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度基本情况
(一)脱贫户及监测户组成情况
2022年度,全国防返贫监测系统内全市脱贫户及监测户共有101850户415937人(脱贫户93840户389963人、监测户17826户59346人),其中:一般脱贫户有84024户356591人,脱贫户识别为监测对象的有9816户33372人(脱贫不稳定户5353户1965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463户13717人),非脱贫户识别为监测对象的有8010户25974人(边缘易致贫户5224户1858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786户7385人)。
(二)人均纯收入组成情况
1.脱贫户及监测户人均纯收入情况。2022年末,脱贫户及监测户人均纯收入为14858.7元,较2021年(12852.88元)增加2005.82元,增幅15.61%。与全省相比,人均纯收入绝对值高于全省(14122.28元)736.42元,居全省第9位;增速比全省(15.71%)低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
按县区看:隆阳区脱贫户及监测户人均纯收入为14801.5元(居全省66位),较上年增15.63%(居全省62位);施甸县脱贫户及监测户人均纯收入为14540.93元(居全省73位),较上年增15.54%(居全省67位);腾冲市脱贫户及监测户人均纯收入为16277.29元(居全省28位),较上年增15.47%(居全省70位);龙陵县脱贫户及监测户人均纯收入为14190.84元(居全省88位),较上年增15.11%(居全省88位);昌宁县脱贫户及监测户人均纯收入为14860.25元(居全省61位),较上年增15.96%(居全省55位)。
从收入组成看:工资性收入9825.84元,较上年(8469.59元)增16.01%,收入占比66.13%,较上年提高0.23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绝对数比全省(9388.97元)高436.87元,增速低全省0.1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性纯收入3580.56元,较上年(3023.4元)增18.43%,收入占比24.10%,较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性纯收入绝对数比全省(3122.4元)高458.16元,增速低全省3.16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1334.97元,较上年(1264.51元)增5.57%,收入占比8.98%,较上年降低0.86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绝对数比全省(1469.13元)低134.16元,增速高全省2.21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117.34元,较上年(95.26元)增23.18%,收入占比0.79%,较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绝对数比全省(141.78元)低24.44元,增速高全省12.31个百分点。
2.脱贫户人均纯收入情况。2022年末,脱贫户人均纯收入为15012.69元,较2021年末(12941.43元)增加2071.26元,增幅16%。与全省相比,人均纯收入绝对值高于全省(14236.32元)776.37元,居全省第9位;增速比全省(15.68%)低0.3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
按县区看:隆阳区脱贫户人均纯收入为15005.97元(居全省62位),较上年增15.98%(居全省63位);施甸县脱贫户人均纯收入为14650.78元(居全省75位),较上年增16.02%(居全省60位);腾冲市脱贫户人均纯收入为16623.82元(居全省28位),较上年增16.45%(居全省44位);龙陵县脱贫户人均纯收入为14269.94元(居全省89位),较上年增15.18%(居全省83位);昌宁县脱贫户人均纯收入为14984.18元(居全省64位),较上年增16.32%(居全省48位)。
从收入组成看:工资性收入10061.2元,较上年(8611.97元)增16.83%,收入占比67.02%,较上年提高0.47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绝对数比全省(9543.8元)高517.4元,增速低全省0.54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性纯收入3620.63元,较上年(3047.11元)增18.82%,收入占比24.12%,较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性收入绝对数比全省(3141.53元)高479.1元,增速低全省2.71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1219.57元,较上年(1189.08元)增2.56%,收入占比8.12%,较上年降低1.07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绝对数比全省(1412.15元)低192.58元,增速高全省0.71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111.29元,较上年(93.27元)增19.32%,收入占比0.74%,较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绝对数比全省(138.84元)低27.55元,增速高于全省11.06个百分点。
