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做细做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施甸县万兴乡中山村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村“两委”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管理,及时开展精准帮扶,严把风险消除程序关口,全面筑牢防返贫防线,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多渠道做好监测。一是积极营造政策宣传舆论氛围,把《施甸县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送到群众手中,详细讲解申请返贫监测对象条件及方法,让群众“无障碍”了解政策,确保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可能会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户得到及时帮扶。二是驻村工作队员及村“两委”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及时了解农户日常的家庭情况、收入情况等,定期对摸排情况和掌握线索进行集中分析讨论,开展评议研判,实现常态化监测。三是以防止返贫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为基础,通过医保、民政等部门反馈的信息,对预警信息及时进行核实,精准了解群众医疗费用大额支出情况。
认真落实监测程序。一是严格落实风险识别程序,通过群众自主申报、综合分析研判、入户核实、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县级比对审定后录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二是严格落实风险消除程序,对收入持续稳定、“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返贫致贫风险可以消除的监测对象,通过分析讨论提出名单、入户核实情况、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定后进行风险消除,2024年以来中山村共有5户17人风险消除。
持续做好动态管理。对监测对象实行分片管理、定责到人,强化实时跟踪、常态监测、帮扶及时、政策到位。加强日常跟踪走访,实时掌握农户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开展帮扶,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台账,掌握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家庭变故等,并及时对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进行维护更新。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驻万兴乡中山村第一书记杨晓丽供稿)
为民服务办实事 “身入心至”解民忧
“群众事无小事,我为群众办实事”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承诺。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基层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机制,腾冲市荷花镇尖山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包保联系等形式,深入掌握民情民意,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关键小事”,用实际行动助力基层治理、和美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坚持“访”字当先。认真落实“遍访”工作要求,改“坐诊”为“出诊”,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对全村6个村民小组的群众进行遍访,交流生产生活经验、发展愿望,倾听群众的问题、诉求,特别关注脱贫户、特困供养户、重残户、空巢老人、困境儿童、矛盾纠纷风险户等,全面掌握村情民意。
落实“干”字为本。严格落实分片包保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每人包保联系10-30户群众,按照地缘相近原则进行划片。细化分工、责任到人,每名干部每半年遍访包保家庭户不少于1次,每月遍访重点户1次,认真开展政策法律、森林防火、小额信贷、红色劳务输出、交通安全等知识进行宣传。
聚焦“实”字着地。坚持定期摸排与日常走访相结合,在推
动发展、基层治理、服务群众中主动作为,及时收集群众困难诉
求,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提供咨询服务200余次,收集解决群众困难诉求12件,化解矛盾纠纷4件,排查风险隐患6处,开展政策宣讲2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3次。
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尖山村驻村工作队“身”入基层更“心”系群众,有效提升了服务群众能力,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点、堵点,真正让人民群众得益、受惠、满意。
(保山市工商联供稿)
走好“金色致富路”
初夏五月,腾冲市团田乡弄玲村的烤烟已陆续进入收获期,种植园地、烤烟房一派繁忙景象,烟叶采摘、送烤、上架等工作有序进行。作为弄玲村的重要支柱产业,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始终把发展烤烟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好做优烤烟生产全流程保障服务工作,切实将“青叶”转化为“金叶”,为乡村振兴赋能。
重规划强落实,保存量促增量。田为烟本,本固业兴,弄玲
村坚持以优化布局为统领,计划任务分解为基础,土地流转为助
力,逐一核实为抓手,全程做好规划烟田面积落实工作。一是基
于2024年烟叶种植面积目标,建立健全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合理规划“烟区、非烟区”,秉持“烟稻轮耕、集中连片”的原则,形成以烤烟房为中心,高产地块为腹地的集中连片种植模式,打造规模种植效益。二是紧抓烟田调整流转这个“牛鼻子”,通过组与组、户与户之间沟通协调,依法、自愿、有偿推进土地流转,打破土地边界,形成多个烤烟种植大户。三是以项目化、清单式,倒排日期推进烟田面积落实,通过将任务细化分解到组、到片、到户、到地块,烟农每日报送,村“两委”实地核准,确保实有烟地面积准确。
重宣传强责任,保增量促产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全员下沉,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结合同期森林防灭火工作,以唠家常、讲典型等形式与群众促膝交谈,重点介绍烤烟销售现状和发展趋势,提高烟农种烟积极性。以种烟大户、典型烟农为宣传工作着力点,对接烟站技术人员,发动老烟农带动发展新烟农,鼓励老烟农内扩面积,新烟农规模种植,层层向下发展,以点带面积极宣传烤烟生产政策,及时回应并解决烟农急难愁盼问题,力促烤烟丰收。
重服务强信心,保产量促质量。立足实际开展“保姆式”服务,做好烤烟生产基础设施建管养全流程跟踪保障工作。统筹协调每座烤烟房对应服务烟农户数及种植面积,组织烟农定期检修维护烤烟房设备、烟田用水管道,做好烤烟生产机耕路管理养护,定期巡查烤烟房并掌握烘烤品质。今年5月中旬,由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施工质量、建设进度监督的弄玲村首座“全电烤房”落户曼麦小组并投入使用,新设备新技术赋能烟叶烘烤提质增效,助力烟农更好地烤出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保山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驻团田乡弄玲村驻村工作队员范仔健供稿)
发:市级和驻保单位(部门),各县(市、区)联席办(驻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