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人大第五届四次会议
第28号建议答复的函
殷缘代表:
您在市人大第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农村中小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的建议》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就建议事项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体育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近年来,市教育体育局多举措、多渠道扎实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心理健康师资水平素养。
一、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启动保山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一体化工作,建立具有衔接性、连贯性、整体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计划、有目标的落实和推进。成立保山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建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二是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实现全覆盖。同时,对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人次达1.3万余次。
二、强化课程建设
一是充分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把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有机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珍爱生命”教育课程12个、“性健康”教育32个,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不少于9课时,高中阶段学校在课程“选修二”中安排2个学分,中等职业学校不少于34课时。二是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圆梦工程”计划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县,在示范县推广使用项目组开发的课程资源,包含学生欺凌四个课时和《心理健康小课堂》。三是按照“1-3-3-2-1”,开展心理健康示范校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现已创建市级心理健康示范校24所。
二、强化辅导力度
一是开通市级心理服务平台“心语保航”,热线咨询1352人次,线上辅导389人次。设置心理辅导联系电话及心理信箱,实施辅导预约制度,通过登门、电话、网络等方式及时有效地协助未成年人解决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二是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市、县教育体育部门联合卫健部门每学年面向学生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测评,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指导学校科学规范运用测评结果,建立“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专兼职心理教师+学科教师”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每月开展1次学生心理健康风险研判,畅通预防转介干预就医通道,及时转介、诊断、治疗。三是注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发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开设专题课程,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理念,帮助家长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定期开展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多种活动,了解、反馈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教育方法。举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3500余场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下一步,我们将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进一步研究落实,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力度,逐步配齐配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
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