3.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情况。2022年末,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为12167.78元,较2021年末(10175.44元)增加1992.34元,增幅19.58%。与全省相比,人均收入绝对值高全省(11981.7元)186.08元,居全省第9位;增速比全省(22.21%)低2.6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2位。
按县区看:隆阳区监测户人均纯收入为12553.97元(居全省56位),较上年增21.16%(居全省69位);施甸县监测户人均纯收入为11362.61元(居全省100位),较上年增20.58%(居全省74位);腾冲市监测户人均纯收入为12345.52元(居全省64位),较上年增20.18%(居全省80位);龙陵县监测户人均纯收入为12241.74元(居全省69位),较上年增16.39%(居全省109位);昌宁县监测户人均纯收入为12002.73元(居全省74位),较上年增19.07%(居全省86位)。
从收入组成看:工资性收入5827.47元,较上年(4614.87元)增26.28%,收入占比47.89%,较上年提高2.5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绝对数比全省(6302.25元)低474.78元,增速高于全省2.28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性纯收入2856.02元,较上年(2298.52元)增24.25%,收入占比23.47%,较上年提高0.88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性收入绝对数比全省(2688.99元)高167.03元,增速低全省4.48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3284.16元,较上年(3128.04元)增4.99%,收入占比26.99%,较上年降低3.75%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绝对数比全省(2803.3元)高480.86元,增速低全省6.91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200.13元,较上年(134.02元)增49.33%,收入占比1.64%,较上年提高0.32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绝对数比全省(187.16元)高12.97元,增速高全省2.41个百分点。
(三)人均纯收入区间情况
1.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区间分组情况。全市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下8140户(7000元以下0户,7000-8500元2991户占2.94%,8500-10000元5149户占5.06%),占总户数的7.99%,较2021年末的33616户减少25476户,减幅75.78%;与全省相比,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全省共有172413户,占比较全省(8.71%)低0.72个百分点。人均纯收入在1万-2万元之间76709户(10000-15000元之间53090户占52.13%,15000-20000元之间23619户占23.19%),占总户数的75.32%;与全省相比,人均纯收入1万-2万元全省共有1525439户,占比较全省(77.09%)低1.77个百分点。人均纯收入在2万元以上有16919户,占总户数的16.61%;与全省相比,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全省共有279580户,占比较全省(14.13%)高2.48个百分点。
2.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区间分组情况。全市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下6391户(7000元以下0户,7000-8500元2169户占2.31%,8500-10000元4222户占4.5%),占总户数的6.81%,较2021年末的25577户减少19186户,减幅75.01%;与全省相比,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全省共有147733户,占比较全省(7.96%)低1.15个百分点。人均纯收入在1万-2万元之间71045户(10000-15000元之间48592户占51.78%,15000-20000元之间22453户占23.93%),占总户数的75.71%;与全省相比,人均纯收入1万-2万元之间全省共有1436174户,占比较全省(77.37%)低1.66个百分点。人均纯收入在2万元以上有16398户,占总户数的17.48%;与全省相比,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全省共有272439户,占比较全省(14.68%)高2.8个百分点。
