗08-1609,福农09-7111、桂糖08-1589。

完成肥料试验1组。试验为同田对比试验,设计1次重复4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为1亩。肥料为4个新型复合肥,肥料同时拌上农药杀单·噻虫嗪2.5kg。

3分析评价

通过科技培训,提高了蔗农的科学种植水平,蔗农采用甘蔗绿色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了甘蔗的产量和质量。企业进行甘蔗品种改良,提高了甘蔗蔗糖分,提高了产糖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从根本上实现了提质增效。

4.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1)项目资金情况

 ①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三区”科技服务资金到位20864.00元。其中:2018年结转864.00元,2019年下达20000.00元。

②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使用19622.00元,项目结转1242.00元。其中:用于购买技术服务人员人身意外保险368.00元,人员下乡差旅费6104.00元,对农户进行的培训费6000.00元,购买肥料5250.00元,因下乡而产生的租车费1900.00元。

③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严格项目资金的管理。按照省市对项目资金管理的要求,我站严格管理,做到专账存储,专人审批,专款专用。资金使用由项目实施单位财务部门负责监测,并报市农业局审批。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实施组对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问效。

2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①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经过测产,高产样板示范区比非样板区亩产增0.60吨,按照样板306亩计算,一共产量增加183.60吨。

②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经过测产,高产样板示范区比非样板区产值增270元/亩,按照306亩计算,一共增加产值82600.00元。

③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群众满意度超过80%。

5.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项目资金被财政及早收回一部分,需要进行的一些工作计划未能实施。下一步工作需早计划、早安排、早实施,努力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

6.绩效自评结果

项目绩效自评满分100分,自评结果99.38分。

7.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公示,以褒优鞑后。

8.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把一些实用生产技术推广到生产第一线,助力产业脱贫攻坚;二是通过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引进试验示范,只有把适合本地的实用技术进行推广应用,才能促进蔗农增产增收。

9.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无。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1.部门基本情况

(1)部门概况

主要职能。受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委托,履行《植物检疫条例》赋予的农业植物检疫执法职责,执行植物检疫任务;负责植物检疫对象的普查、监测和封锁、扑灭等工作;组织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草鼠害监测、预警、控制;辖区内新农药、病虫害防治新技术试验示范,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农药市场、农药质量、禁限用农药及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督管理,农药及药械科学安全使用技术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保山市植保植检站属保山市农业农村局管理、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因机构改革,7月份由“保山市植保植检工作站”变更为“保山市植保植检站”

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单位年初核定编制11人,年末核定编制15人,年初实有在职职工11人,年末实有在职职工14人,因机构改革调入3人。

(2)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目标一: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和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报表的统计调查工作任务。

目标二:完成全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预警控制和综合治理;重大病虫草鼠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和综防技术推广;植物检疫监管;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普查、疫情监测、疫情控制;农药监督管理,新农药试验示范推广;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以及科技入户指导农民科学防治病虫害等。

(3)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单位2019年度财政拨款收入2444157.67元,上年项目结转61836.00元,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对账单2444157.67元,上年项目结转对账单61836.00元,差额0元。本年度实际支出2414528.67元,项目支出年末结转29629.00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1850532.05元,日常公用经费100954.62元,项目支出463042.00元。年度执行中调整原因为2019年人员岗位变动、因机构改革调入新人员和将医疗保险纳入预算支出等,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调整713086.67元,及财政调整项目资金213042.00元,合计926128.67元。与上年2082156.40元相比增加332372.27元,增15.96%。原因主要是因机构改革人员增多及将医疗保险纳入预算支出,相应费用增多。

(4)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为加强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和上级补助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的申报、论证、实施、评审及验收制度,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专项资金应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虚列项目支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浪费、套取、转移专项资金,不得进行二次分配。单位建立了专项资金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1)绩效自评目的

通过对过去一年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进行一次自评,相当于重新对支出进行一次核查,可以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查缺补漏。

