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润委员:
您在政协保山市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回归中小学教育课堂的建议》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精粹,是中华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久弥新的文化瑰宝,是一种宝贵的精神给养。青少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来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全面开展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培育青少年优良品行的重要载体,我市一直以来都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儿童、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教学体系,要求教师在课内外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素养。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的课程内容。市教育局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注意发挥各学科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通过学科渗透、专题讲座、文化橱窗、班级园地等形式,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在美术教学渗透中国画鉴赏,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古典音乐欣赏等。
二是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一方面,在春节、重阳、中秋、端午、清明等中国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以广大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注意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情和传统美德,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万名少儿讲孝道”、“学习雷锋精神”、“我爱我的祖国”、“我们的节日”等教育实践活动,培养中小学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品质。另一方面,为在全市中小学中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市教育系统已成功开展四届“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2015年隆阳区、2016年腾冲市、2017年施甸县、2018年昌宁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引导中小学生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营造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浓厚氛围,2018年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5〕10号)的部署和要求,我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让爱更有智慧”主题系列公益活动。
三是开展内容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演讲和征文比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市教育局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主题为“彰显中华之魂 坚定文化自信”的“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在竞赛推荐阅读书目中,由武宏钧主编的《经典精读》一书中,就内含《三字经》《颜氏家训》《诗经》等内容,其它推荐书目还包括《全国中小学生教育读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叶朗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篇诵读》(人民教育出版社)、《童眼看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中小学生古诗阅读》(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等;为深入推进传统文化建设和中华美德教育,紧密围绕“辉煌与梦想”主题,我市教育系统在全市中小学生中组织“中华魂”辉煌与梦想主题教育活动演讲比赛,让学生大胆地做梦,快乐地追梦;为促进我市中小学生“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我市教育系统开展了“红旗飘飘 引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等。
今后,我们将积极吸纳您的建议,更加关注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为了切实提升我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成效,我们将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的力度。借助各种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形式,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以通俗浅显明了的方式,将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青少年面前,引导、熏陶、感染青少年。
二、以青少年组织为载体研究宣传传统文化。青少年组织是青少年社会参与的重要载体,对青少年有着先导与示范作用。通过组建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方式研究宣传传统文化,从美德教育入手,以孝敬父母、立志勤学、勤劳节俭、爱国爱民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形成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气。
三、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场馆建设。为青少年提供德育教育基地和健康的校外活动场所。一是加大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等青少年基地的传统文化场馆建设,为青少年提供足够的场地学习传统文化,让他们全方位接触传统文化教育。二是推进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持续抓好全市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利用好本地文化资源,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进校园”活动。联合文化部门通过专题展演、展示、非遗知识竞赛、发放非遗宣传材料等形式,引导中小学生了解保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把保山永子文化和滇西抗战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和传承保山优秀文化传统的兴趣。
五、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将传统文化的教育纳于日常生活之中。建议联合妇联单位及各相关部门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社区内家长,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定期开展各种相关活动,借此来增强家长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以达到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的目的。
非常感谢您对保山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保山市教育局
2018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