3.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区间分组情况。全市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下4198户(7000元以下0户,7000-8500元1945户占10.91%,8500-10000元2253户占12.64%),占总户数的23.55%,较2021年末的8039户减少3841户,减幅47.78%;与全省相比,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全省共有55620户,占比较全省(22.06%)高1.49个百分点。人均纯收入在1万-2万元之间12561户(10000-15000元之间10199户占57.2%,15000-20000元之间2362户占13.25%),占总户数的70.45%;与全省相比,人均纯收入1万-2万元之间全省共有181571户,占比较全省(72.04%)高1.59个百分点。人均纯收入在2万元以上有991户,占总户数的5.56%;与全省相比,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全省共有13718户,占比较全省(5.44%)高0.12个百分点。
(四)人均纯收入减少情况
1.脱贫户及监测户人均纯收入减少情况。人均纯收入较2021年收入下降的有3033户,占总户数101847户的2.98%(较全省的3.05%低0.08个百分点)。分县区看,隆阳区755户,占总户数24793户的3.05%;施甸县1163户,占总户数22551户的5.16%;腾冲市447户,占总户数14638户的3.05%;龙陵县464户,占总户数16641户的2.79%;昌宁县204户,占总户数23224户的0.88%。人均纯收入连续两年收入下降的有113户,占总户数0.11%(较全省的0.17%低0.06个百分点),分县区看,隆阳区43户,占总户数0.17%;施甸县0户;腾冲市20户,占总户数的0.14%;龙陵县30户,占总户数的0.18%;昌宁县20户,占总户数的0.09%。
2.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减少情况。人均纯收入较2021年收入下降的有2867户,占总户数93834的3.06%(较全省的3.12%低0.06个百分点)。分县区看,隆阳区674户,占总户数21489户的3.14%;施甸县1146户,占总户数21566户的5.31%;腾冲市411户,占总户数13112户的3.13%;龙陵县442户,占总户数15715户的2.81%;昌宁县194户,占总户数21952户的0.88%。人均纯收入连续两年收入下降的有113户,占总户数0.12%(比全省的0.18%低0.06个百分点),分县区看,隆阳区43户,占总户数0.2%;施甸县0户;腾冲市20户,占总户数的0.15%;龙陵县30户,占总户数的0.19%;昌宁县20户,占总户数的0.09%。
3.监测户人均纯收入减少情况。人均纯收入较2021年收入下降的有524户,占总户数17829的2.94%(较全省的2.73%高0.21个百分点)。分县区看,隆阳区145户,占总户数5582户2.60%;施甸县108户,占总户数2994户的3.61%;腾冲市114户,占总户数3305户的3.45%;龙陵县102户,占总户数2781户的3.67%;昌宁县55户,占总户数3167户的1.74%。人均纯收入连续两年收入下降的有17户,占总户数0.1%(比全省的0.12%低0.02个百分点),分县区看,隆阳区3户,占总户数0.05%;施甸县0户;腾冲市8户,占总户数的0.24%;龙陵县5户,占总户数的0.18%;昌宁县1户,占总户数的0.03%。
二、监测对象年度动态监测情况
(一)监测对象总体情况
2022年末,全市“三类对象”监测总数为17826户59346人(脱贫不稳定户5353户19655人、边缘易致贫户5224户1858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7249户21102人),占2020年末脱贫人口总数的15.13%,占全市2014年末农业人口总数的2.88%;累计消除风险8094户30209人(脱贫不稳定户2914户11286人、边缘易致贫户3108户1192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072户6995人),风险消除率50.9%,未消除风险9732户29137人(脱贫不稳定户2439户8369人、边缘易致贫户2116户666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177户14107人)。
(二)月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早发现、早申报、早审核、早帮扶、早消除”的工作要求,实行“一月一排查、一月一研判、一月一帮扶、一月一调度”四个一监测机制,全年开展月监测8次,大排查2次,全年累计新增识别“三类对象”1873户6348人(脱贫不稳定户423户1488人、边缘易致贫户416户142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034户3436人)。标注风险消除1246户4514人(脱贫不稳定户407户1647人、边缘易致贫户212户75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627户2111人)。
(三)年底动态调整和“回头看”工作开展情况
10月8日印发《保山市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第二轮排查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保巩固振兴组办〔2022〕20号),对工作进行部署,10月9日组织召开全市防返贫监测帮扶动员部署会议和业务培训会议,对集中排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工作有序推进。本轮动态调整新识别监测对象153户563人,风险再标注8户31人,标注风险消除835户2998人,风险消除回退48户156人,自然增加1119人,自然减少1143人。
(四)监测对象分布情况
1.对象类别。2022年末,全市“三类对象”监测总数为17826户59346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5353户19655人、占监测对象总人数的33.12%;边缘易致贫户5224户18589人、占监测对象总人数的31.32%;突发严重困难户7249户21102人、占监测对象总人数的35.56%。监测对象来自脱贫人口9816户33372人,占监测对象总量的56.23%,来自一般户8010户25974人,占测对象总量的43.77%。