(2)自评指标体系

对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自评分为95分,评价结果为优。

投入15分,自评分13分。

1)绩效目标是否设定3分,自评3分。

2)绩效目标准确性4分,自评4分。

3)预算安排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率3分,自评1分。

4)预算安排“三公经费”变动率2分,自评2分。

5)预算安排重点支出安排率3分,自评3分。

过程30分,自评27分。

1) 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率3分,自评3分。

2) 预算执行支出进度3分,自评3分。

3) 预算执行资金结余3分,自评0分。

4) 预算执行“三公经费”控制率3分,自评3分。

5) 预算执行政府采购执行率3分,自评3分。

6) 预算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自评4分。

7) 预算管理资金使用合规性4分,自评4分。

8) 预算管理预决算信息公开性及完整性4分,自评4分。

9) 资产管理管理制度健全性1分,自评1分。

10) 资产管理安全性1分,自评1分。

11) 固定资产利用率1分,自评1分。

产出30分,自评30分。

1)职责履行工作目标实际完成率7分,自评7分。

2)职责履行工作目标完成及时率8分,自评8分。

3)职责履行工作目标质量达标率8分,自评8分。

4)职责履行工作目标重点工作办结率7分,自评7分。

效果25分,自评25分。

1)履职效益经济效益6分,自评6分。

2)履职效益社会效益6分,自评6分。

3)履职效益生态效益6分,自评6分。

履职效益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7分,自评7分。

(3)自评组织过程

① 前期准备

重点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前期准备阶段最重要的是制定科学、规范、针对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

② 组织实施

实施阶段的重点在于围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项目申报、预算安排、预算执行、完工验收等各阶段信息,以及与项目有关的国家、行业及地方的经济、社会信息。评价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直接关系着评价结论的科学、合理、有效。

③ 分析评价

对各个项目逐个指标分析绩效得分,最终得出项目绩效总得分。

3.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1)投入情况分析

投入15分,自评分13分。

绩效目标是否设定(3分)。本单位绩效目标设立依据充分,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立的职责及中长期实施规划。资金支出都严格按照年初预算批复,项目资金下达文件要求、资金支持环节、项目实施方案。(自评3分)

绩效目标准确性(4分)。结合单位的主要工作职能,做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是病虫害防治的前提和重点,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年初下达的细化目标任务。(自评4分)

预算安排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率(3分)。年初进行预算时,单位编制人数11人,年末实有在职人数14人,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率127.27%。(自评1分)

预算安排“三公经费”变动率(2分)。保山市植保植检站部门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33000.00元,支出决算为29952.40元,完成预算的90.7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26,673.40元,完成预算的106.69%;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3279.00元,完成预算的40.99%。(自评2分)

预算安排重点支出安排率(3分)。单位2019年度财政拨款收入2444157.67元,上年项目结转61836.00元,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对账单2444157.67元,上年项目结转对账单61836.00元,差额0元。本年度实际支出2414528.67元,项目支出年末结转29629.00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1850532.05元,日常公用经费100954.62元,项目支出463042.00元。年度执行中调整原因为2019年人员岗位变动、因机构改革调入新人员和将医疗保险纳入预算支出等,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调整713086.67元,及财政调整项目资金213042.00元,合计926128.67元。与上年2082156.40元相比增加332372.27元,增15.96%。原因主要是因机构改革人员增多及将医疗保险纳入预算支出,相应费用增多。(自评3分)

(2)过程情况分析

过程30分,自评27分。

(1)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率(3分)。2019年度单位预算调整为财政部门正常的预算安排、追加、追减等。(自评3分)

(2)预算执行支出进度(3分)。每个项目资金都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及资金进度拨付,严格按照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局属项目资金使用审批表建设年限及使用时期使用支付。(自评3分)

