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人大第五届四次会议
第53号建议答复的函
钱文彩代表:
您在市人大第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就建议事项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体育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近年来,市教育体育局把健康作为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多举措、多渠道扎实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升未成人心理健康素养。
一、健全机制,强化队伍
一是启动保山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一体化工作,建立具有衔接性、连贯性、整体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计划、有目标的落实和推进。成立保山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建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二是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实现全覆盖。同时,对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人次达1.3万余次。三是充分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把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有机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珍爱生命”教育课程12个、“性健康”教育32个,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不少于9课时,高中阶段学校在课程“选修二”中安排2个学分,中等职业学校不少于34课时。
二、多措并举,持续推进
一是开通市级心理服务平台“心语保航”,热线咨询1352人次,线上辅导389人次。设置心理辅导联系电话及心理信箱,实施辅导预约制度,通过登门、电话、网络等方式及时有效地协助未成年人解决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二是按照“1-3-3-2-1”,开展心理健康示范校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现已创建市级心理健康示范校24所。三是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市、县教育体育部门联合卫健部门每学年面向学生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测评,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指导学校科学规范运用测评结果,建立“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专兼职心理教师+学科教师”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每月开展1次学生心理健康风险研判,畅通预防转介干预就医通道,及时转介、诊断、治疗。
三、协同共育,全力保障
一是注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发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开设专题课程,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理念,帮助家长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定期开展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多种活动,了解、反馈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教育方法。举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3500余场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注重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开展符合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综合实践体验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月、教育周系列活动,普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意识。高度关注特殊群体学生,联合卫生健康委、妇联、社区等部门,有针对性定期开展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三是通过改革考试评价、优化教育教学内容,推行作业公示制度等方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晚十点不作业”100%覆盖。通过体育“合格性”评价,督促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的作用。通过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编制劳动教育清单、开展劳动教育周活动、举办全市性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达到“以劳健心”“以美润心”。
下一步,我们将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进一步研究落实,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遵循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未成年人的心理潜能,多方联动营造育人良好氛围,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
2024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