2.地域分布。全市有2个县监测对象总量在9000—10000人之间(龙陵县9869人、昌宁县9834人),2个县在10000-1100之间(施甸县10210人、腾冲市10844人),1个县在15000人以上(隆阳区18589人)。
(1)分县区情况。隆阳区5582户18589人(脱贫不稳定户1740户6837人、边缘易致贫户2312户813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530户3621人),占全市监测对象总量的31.32%;施甸县2991户10210人(脱贫不稳定户749户2794人、边缘易致贫户531户199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711户5420人),占全市监测对象总量的17.20%;腾冲市3305户10844人(脱贫不稳定户560户2035人、边缘易致贫户837户3033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908户5776人),占全市监测对象总量的18.27%;龙陵县2781户9869人(脱贫不稳定户1075户3972人、边缘易致贫户658户250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048户3393人),占全市监测对象总量的16.63%;昌宁县3167户9834人(脱贫不稳定户1229户4017人、边缘易致贫户886户292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052户2892人),占全市监测对象总量的16.57%。
(2)分乡镇情况。全市76个乡镇中有3个乡镇无监测对象:隆阳区青华街道、九隆街道、永昌街道。
有监测对象的73个乡镇中,有3个乡镇监测对象总量在100人以下:隆阳区河图街道93人、隆阳区兰城街道40人、腾冲市和顺镇49人;有17个乡镇在100(含)-500人(不含)之间;31个乡镇在500(含)-1000人(不含)之间;有16个乡镇在1000(含)-1500人(不含)之间;有3个乡镇在1500(含)-2000人(不含)之间:龙陵县象达镇1655人、龙陵县镇安镇1773人、隆阳区西邑乡1748人;3个乡镇在2000人以上:隆阳区瓦房彝族苗族乡2588人、隆阳区瓦窑镇2267人、隆阳区杨柳白族彝族乡2030人。
(3)分村情况。全市954个行政村中,有70个行政村无监测对象:隆阳区56个村(九隆街道16个村、兰城街道9个村、潞江镇4个村、青华街道10个村、永昌街道17个村)),施甸县甸阳镇3个村(沙坝脚社区、甸阳社区、文武社区),腾冲市9个村(腾越街道7个村、西源街道观音塘社区、马站乡打云社区),龙陵县龙山镇龙华社区,昌宁县柯街镇华侨社区。
有监测对象的884个行政村中,有392个行政村监测对象总量在50人以下;有310个行政村在50(含)-100人(不含)之间;有160个行政村在100(含)-200人(不含)之间;有21个行政村在200(含)-300人(不含)之间;有1个行政村在300人以上(昌宁县大田坝镇湾岗村320人)。
监测对象最多的5个行政村:隆阳区瓦房彝族苗族乡浪戛村254人、杨柳白族彝族乡干田社区247人,腾冲市蒲川乡坝外社区274人,昌宁县大田坝镇湾岗村320人、勐统镇长山村275人。
(五)监测对象风险消除情况
1.基本情况。截至2022年末,全市累计消除风险8094户30209人,风险消除率50.9%。脱贫不稳定户消除风险2914户11286人、占消除风险总人数的37.36%,占脱贫不稳定人口的57.42%;边缘易致贫户消除风险3108户11928人、占消除风险总人数的39.48%,占边缘易致贫人口的64.17%;突发严重困难户消除风险2072户6995人、占消除风险总人数23.16%,占突发严重困难人口的33.15%。
2.分县区情况。隆阳区消除风险2569户9797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949户3890人、边缘易致贫户1256户4910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64户997人,风险消除率52.70%;施甸县消除风险1081户4039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301户1165人、边缘易致贫户247户99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33户1875人,风险消除率39.60%;腾冲市消除风险1220户4426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45户933人、边缘易致贫户485户181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90户1677人,风险消除率40.80%;龙陵县消除风险1767户6797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665户2637人、边缘易致贫户550户217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52户1986人,风险消除率68.90%;昌宁县消除风险1457户5150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754户2661人、边缘易致贫户570户202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33户460人,风险消除率52.4%。
3.分乡镇情况。有监测对象的73个乡镇中,无风险消除率为0的乡镇,39个乡镇风险消除率在50%以下,32个乡镇风险消除率在50%-80%之间,2个乡镇风险消除率在80%以上:隆阳区河图街道26户93人,消除风险22户80人,风险消除率86.02%;隆阳区兰城街道12户40人,消除风险8户33人,风险消除率82.5%。
