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645-5-/2023-0428005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防止返贫监测帮扶
  • 发布日期
  • 2023-04-28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定点帮扶工作信息(第12条)

【驻村日记】


驻村2年我们齐心协力  小乡村有了大变化

——昌宁县珠街乡庆美村第一书记赵周荣日记

2023412  星期 


焕然一新的庆美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室里,传来群众办事便捷的喜悦声;村委会门前的生物质燃料加工厂机声隆隆,忙碌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一辆辆通往村寨道路上的轿车,满载老百姓的幸福生活驶向远方……驻村2年,在村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团结奋斗,庆美村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产业发展日益兴旺、群众生活日新月异,开展的驻村工作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和群众的信任。

走村串户访民情,互拉家常听民声。2021518日我开始了驻村生活。5月恰逢庆美村烤烟产业受旱灾,核桃因市场低迷而滞销,生猪价格下跌……群众增收困难重重;村委会厨房只是一间破旧的简易房;全村9个村民小组中,有5个小组出行道路仍是坑洼难行的泥巴路......特别是我去到监测户家里,有老年痴呆不知道儿女病故的老人,有常年患病卧床的村民,还有担心核桃、生猪等农产品滞销的农户,让我日思夜想:如何让庆美的村民过上好日子?

闲置资产变工厂,增收致富新希望。我们与村“两委”一起探讨:如何利用2009年因小湾水电站建设临时搬迁至庆美的珠街中学校舍闲置资产,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我们积极向县乡两级争取项目资金,实施了投资620万元的上海市对口支援昌宁县珠街乡庆美村生物质燃料加工厂建设项目,形成庆美村“经济合作联合社+生物质燃料加工厂+农户”的三方利益联结体。生物质燃料可有效推动当地生物质产业的发展,实现剩余物综合利用,打造“资源—产品—剩余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解决项目区烟叶烘烤缺燃料的问题,增强产业后续发展能力。2023年,生物质燃料加工厂项目预计生产、销售生物质燃料2000吨,村集体经济实现固定租金收益15万元以上。预计收购森林抚育、核桃树间密留稀、秸秆等农业废弃物3000多吨,可增加群众收入90多万元。同时把已脱贫群众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创造就近就业岗位。

泥巴路变水泥路,铺就乡村振兴路。小村是庆美村最远的村民小组,与村委会所在地相隔20多公里,从小村到戈黑小组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一直困扰着山头、小村、漭底3个村民小组的出行。雨水天,路上总会被冲出一条条沟,还经常会坍塌,小孩上学、病人看病、生产资料及农产品销售的车辆难以通行,多年来堵得让人发慌。

驻村后,我们主动与村“两委”干部协商,及时召开村组道路建设专题会议,统一全村党员干部思想。首先组织人员进行初步测量,协调涉及的占用土地和经济林果;然后与村党总支书记一道,向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最终迅速成立由乡领导挂帅的村组道路建设工作专班。在县乡两级项目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通往小村10公里、二母1.7公里、蜜色3.1公里的村组道路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实现了庆美村通往村民小组道路硬化全覆盖。

特色产业变强了,村民增收可持续。我们依托农业特色资源,挖掘产业多元价值,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真正把庆美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持续巩固提升粮食、畜牧产业,推进“种草养畜”工程,实现人均养殖一头肉牛的目标;加强1.9万亩核桃树抚育管理,提升核桃品质,让高品质的庆美核桃生态产品走出大山;优化“一村一品”红花大金元烤烟种植布局,积极推广烟草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探索魔芋、中药材、食用菌等林下生态产业,实现了村有品牌、户有产业、群众年年增收的发展态势。2022年,全村种植特色优质红花大金元烤烟1090亩,产值466万元;核桃产量500多吨,产值400多万元;外出务工186人,收入400多万元;畜牧产值200多万元;野生菌、中药材等产业收入100多万元。村民收入比上年增幅达19.8%。

组织引领变有力,提高群众满意度。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为骨干,由50多名年富力强的村组党员干部组成一支乡村振兴工作攻坚队,在参与监督项目建设管理、带领群众抓生产搞建设上,全面推行“支部组织、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推进法。组织村民每月开展2次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提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的比例不断提高;组织回乡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合理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推动规范村务运行,完善村民自治,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实行“村党总支+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户长”的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加强村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建设,改造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村委会厨房,改善服务群众的办公环境。

为民办事变故事,情系群众暖人心。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驻村工作做到村民的心坎上。以火塘会、院坝会的形式与群众一起学习党的惠民政策,传达落实上级会议精神。与老百姓探讨增收致富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宜居宜业美丽家园建设的方法路径。雨中送留守儿童上学,接送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接种疫苗,帮助留守老人取送快递包裹,帮低保户查询低保资金,调解邻里矛盾纠纷……在驻村2年的时间里,想想与老百姓的那些点滴之事,我总会感到无比欣慰。

驻村的日子在忙碌中充实,驻村的生活在平淡中生香。两年时光稍纵即逝,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新一批的驻村工作队即将接续奋斗,庆美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昌宁县政协供稿)


一草一线牵 村民爱“热研”

——龙陵县镇安镇镇宝村驻村第一书记杨继西日记

2023331  星期 


中午烈日炎炎,一辆皮卡车从保山市隆阳区高速行驶,经潞江大桥到达潞江坝,装满“热研4号”牧草,总行程4个小时,经过崇山峻岭,到达龙陵县镇安镇镇宝村镇宝一组范彩桃家的田边。通过技术员的介绍,范彩桃家现场就地种植,其他村民各取所需,把自己心仪的“热研4号”带回家种植。

