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9130195-9/20241009-00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开目录
  • 爱国卫生运动、健康云南行动
  • 发布日期
  • 2024-10-09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专报第35期保山市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情况专报

腾冲市:做足“绿色”文章 矿山披上“绿衣裳”

近年来,滇滩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厉的监管、最精准的措施,不断蓄积生态文明的绿色力量,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近期,腾冲恒益滇滩铁矿在2024年度云南省省级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中,经各级相关部门、专家到现场针对绿色矿山创建100个评价指标对其进行评估核查,逐一核实后,初步复核通过。待复核成果提交省自然资源厅研究同意,腾冲恒益滇滩铁矿将成功创建省级绿色矿山。

党建“红”赋能生态“绿”。滇滩镇探索出“党建+绿色生态”的党业融合新模式,党委坚持主动发声、重点发力,积极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凝聚绿色发展共识。成立绿色矿山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谋划绿色矿山建设,确立党建联席指导点,定期与企业开展“联学共建”,解决矿山企业绿色发展难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主动靠前,积极开展基层调研,及时掌握域内非煤矿山实际情况,督促腾冲恒益滇滩铁矿编制完成绿色矿山建设计划。同时,强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压实企业“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责任,积极构建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监管工作机制,确保应治理区域全部完成治理,共完成矿区生态修复治理3000余亩,植被恢复2000余亩。

规范“严”助力发展“远”。构建“政府+企业+生态”的发展格局,结合矿山实际情况,指导企业制定详细的绿色矿山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等,确保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有章可循。同时,督促企业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贯穿于规划、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助力企业围绕矿区环境、节能减排、数字化矿山、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等方面,开展水土保持、矿区绿化等工程,切实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对矿山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隐患排查与治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矿山企业的开采、加工、运输、环境恢复等环节进行检查,确保矿山企业严格遵守环保、安全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彻底消除各类风险隐患。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助力矿山企业长远发展。

智慧“精”驱动生产“新”。加强矿山企业数字化建设,实现矿山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督促露天开采企业建设矿山边坡安全智能在线监测预警平台,实时动态监测边坡状态,可根据状态进行安全预警与风险评估;地下开采企业完善井下六大系统建设,适时监测井下情况,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大大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同时,依托矿山边坡安全智能在线监测预警平台采集数据,对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为调整生态修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不断助力绿色矿山建设方案优化,实现高效、便捷、绿色生产。

灰尘少了,绿意多了,污染降低了,资源利用率提高了……智能化、和谐化的绿色矿山将成为绿美滇滩的生动注脚。下一步,滇滩镇将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通过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主建、社会监督等方式,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山建设全过程,积极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各项工作,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持续推进滇滩高质量发展。(腾冲市专项办供稿)

隆阳区:“口袋公园”装满“微幸福”

近年来,兰城街道以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为抓手,不断优化城市布局,提升社区颜值,持续推进绿美城市建设工作,着力打造“步步有绿意、处处皆美景”的绿美兰城,一幅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画卷正在城市深处徐徐展开。

在绿美社区建设中,兰城街道结合实际,开发城市碎片空间,将一些闲置土地、道路节点、街头转角等区域打造成集生态、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口袋公园。通过景观提升、配备健身器材等,让小公园装满“微幸福”,小步道串起“新文化”。

从植绿到增彩,从增点到扩面,从共享到共建……随着兰城街道绿美城市绿美社区建设三年行动的深入实施,一条条“绿色动脉”串联起城市绿色生态空间,一座座绿色公园融入居民生活圈,“推窗有绿、出门进园”成为居民生活的日常。截至2024年,兰城街道建成城市口袋公园15座,绿色健康步道3条4900米,完成10个绿美社区的打造。

植绿增彩,打造“绿”品牌。充分挖掘城市碎片空间,结合点位实际,以绿为“基”,以“文”为柱,撑起绿美城市“魅力屋”。注重将历史文化与绿美城市建设相结合,城南社区党建联盟打造的“城南健康道”,汉营社区弘扬文物保护的“汉营古城遗址彩虹路”,将历史文化、旅游观光和健康运动有机结合,路边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别具一格的仿真青石彩虹步道,交相辉映。

共建共享,合创“绿”家园。坚持绿美建设靠人民、建设成果人人享的理念,积极发动,广泛参与,兰城街道上下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志愿服务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兰花社区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开展“绿美文馨”创建,通过广开言路在群众中形成“共建共享,绿美社区大家创的”积极氛围,调动群众积极性,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居民自发完成义务植树2000余株,家门口造景600余户。目前,兰花社区文馨小区完成绿美提升,绿植基本达到了全覆盖。

建管并重,确保“绿”常在。对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环境卫生保洁、车辆规范停放、市政设施维护等采取“居民自治”管理模式,实现由“政府主管”到“全民共管”的转变。健全完善常态化看护机制,对擅自侵占绿地、损坏绿化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引导和及时处置,清洁有序、文明卫生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基本建成。(隆阳区专项办供稿)


【简讯】

隆阳区:为全面助力绿美城市建设,美化城市空间生态环境,国庆前夕,兰城街道开展绿美植树活动,让居民多角度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福祉。挖坑、植苗、培土……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和居民群众,通力合作,互相配合,种下清香木、红花檵木、金叶连翘等多种植物,为街道培植添绿,经过大家的精心栽培,一排排花卉展现出蓬勃生机,为街道增添一道亮丽风景。近年来,兰城街道把绿美城市创建过程变成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的过程,积极邀请群众参与到绿美城市建设中来,每次参与群众30—100人不等。从一开始的“要我干”,随着发动次数的不断增加,群众参与积极性不断得到提升,参与人数呈倍数增加,到现在形成了“我要干”氛围。目前,兰城街道多次开展“城市培绿”活动,自发参与群众达400余人,逐渐形成一种红马甲“靓起来”,城市“绿起来”的良好示范效应。为进一步助推社区居民共建、共享工作,街道计划建立“绿美志愿”养护机制,社区志愿者报名参与,并由参与的居民进行定期日常养护,以居民自治赋能社区管理,让“绿植管护”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下一步,兰城街道将结合区域实际,合理规划闲置空地,充分了解居民意愿,打造富有气息的城市漫步线路,深入开展辖区小微绿地、口袋公园建设,发动居民群众在房前屋后增绿补绿,打造更多宜居绿色空间,不断改善辖区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隆阳区专项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