4.分村情况。有监测对象的884个行政村中,有55个行政村风险消除率为0;387个行政村风险消除率在0(不含)-50%(不含)之间;410个行政村风险消除率在50%(含)-100%(不含)之间;有32个行政村风险消除率100%,实现了风险对象销号清零。
(六)监测对象未消除风险情况
1.基本情况。截至2021年末,全市未消除风险9732户29137人,占监测对象总量的49.10%。脱贫不稳定户未消除风险2439户8369人、占未消除风险人数的28.72%,占脱贫不稳定户人口的42.58%;边缘易致贫户未消除风险2116户6661人、占未消除风险人数的22.86%,占边缘易致贫人口的35.83%;突发严重困难户消除风险5177户14107人、占未消除风险人数的48.42%,占突发严重困难户的66.85%。
2.分县区情况。隆阳区未消除风险3013户8792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791户2947人、边缘易致贫户1056户322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166户2624人,占监测对象总量的47.30%;施甸县未消除风险1910户6171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448户1629人、边缘易致贫户284户997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178户3545人,占监测对象总量的60.44%;腾冲市未消除风险2085户6418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315户1102人、边缘易致贫户352户1217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418户4099人,占监测对象总量的59.18%;龙陵县未消除风险1014户3072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410户1335人、边缘易致贫户108户330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96户1407人,占监测对象总量的31.13%;昌宁县未消除风险1710户4684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475户1356人、边缘易致贫户316户89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919户2432人,占监测对象总量的47.63%。
3.分乡镇情况。有监测对象的73个乡镇中,有26个乡镇的未消除风险人口占农业人口比重低于1%;22个乡镇在1%(含)-2%(不含)之间;17个乡镇在2%(含)-3%(不含)之间;5个乡镇占比超过3%:隆阳区杨柳白族彝族乡3.11%、施甸县摆榔乡6.46%、施甸县水长乡3.32%、腾冲市五合乡3.03%、龙陵县木城乡3.76%。
4.分村情况。全市413个出列贫困村中,监测对象中未消除风险的对象占比超过3%的行政村有84个:隆阳区37个、施甸县20个、腾冲市12个、龙陵县7个、昌宁县8个。未消除风险占乡村人口的比例最高的3个村: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大中村8.90%、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鸡茨村8.40%,龙陵县腊勐镇新和村9.80%。
(七)监测对象人员结构组成情况
1.性别。59346名监测人口中,女性26992人,占45.48%;男性32354人,占54.52%。
2.年龄。监测人口平均年龄42岁,16岁以下10428人、占17.57%;16(含)-60岁(不含)33651人、占56.7%;60岁及以上15267人、占25.73%。
3.受教育程度。59346名监测人口中,有在校生14875人,占总人数的25.06%。其中:学龄前儿童1812人、占12.18%,学前教育1035人占6.96%,小学4985人、占33.51%,初中2819人、占18.95%,中职807人、占5.42%,高中1407人、占9.46%,技师学院199人、占1.33%,高职高专761人、占5.12%,本科1005人、占6.75%、硕士研究生及以上45人、占0.3%。
有非在校生44471人,占总人数的74.94%。其中:文盲或半文盲4149人、占9.33%,小学24209人、占54.44%,初中13354人、占30.03%,高中1510人、占3.40%,大专657人、占1.48%,本科及以上592人、占1.33%。
4.健康状况。59346名监测人口中,身体健康44827人、占75.53%,长期慢性病6213人、占10.47%,患有大病2895人、占4.88%,残疾7266人、占12.24%,残疾又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1855人、占3.13%。
5.劳动技能。59346名监测人口中,有技能劳动力900人、占1.52%,普通劳动力21758人、占36.66%,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9166人、占15.45%,丧失劳动力2311人、占3.89%,无劳动力25198人、占42.46%。监测对象中劳动力人口31824人(含弱劳力或半劳力人口),占监测人口的53.63%。
6.人口规模。17826户监测对象中,1人户2568户、占14.41%,2人户3081户、占17.28%,3人户4265户、占23.93%,4人户3914户、占21.96%,5人户2407户、占13.5%、6人户及以上1591户、占8.93%。
7.政治面貌。59346名监测人口中,有共青团员619人、占1.04%,群众58123人、占97.94%,中共党员599人、占1.01%,中共预备党员5人、占0.01%。
