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5-X/20240515-00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防止返贫监测帮扶
  • 发布日期
  • 2024-05-15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定点帮扶信息(第14期)

深耕精神文明建设 筑牢乡村文明之魂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腾冲市曲石镇清河村驻村工作队员结合驻村工作“五项职责任务”清单,协同配合村“两委”多措并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务实举措不断为乡村振兴铸魂强基。

理论宣讲强信心 充分利用田埂课堂、火塘课堂、党课课堂、活动课堂等方式,用活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组能人等人力资源,深入宣传农村法律法规、民族团结教育、乡村振兴战略等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惠农政策,结合群众身边的实例,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让群众在听课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滋养,不断构筑农村精神文明新高地,为乡村基层治理赋能。

文化惠民润民心 近期,“文化进万家”2024年第一期广场舞培训班在清河村乡村大舞台顺利开展,曲石镇文化骨干、清河村文艺队代表、驻村工作队员等40人积极参加培训。短短3天时间,就基本学会了《十唱共产党》《阿瓦人民唱新歌》等舞蹈。举办这个舞蹈培训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扬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和丰富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乡风文明筑同心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基层的能力,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不断开展“最美庭院”“好公婆”“好儿女”“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驻村工作队员与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户发放倡议书,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旨在教育引导村民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不该做什么,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用身边人带动身边人,以小组带动整村,着力涵养良好家风,营造向上向善的道德正能量。

志愿服务暖人心 清河村驻村工作队员配合村“两委”开展关爱老人、环境整治、政策宣讲、文明交通志愿劝导、反诈防骗等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能力,切实将志愿服务促进乡风文明入脑入心入行。今年以来,清河村共组织开展卫生大扫除志愿服务20余次,关爱慰问活动10余次,参与矛盾纠纷调解3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让志愿服务工作真正干到群众心坎上,着力涵养淳朴民风。

接下来,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将持续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持续扩大文明实践参与面,为打造和美幸福乡村注入精神动力。

(腾冲市驻村办供稿)

发挥职能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保山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目标任务,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打造“局党委挂村、部门包组、民警帮户”的工作格局,“三个坚持”深入推进定点帮扶工作,牢牢守住定点帮扶点腾冲市明光镇自治社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坚持高位推动压实工作责任 严格落实“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结合“云南公安党旗红”活动,以基层强化党建为引领,扎实开展“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强边固防示范村创建和边境小康村建设等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定点帮扶工作。

坚持履职尽责提升工作质效 自2012年与自治社区结成帮扶以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自治社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自治社区完全小学、村集市主干道、集镇农贸市场、进一步完善饮水项目工程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历年来,保山市公安局累计为自治社区协调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二是强化产业帮扶措施,以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打造极边乌龙茶生产基地,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订单”模式,成立乌龙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确保乌龙茶产业健康发展,实现脱贫群众收入稳定增长。

坚持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理念 自治社区地处中缅边境,是一个傈僳族集居的社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惯,部分群众法治观念淡薄,保山市公安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以“普法强基”专项行动为契机,采取业务警种轮流牵头,定点集中宣传与入户走访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向社区宣传《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治教育内容,不断提升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只有打好基层治理的“组合拳”,才能更有效的推动平安乡村、法治乡村、美丽乡村建设。

(保山市公安局供稿)

“雨露计划”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来,腾冲市荷花镇尖山社区多举措推进“雨露计划”,全面落实教育帮扶政策,缓解重点监测帮扶对象子女就学经济压力,确保不因学返贫,以点滴“雨露”为莘莘学子纾困解难,进一步培植乡村振兴人力资本,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催化剂。

“清”底数 发挥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作用,全面摸排重点监测帮扶对象家庭学生信息情况,依托“两系统”中学生信息,结合往期“雨露计划”名单,准确核实适龄学生入学情况,重点关注当前就读中职、高职学生,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应享尽享、不落一人,实现应助尽助全覆盖。

“广”宣传 积极运用召开小组会议、入户宣传、微信群发布信息、公开栏张贴公告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雨露计划”政策,全面梳理符合条件人员信息,及时告知补助标准和需要提供的申报材料,真正让“雨露计划”政策“应知尽知、应补尽补”。截至目前,开展“雨露计划”政策宣传活动3场(次),发放“雨露计划”政策宣传单200余份,完成2024年春季符合“雨露计划”补助条件2名学生的申报工作。

“助”就业 持续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分类施策,指导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为毕业生提供升学指导、见习机会、职业规划。鼓励辖区用工企业,积极吸纳“雨露计划”毕业生,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下一步,将持续把“雨露计划”作为教育帮扶的一个重要抓手,结合社区实际,持续拓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以点滴“雨露”滋润莘莘学子求学之路,真正让困难学生享受“雨露阳光”。

(保山市工商联供稿)

发:市级和驻保单位(部门),各县(市、区)联席办(驻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