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37-2/20250911-0001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5-09-11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关于政协保山市五届四次会议第05040102号提案答复的函



刘秋黎、左正国、徐伟智、王丽云、丁应升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第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调整全市高中生作息时间的建议》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就建议事项答复如下:

一、关于从学校、家长、学生三个层面设计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心理疏导的建议

优化课程设置。一是严格落实减负要求。保山市教育体育局以云南省教育厅普通中小学教学日历为基本依据,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安排好中小学生节假日休息和活动的通知》和《云南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云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云教规〔20195 号)要求,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保障好学生合法休息权益。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规范安排收放假时间、日常作息时间,控制考试次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督促指导各县(市、区)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不得随意更改教育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得随意提高课程内容难度和要求,坚决杜绝“阴阳课表”“挤占课时”情况发生。二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学生身心健康为突破口强化“五育”并举,加强学科教研,提高课堂效率,减少室内活动、学习时间,减少机械刷题,强化学生阅读素养、习惯素养、科学素养、体质素养的培养。落实课间15分钟要求,真正让学生走出教室,切实提高健康水平。三是严格执行教学时间及课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学年教学时间39周,初中每课时按45分钟,七至九年级每周38课时。高一、高二年级全学年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四是组织召开相关会议。为深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规范学校常规管理,进一步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202517日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召开保山市“双减”专项整治工作视频会,基础教育科对部分学校仍然存在学生作业负担重、在校时间过长、测试考试多、未按要求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等问题进行通报。

全力推进家庭教育。一是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家长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家庭观,倡导家庭美德,注重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家风,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全市建立家长学校588所,成立家长委员会1284个,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1500余场次。二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资源。依托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资源单位,为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及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三是健全教师家访长效机制,通过考核和激励等方式,鼓励支持学校干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入户实地家访,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入户实地家访,做到随访与定访相结合。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基厅函〔202429号)《云南省教育厅等二十一部门关于印发云南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教发〔202526 号)等文件精神,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对标2025年建机制,覆盖30%的中小学校,2026年提质量,覆盖70%的学校,2027年全面建立“教联体”的工作目标,各县(市、区)制定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时间表路线图。腾冲市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

协同共育有力度。建好“主阵地”。成立保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开通市级心理服务平台 “心语保航”,建成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以及673个校级心理健康辅导室、5个县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组好“智囊团”。探索多元化合作方式,积极与驻保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搭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一体化建设平台,引入心理学专家、咨询师等专业力量,为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育好“生力军”。培育和组建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依托保山“三线五级融通式”梯次培训培养机制,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心理健康教师、德育主任、班主任和学科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76场次,覆盖1.3万余人次,目前全市已成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稳定充足、素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16人,兼职心理健康教师3303人。

(五)课程落实有精度。做实常态化“教”。严格落实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分层分类开设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课,46年级每学期每班不少于2课时,79年级两周不少于1课时,高一年级不少于8课时,高二、高三年级不少于4课时,中职学校参照普通高中标准开足课时,所有学段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班(团、会。结合5·25”心理健康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创新性开展心理活动课、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做精科学化“评”。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每学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形成“测评筛查—教师访谈—日常追踪—预警或超预警二次访谈一危机干预”工作闭环,畅通从学校到专业诊治机构的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建立“一生一档”心理成长档案,测评小学高段及以上学生25.7万人测评小学高段及以上学生比例75.21%测评中小学校比例91.13%

二、关于科学调整作息和增加休息时间建议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保山市教育体育局高位推动,成立了工作专班,及时印发了《中共保山市委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保山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等文件,全面落实规范要求,调整优化课间时间,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省心健康发展。

一是严格控制每日在校学习时长。要求学校制定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上午、下午上课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中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00确保初中生达到9小时、高中生达到8小时。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该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确保学生睡眠时间。义务教育非寄宿制学校不得统一组织安排晚自习,寄宿制学校在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内安排晚自习。

二是优化调整课间时间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间休息时间已全面调整为15分钟,普通高中学校可参考执行。优化课间活动,要求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走到户外,通过适度运动、游戏、交流等方式放松休息。每天还统一安排不少于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寄宿制学校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晨跑(早操)。同时,要求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发多样化、个性化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教师不得对学生在课间的正常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不得随意缩短学生课间活动时长,严禁拖堂、提前上课和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

三是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按照《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课间休息时间的通知》要求,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体育课程、开足体育课时。在此基础上,统筹处理好课间时调整与学校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科学合理调整师生作息时间,把体育作为学校的C位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活动课)、高中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专业教师紧缺的学校可以合班或以年级为单位集体进行,严禁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课时。

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积极开发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青少年的影片等课后服务项目,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探索“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遴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拓宽课后服务渠道,广泛动员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热心人士等作为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工作,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下一步,市教育体育局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严格作息时间管理,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统筹推进区域内中小学校严格落实作息时间,要求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加强对属地中学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同时,我局将通过检查、抽查、暗访、举报核实等形式,重点查处学校提前开学、补课等违规办学行为。

最后,衷心感谢您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

202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