8.民族状况。汉族49873人、占84.04%,少数民族9473人、占15.96%。少数民族人口中,有彝族3532人、白族1808人、傈僳族1732人、傣族691人、苗族464人、布朗族450人、阿昌族211人、景颇族171人、佤族105人、回族98人、满族80人、纳西族31人、德昂族28人、怒族19人、哈尼族9人、壮族6人、布依族5人、藏族5人、黎族5人、瑶族5人、土家族4人、仡佬族4人、蒙古族3人、朝鲜族2人、侗族2人、独龙族1人、拉祜族1人、维吾尔族1人。
(八)监测对象务工状况
全市监测人口外出务工18729人,占有劳动力人口的58.85%。外出务工人口中县内务工12483人、占66.65%,省内县外务工2453人、占13.1%,省外务工3768人、占20.12%,国外务工25人、占0.13%。
(九)监测对象致返贫风险原因
17826户监测户致返贫风险原因具体是:因务工就业不稳5634户、占31.61%;因病5087户、占28.54%;因缺劳动力3642户、占20.43%;因残3527户、占19.79%;因学2118户、占11.88%;因意外事故562户、占3.15%;因产业项目失败281户、占1.58%;因安全住房22户、占0.12%;因饮水安全2户、占0.01%;因自然灾害37户、占0.21%;因其他原因52户、占0.29%。
(十)监测对象帮扶措施落实情况
全市17826户监测对象已落实帮扶措施17787户,占99.8%,户均受益帮扶措施2.68项。受益综合保障措施13341户,就业帮扶6395户、占36%,健康帮扶5823户、占32.7%,产业帮扶5567户、占31.3%,生产生活条件改善4409户、占24.8%,基础设施建设3189户、占17.9%,公益岗位帮扶3110户、占17.5%,教育帮扶1819户、占10.2%,义务教育保障520户、占2.9%,金融帮扶590户、占3.3%,社会帮扶751户,住房保障26户、占0.1%,饮水安全保障7户、占0.04%。
三、脱贫人口年度动态调整情况
(一)脱贫人口基本情况
2022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脱贫人口93840户389963人,其中隆阳区21491户95068人、施甸县21567户90664人、腾冲市13112户51950人、龙陵县15716户64268人、昌宁县21954户88013人。
(二)脱贫人口组成结构
1.性别。脱贫人口中,有女性182935人、占46.91%,男性207028人,占53.09%。
2.年龄。脱贫人口平均年龄39岁,16岁以下67370人、占17.28%;16岁(含)-60岁(不含)253770人、占65.07%;60岁及以上68823人、占17.65%。
3.受教育程度。有在校生89075人,占总人数的22.84%。其中:学龄前儿童14475人、占16.25%,学前教育7773人、占8.73%,小学30456人、占34.19%,初中9900人、占11.12%,普通高中7910人、占8.89%,中职4503人、占5.05%,技师学院1054人、占1.18%,高职高专3821人、占4.29%,本科3802人、占4.27%,硕士研究生及以上205人、占0.23。有非在校生300888人,占总人数的65.81%。其中:文盲或半文盲15954人、占4.09%,小学145121人、占37.21%,初中109405人、占28.06%,高中17504人、占4.49%,大专7843人、占2.01%,本科及以上5061人、占1.3%。
4.健康状况。389963名脱贫人口中,身体健康336725人、占86.35%,残疾19530人、占5.01%,患有大病6646人、占1.7%,长期慢性病32958人、占8.45%,残疾又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5896人、占1.51%。享受低保61704人、占15.82%;城乡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
5.劳动技能。389963名脱贫人口中,有技能劳动力17254人、占4.42%,普通劳动力199655人、占51.2%,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32396人、占8.31%,丧失劳动力4466人、占1.15%,无劳动力136148人、占34.91%。劳动力人口249305人,占总人口的63.93%。
6.政治面貌。389963名脱贫人口中,有共青团员5976人、占1.53%,群众376338人、占96.51%,中共党员7557人、占1.94%,中共预备党员92人、占0.02%。
7.民族状况。汉族323232人、占82.89%,少数民族66731人、占17.11%。少数民族人口中,有彝族27730人、傈僳族11297人、白族10134人、苗族4482人、布朗族4125人、傣族2988人、阿昌族1660人、佤族1171人、景颇族1129人、满族545人、回族517人、怒族137人、哈尼族118人、德昂族117人、壮族111人、纳西族101人、拉祜族60人、土家族59人、布依族55人、黎族53人、瑶族30人、土族20人、藏族15人、侗族11人、仫佬族9人、朝鲜族8人、蒙古族8人、独龙族7人、普米族7人、高山族6人、基诺族5人、羌族3人、畲族3人、水族3人、维吾尔族2人、达斡尔族1人、毛南族1人、撒拉族1人、仡佬族1人、其他1人。
(三)外出务工情况
2022年脱贫人口外出务工162823人,已外出务工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65.31%。其中:县内务工81739人、占50.2%,县外省内务工28317人、占17.39%,省外务工52587人、占32.3%,国外务工180人、占0.11%。
四、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