镇宝村历来有种养殖传统,但随着牛价的低迷、猪价的波动,种养殖成本一度攀高,“除了谷糠不见米”。通过实地调研,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从降低成本、提高产值上寻求突破。他们联系并通过保山市科技局,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的帮助下,急村民所盼,把可满足十多亩地种植的“热研4号”牧草种苗无偿送到村民手中,并作了现场培训。“为什么选择这棵牧草?”在村民范彩桃家地里的培训现场,村民范进荣提出疑问。技术员沈正松耐心解答:“‘热研4号’是禾本科、狼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4.5米。形似甘蔗,株形较大,须根发达,茎秆圆形、直立、粗壮、丛生、多分蘖,叶片长条形,叶面较多茸毛,叶背有少量茸毛,中肋明显。在中国海南、云贵川等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每年可收割48次,年平均鲜草产量可达1530t/亩,干物质产量可达1.62t/亩,它耐干旱,任何性质的土壤都能生长,适合200-2000米海拔地区。镇宝村平均海拔1860米,是大家未来种养殖的增长点。”

“这棵草病多吗?发生病虫害怎么办?”村党总支副书记范玉顺边帮助村民种植边问。技术员解答:“抗病害、虫害的能力强,很少发生病虫害,在某些地方,冷凉多雨季节,可能会发生炭疽病。病症表现为:出现棕褐色圆形斑块,上面有黑色或粉红色胶质小颗粒,干燥时病斑枯死,出现凹陷。防治方法:降低环境湿度,雨后及时将积水排出;发病后,喷施多菌灵、百菌清等药剂。对于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可利用黑光灯糖酒液诱杀成虫和幼虫,或用50%的辛硫磷1000倍液、80%敌百虫800-1000倍液等喷雾,以及呋喃丹撒施后浇水,效果均较好。如果发生其它病虫害,正常农药防治即可。”技术员从选地整地、施底肥、种茎选择、种植方式、种植株行距等要点作了示范讲解。现场会吸引了邻近竹箐等村的村组、驻村干部前来观摩,村干部杨进陈按照技术要点挖沟开墒,亲自体验后说:“要根据种苗和地块实际,在老师讲解的细节和要点上把握,不能按照老办法因循守旧。”最终,他们带了部分种苗回去给村民们示范种植。

“只能喂牛喂猪吗?”村民范会昌还有个最后的疑问。“你提醒我了。都可以喂,但要注意,喂牛、羊等反刍家畜时,1年可收割46次植株,在1.31.7m时进行收割;而饲喂兔、猪、鱼等时,要求茎秆细嫩、适口性好,植株高度在0.81.2m进行收割。每年可收割68次每次留茬高度以15cm为宜,注意雨天不要收割。”技术员现场解答完后,还就大家关心的补苗、中耕除草、越冬施肥等环节作了提醒。你种几苗,我种一分,他种3分......最终,村民们来到皮卡车旁,带上种苗和希望,走在回家的路上。

(保山市广播电视台供稿)


岭干村红色劳务助农增收

——龙陵县镇安镇岭干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军海日记

2023325  星期 


“走,老杨,还是红色劳务走起,红色劳务保障好啊!自己外出打工了,村上还帮操心着家上的事情,也让我们外出务工的人员更放心家里边了,而且在外务工可以结识更多四面八方的朋友,在外出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还能确保家里的收入,好呢,走走.....”这是去年红色劳务输出人员董大爹的邀约声;董大爹自20222月份出发,20231月份回来,当初的董大爹是带着疑惑和顾虑出发的,1年后,董大爹带着满满的知识和收入回到了家里,对于务工,董大爹还是毫无疑问的选择“红色劳务”。

杨叔是岭干村建档立卡脱贫户之一,家庭共有人口5人,上有八旬老人,下有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导致家庭了夫妻2人无法同时外出务工;20222月,村“两委”班子经过分析研判后,到家中走访动员杨叔外出务工。村级多次走访,杨叔多番做好思想斗争,决定动身......20231月,杨叔回来了,当远远的看到我们笑呵呵的时候,我就知道,杨叔的腰包鼓了,到家以后,杨叔决定新建一间洗澡间、购买太阳能、添置新家具......春节前夕,我们到杨叔家中走访,经过询问得知,杨叔戒酒了;他说“如果在家,晃晃又是一天,闲闲又是一天,还是出去好,不仅挣的钱,还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好,真好”

“党员要冲锋,表率在前”,岭干村坡头支部党员甘叔,他是坡头支部一名普通党员;20222月,他听说“红色劳务”输出,主动到村上报名到外地务工,他是岭干村外出20余名的人员唯一一名党员,他说“到哪里都是打工,他愿意做第一批红色劳务输出人员,愿意出去走走看看,说不定还能遇到合适的枕边人”;就这样,他一直在路上照顾一起前行的人员,做好“小弟”,有事随时和村委会联系.....2022年至今,甘叔一直稳岗在企业,他说“会竭尽所能为工厂贡献劳力,创造价值,他坚信,只要努力,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

截止目前,2023年岭干村共计输出8人。下一步,岭干村将继续做好“娘家人”的角色,为更多红色劳务输出人员做好“后勤保障”,确保农户增收,农民致富。

                              (保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供稿)






































报: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市政府副市长。

发:各园区管委会,市级和驻保单位(部门),各县(市、区)

乡村振兴局、联席办(驻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