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25-X/20241213-00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防止返贫监测帮扶
  • 发布日期
  • 2024-12-13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定点帮扶信息(第36期)

第 36 期

保山市“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本期要目:

·在基层“沃土”上绽放青春之花

·为人居环境“梳妆” 展乡风文明“新颜”

·以全会精神之魂 引领驻村工作之行

在基层“沃土”上绽放青春之花

躬耕深野处,芳华恰自来。2024年10月到腾冲市团田乡后库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以来,憧憬着在基层沃土中绽放绚丽青春,通过基层扎根、破土、成长,在工作中不怕艰险、坚持向前,在乡村振兴驻村帮扶的新征程上,从无所适从到渐有底气,从茫然未知到了然于胸,从“纸上得来终觉浅”到“绝知此事要躬行”,始终在学思践悟中挖深度,在真抓实干中增厚度,在服务群众中升温度。

常怀好学之心,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扎根基层。来到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我深深被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所吸引。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脱下”行政执法装,“换上”驻村红马甲,面对驻村一线各种“疑难杂症”和工作需求时,年纪轻、缺经验、磨练少的基层能力短板一一浮现眼前,在驻村工作队长和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之下,我尽快从村里田间的“稀客”转变为“常客”,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相关政策文件及会议精神为抓手,用“理论武装”指引“干事方向”,着力使理论学习成果在推动改革发展上见效,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同频共振”,在干事创业的“无字之书”中更好地读懂理论著作的“有字之书”。

秉承实干之要,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势头增长本领。俗话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外人”。基层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驻村干部的“大舞台”。认真落实驻村工作职责任务,聚焦监测、帮扶、消除“三个动态”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底线任务,与村“两委”干部共同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真正用“心”用“情”为百姓谋福祉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真正把民生关怀放在“心坎上”,通过深入走访群众,对村级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精准掌握,核算农户收入,熟悉村情民情,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调解纠纷等切实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用实干为乡村振兴添上一抹“磨砺红”,用青春绘就坚韧不拔的乡村底色。

饱含体恤之情,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姿态实干担当。我深知基层工作的艰辛和挑战,但也深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可以在基层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亦非一蹴而就之功,努力壮大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动员、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开展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精准做好特殊群体兜底保障、及时做好临时救助,确保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虽然驻村工作时间才一个月,但已让我收获满满、感触良深,品味到了基层酸甜苦辣、感受到了群众的喜怒哀乐,熟悉了农村,体验了生活,更认识到基层工作的责任和意义。我将继续坚持在“自找苦吃”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以潜心笃志的“小我”融入后库发展的“大我”,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驻后库村工作队员李志嘉供稿)

为人居环境“梳妆” 展乡风文明“新颜”

整洁的环境是最美的景观,文明的风尚是最靓的风景。近年来,龙陵县平达乡小田坝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精神文明、移风易俗上不断想方法、下力气,勾勒出一幅干净整洁、恬静闲适的和美乡村画卷。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颜值,凝聚群众“归属感”。构建和美乡村,人居环境是“底色”。小田坝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村“两委”积极谋划,统筹安排,全力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先后实施杨家寨小组污水管网建设、道路硬化,排水沟改造,主干道绿化等宜居工程,对小田坝小学整体外立面进行翻新,对两个村民小组活动室进行扩建、改建,不断改善村庄环境,不断提升群众生活环境。结合村情、民情建立人居环境工作“四个负责”机制,形成了党总支书记负总责,村民小组长负直接责任,保洁员负具体责任,群众负监督责任的工作格局,紧盯垃圾点位、畜禽粪污整治等“顽疾”,入户一对一开展思想动员、政策解读,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集中进行攻坚治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深化,长治长清。

志愿服务活动助力乡村治理,提升群众“获得感”。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推手。小田坝村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每年寒暑假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小学生假期作业辅导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服务者入户走访、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组建了由基层党员干部组成的理论宣讲团,定期开展理论宣讲。2024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8次,参与1000余人次。通过志愿服务,不断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投身文明实践,促进邻里团结、村庄和谐。

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增强群众“幸福感”。丰富群众娱乐、生活方式,改变不良习惯、习俗。小田坝村多方协调,争取资金在河外小组活动室建起一座标准篮球场,从建成伊始,就吸引着年轻人来打球,从一两个发展到现在的十几个,每天下午,篮球场上都充斥着朝气蓬勃的气息。2024年春节,小田坝村组织开展了迎新春拔河比赛、打陀螺比赛、抓鱼比赛,群众热情高涨,踊跃报名。小田坝村党总支书记介绍道:“往年春节,不少务工返乡的村民习惯于赌酒、赌博,我们希望通过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改变大家以往不健康的娱乐方式”。如今,在小田坝,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实践生根落地,群众生活健康向上、向善、向美,干部群众上下一心,不断向着乡村振兴阔步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新篇章。

(保山市政务服务局驻龙陵县平达乡小田坝村工作队詹子墨供稿)

以全运会精神之魂 引领驻村工作之行

为切实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滇滩镇早坡村驻村工作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全会精神的深刻要义与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相融合,为驻村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当好全会精神的“宣传员”。全会精神是党对新时代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前瞻性指引,是驻村工作不可或缺的思想指导。作为驻村工作队员,我们要深入研读全会精神,确保全会精神根植于心、践之于行,成为我们驻村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尤其要重点领会全会中关于科技创新推动乡村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内容,积极宣传全会中提出的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金点子”,让党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当好惠民政策的“实施者”。作为驻村工作队员,我们要深刻领会全会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明确自身在推动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中的具体角色和职责。与乡镇党委、村“两委”一道集思广益、精准发力,将全会强调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公共服务等“硬任务”抓实抓细,按照全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拓宽致富渠道,确保政策精准落地,惠及民生。

当好乡村振兴的“推动者”。根据全会对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部署,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乡村和谐发展。在工作中,秉持“求实为本,务实为要”的实干精神,勇于在驻村一线摸爬滚打,敢于实践探索、担当作为,以问题为导向,攻坚克难,将全会精神的精髓贯彻到每一项具体任务中去;积极倾听村民“心声”,了解村民“所想、所盼、所愿”,确保服务精准对接村民需求,把温暖和关怀真正送到群众心坎上。

(腾冲市驻村办供稿)

发:市级和驻保单位(部门),各县(市、区)联席办(驻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