(3)预算执行资金结余(3分)。项目支出年度预算收入492,671.00元,实际支出463042.00元,结余结转29629.00元,主要用于下一年的小春病虫害防控经费,项目资金结转低于上年结转。(自评0分)

(4)预算执行“三公经费”控制率(3分)。“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33000.00元,支出决算为29952.40元,完成预算的90.76%。(自评3分)

(5)预算执行政府采购执行率(3分)。2019年度单位所用农药、化肥等全部到财政采购部门进行审批,在采购系统进行登记录入。(自评3分)

(6)预算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单位制定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自评4分)

(7)预算管理资金使用合规性(4分)。资金使用严格按预算批复,项目资金拨付及使用严格按上级管理部门市农业局资金使用审批表执行。(自评4分)

(8)预算管理预决算信息公开性及完整性(4分)。单位部门预算与决算都在网络上进行公开,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自评4分)

(9)资产管理管理制度健全性(1分)。单位制定有相应的物资管理制度。(自评1分)

(10)资产管理安全性(1分)。资产保存管理完整,配置合理,处置规范,财务管理合规、账实相符。(自评1分)

(11)固定资产利用率(1分)。固定资产利用率大于90%。(自评1分)

(3)产出情况分析

产出30分,自评30分。

(1)职责履行工作目标实际完成率(7分)。按照年初预算安排资金支出。(自评7分)

(2)职责履行工作目标完成及时率(8分)。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及时率达90%以上。(自评8分)

(3)职责履行工作目标质量达标率(8分)。按照项目实施验收结果,质量达标率达95%以上。(自评8分)

(4)职责履行工作目标重点工作办结率(7分)。重点工作办结率达95%以上。(自评7分)

(4)效果情况分析

效果25分,自评25分。

(1)履职效益经济效益(6分)。全市稳定病虫监测点55个。全年共完成各类作物病虫防治核心样板面积1.2万亩,举办绿色防控示范片16个,示范面积8.6万亩,带动面积达195万亩次。全市病虫草鼠害发生1034.39万亩次,完成防治1571.33万亩次,防治后挽回粮食产量损失15.69万吨、挽回经济作物产量损失15万吨。(自评6分)

(2)履职效益社会效益(6分)。通过绿色防治、生物防治大大降低了农药在农作物上的残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节约了农户的生产成本,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得到了省植保站专家以及乡村干部和农户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生态效益。(自评6分)

(3)履职效益生态效益(6分)。通过绿色防治、生物防治大大降低了农药在农作物上的残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节约了农户的生产成本,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生态效益明显。(自评6分)

(4)履职效益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7分)。2019年结合各类重大病虫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农药安全培训等加强了对基层农科人员和农户的培训,围绕科学防治、合理用药、绿色防控的主题,全年市、县共举办植保技术专题培训85场次,参训人员达9600多人次。市、县两级印发宣传资料1.8万份,开展科技咨询服务64场次、媒体宣传36次。(自评7分)

4.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存在的问题:预算编制工作存在不够规范。

整改情况: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并严格执行预算。

5.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可以使决策层进一步了解项目的实施进展、资金使用、社会经济效益情况,而且通过以项目为对象的绩效评价,达到对项目实施单位、主管单位的绩效评价,以促进各相关单位选择好项目、管理好项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6.主要经验及做法

我单位相关人员配备还显不足,相关制度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现在的项目指标面临着物价、公务费等因素的影响,在编制预算与执行中,我单位将尽可能地用有限的经费平衡每年工作任务,尽量做到科学、合理的分配。

7.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三)项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9—附表12)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参照保财预〔2020〕95号《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20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本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上级和其他同级部门补助收入等。

三、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四、结转下年:指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延迟到以后年度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五、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六、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七、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科目代码2080501):指行政单位离退休人员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八、三公经费:是指市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情况说明里涉及需要解释说明的决算相关专用名词,在此进行说明解释。若没有涉及专用名词,请说明不涉及专用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