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10836-4-/2019-0410004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
  • 公开目录
  • 拟审批意见
  • 发布日期
  • 2018-11-24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关于2018年11月24日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拟审批情况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现将保山市环境保护局2018年11月24日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拟审批情况予以公示。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金山路16号  保山市环境保护局 环境影响评价科

  邮政编码:678000

  联系电话:0875-2191015(兼传真) 政务服务中心0875-2237399

  电子邮箱:ynbshp@163.com

 

项目名称 龙陵县勐堆水库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龙陵县 建设单位 龙陵县水务局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云南秀川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勐堆水库工程规模为中型,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任务在维持下游各梯级电站现状发电用水的情况下,解决木城片区的集镇生活、农村生活和农业灌溉供水。其中集镇、农村生活和农业灌溉多年平均总供水量711万m3,农业灌溉供水量651万m3(P=75%),生活供水量60.0万m3(P=95%);下放维持下游梯级电站现状发电的水量4445万m3。工程建设包括大坝枢纽工程和输水干渠工程两部分,其中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泄洪隧洞、输水隧洞;输水工程由改扩建安定大沟、安老补水渠输水隧洞、明渠等组成。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
1、严格执行龙陵县大气污染防治要求,采取运输车辆蓬布覆盖等措施,降低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控制爆破等措施,减轻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施工废水经集水池、收集桶收集后,添加酸性中和药剂后沉淀处理,上清液回用于生产或用于施工区洒水降尘;枢纽区营地修建一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枢纽区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方可外排,渠道施工营地生活污水经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施工区设置旱厕,粪便定期委托当地村民清掏综合利用;雨季施工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水土流失;项目设置5个弃渣场,施工弃渣、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渣场,临时堆渣需采取拦挡措施,先建挡墙后堆渣,严禁向下边坡倾倒。施工期生活垃圾专人收集后与象达乡村镇垃圾一并处置;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产生的废机油收集后统一保管,交有资质单位处置。对施工期出入运输车辆指定运输线路和时间,严禁超载,减少对道路的破坏和周边交通运输影响。 2、施工期间采取导流隧洞将上游来水导流至坝下,不对下游2个梯级电站用水和安定大沟取水口取水造成影响。在蓄水初期通过采取抽水泵抽水的方式下放生态流量(下放0.24m3/s的生态流量),以保证坝下河段不断流,待水库蓄水至输水隧洞进口高程2231.13m后,通过输水隧洞下放生态流量。 3、项目施工应根据施工进度,及时恢复施工迹地,在施工结束后,施工废弃物运至附近的弃渣场集中处置,及时开展土地整治,利用先期剥离的表土进行覆土,以便后期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便道、临时占用场地等进行土地整治,采用植乔木和灌草结合的方式恢复植被。 (二)重视运行期环境管理 1、水库蓄水前,全面开展库底清理,防止库区残留物造成水库水质超标。严格下放生态流量,维持好下游梯级电站发电所需水量。加强输水隧洞的管理,生态水量通过输水隧洞输水即4.38m3/s(其中生态流量0.24m³/s、灌溉流量1.45m³/s、集镇生活用水流量0.05m³/s、下游电站发电流量2.64m³/s),以保证持续泄放生态流量与下游电站、取水口用水量,满足生态用水的需求,保障规划区内0.8万集镇人口、0.49万农村人口、3.6万头大小牲畜的饮水安全,解决木城片区2.82万亩耕地灌溉缺水问题。 2、水库管理所沿用施工期间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隔油、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第二类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后排放至库区汇水区范围以外。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委托村镇环卫部门统一妥善处置。 3、在输水干渠沿线及库区周围设立警示标志,严禁车辆随意进入及在输水渠道和水库周围倾倒固体废物等。水库汇水区应禁止开采重金属矿产。 4、水库具有饮用功能,工程建成后为保证水库水质达到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建设单位报请地方人民政府及时开展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加强水库周边面源污染防治和水库水质环境监管,定期开展水库水质监测,了解水库水质状况,关注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的可能性,以便于采取应对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
公众参与情况
无反对意见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拟审批意见
拟审批意见 同意项目审批

 


 

项目名称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直属附属医院(隆阳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隆阳区 建设单位 保山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云南大学科技咨询发展中心
项目概况
项目占地116亩,新建门急诊楼28240.56m2,住院楼49978.33m2,医技楼13348.5m2,行政及后勤中心综合楼12988.44m2,制剂楼3041.28m2,中心供氧、污水处理站等建筑面积400m2,连廊及风雨廊建筑面积5112.30m2,并配套建设大门、围墙、停车场、道路、绿化、亮化、通信等附属设施,项目总占地面积77487m2,总建筑面积为188035.10m2(地上建筑面积113109.41m2,地下建筑面积74925.69m2),项目预计总投资14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85.86万元。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
严格执行保山中心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要求,施工场地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施,保障洒水频次,场地实施封闭围挡,出入口和场内道路按要求硬化,配备车辆冲洗设施,进出车辆封闭遮盖,施工材料严禁露天堆放;采取选取低噪声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禁鸣、夜间禁止施工等措施,减轻和避免噪声扰民,如果特殊情况需要夜间连续施工,请建设单位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提前做好安民公告;施工废水和车辆冲洗水设置沉砂池、沉淀池收集处理后尽量回用不外排;雨季施工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水土流失,施工弃土(渣)和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不得随意倾倒。对施工期出入运输车辆指定运输线路和时间,严禁超载,减少对建成城市道路的破坏和周边交通运输影响。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意加强对可能涉及自来水供水管道、地下电、光缆等城市公共设施的保护。 (二)重视运行期环境管理 1、项目区实行雨污分流,配套建设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320m3/d,接纳全院医疗废水。设置事故应急池,用于污水处理站故障时的废水收集。检验科科室内设置废水收集桶,预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食堂废水经过隔油池处理后进入化粪池处理,再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不能进入保山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时(近期),项目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排放标准后排入升庵路(堡城路)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东河;外排废水能进入保山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时(远期),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预处理标准后排放,排入升庵路(堡城路)市政污水管网,排入保山市第三污水处理厂。 2、化粪池及污水处理站置于地下,泵房室内保证其密闭性,加强消毒处理,并设置绿化带进行阻隔吸收;加强对进出车辆的控制管理,地下车库采用机械排风系统强制通风,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食堂按要求设置油烟净化设施设置专用烟道,经独立烟道高空排放;备用发电机燃油废气经排烟道通过排风机排放。 3、合理布设水泵、发电机等噪声设备,安装消声、减振等降噪装置,并加强对进出车辆的管理,避免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建筑优化布局,留足间距,或采取设置绿化带等措施,减轻外界噪声对医院的影响。 4、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垃圾收集点应合理布置,充分考虑运输便利条件、风向等因素;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性、药物性等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收集后规范进入医废间暂存,定期交有资质部门安全处置。污水处理站污泥经消毒浓缩干化处理后,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要求交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餐厨垃圾和隔油池废油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5、规范设置排污口,按要求安装水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范设置事故池,确保环境安全。 6、项目涉及的射线装置和放射性设备按要求另行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公众参与情况
无反对意见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拟审批意见
拟审批意见 同意项目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