保山市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954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含)以上的有25个村(社区)占2.62%;50万元(含)以上100万元以下的有46个村(社区)占4.82%;10万元(含)至50万元的有781个村(社区)占81.87%;1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有102个村(社区)占10.69%。
413个脱贫村中,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含)以上的有2个村(社区)占0.48%;50万元(含)以上100万元以下的有11个村(社区)占2.67%;10万元(含)至50万元的有352个村(社区)占85.23%;1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有48个村(社区)占11.62%。
五、政府救助平台运行使用情况
(一)累计受理情况
政府救助平台自2021年7月上线以来,累计接收群众救助申请18480件,办结18393件,办结率99.53%,待办87件、占0.47%。
从县区申请办理情况看:隆阳区申请3802件,办结3792件,办结率99.74%;施甸县申请3507件,办结3493件,办结率99.60%;腾冲市申请7691件,办结7681件,办结率99.87%;龙陵县申请2462件,办结2410件,办结率97.89%;昌宁县申请1018件,办结1017件,办结率99.90%。
从行业部门申请办理情况看:民政部门16373件(临时救助12061件、低保4004件、特困供养308件),占申请总量的88.60%,办结16301件,办结率99.56%;人社部门1201件(找工作1138件、找培训63件),占申请总量的6.50%,办结1194件,办结率99.42%;住建部门农村危房改造367件,占申请总量的1.99%,办结365件,办结率99.46%;水利部门农村饮水安全143件,占申请总量的0.77%,办结138件,办结率96.50%;医保部门140件(大病救助81件、医保参保登记34件、异地就医未报销25件),占申请总量的0.76%,办结140件,办结率100.00%;卫健部门206件(慢病健康管理107件、大病专项救治97件、看病预约1件、用药服务1件),占申请总量的1.11%,办结205件,办结率99.51%;教育部门控辍保学50件,占申请总量的0.27%,办结50件,办结率100.00%。
(二)2022年度受理情况
2022年政府救助平台接收群众救助申请14151件,办结14064件,办结率99.39%,待办87件,占0.61%。
从县区申请办理情况看:隆阳区申请2909件,办结2899件,办结率99.66%;施甸县申请2074件,办结2060件,办结率99.32%;腾冲市申请6987件,办结6977件,办结率99.86%;龙陵县申请1734件,办结1682件,办结率97.00%;昌宁县申请447件,办结446件,办结率99.78%。
从行业部门申请办理情况看:民政部门13222件(临时救助9798件、低保3248件、特困供养176件),占申请总量的93.45%,办结13150件,办结率99.46%;人社部门504件(找工作481件、找培训23件),占申请总量的3.56%,办结497件,办结率98.61%;住建部门农村危房改造140件,占申请总量的0.99%,办结138件,办结率98.57%;水利部门农村饮水安全65件,占申请总量的0.46%,办结60件,办结率92.31%;医保部门75件(大病救助51件、医保参保登记13件、异地就医未报销11件),占申请总量的0.53%,办结75件,办结率100.00%;卫健部门136件(慢病健康管理71件、大病专项救治63件、看病预约1件、用药服务1件),占申请总量的0.96%,办结135件,办结率99.26%;教育部门控辍保学9件,占申请总量的0.06%,办结9件,办结率100.00%。
六、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情况
(一)易地搬迁人口监测情况
全市2020年末有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人口16675户72169人,截至2022年末,纳入“三类对象”监测1418户5356人(脱贫不稳定户784户3186人、边缘易致贫户33户132人、突发严重困难户601户2038人),已消除风险652户2595人(脱贫不稳定户415户1738人、边缘易致贫户22户8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15户768人)。
(二)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务工情况
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有劳动力家庭16254户,劳动力人口45300人,其中普通劳动力35535人、技能劳动力4079人、弱劳力或半劳力5686人,已外出务工21000人,其中:县内务工10437人、占49.7%;省内县外务工3701人、占17.62%;省外务工6862人、占32.68%。已外出务工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46.36%。
七、防贫基金和防贫保险落实情况
(一)防贫保险理赔情况
2022年共结案理赔防贫保险案件2813起,结案理赔金额2778.78万元,其中因病案件2380起,理赔医疗费用1514.90万元;因意外案件333起,理赔身故赔偿金968万元;因灾案件100起,理赔财产损失295.88万元。共结案理赔五类重点对像案件80起,结案理赔金额2128.48万元,其中因病案件4起,理赔医疗费用1.95万元;因意外案件63起,理赔身故赔偿金180万元;因灾案件13起,理赔财产损失46.53万元。
(二)防贫基金救助情况
2022年年度全市防贫基金共救助358人,发放救助金额90.72万元,其中:腾冲市救助317人,救助金70.97万元;昌宁县救助41人,救助金19.75万元。
保山市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