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红丽委员:
您在市政协第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青少年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建议》提案(0155号),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就建议事项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体育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近年来,保山市教育体育局把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深入挖掘百年党史中蕴含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通过组织开展“读起来、写起来、画起来、唱起来、看起来、讲起来、演起来”等“七个一”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全市中小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
一、立足校园主阵地
一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青少年学生成长全过程,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开足开齐开好道德与法治课、历史课,挖掘各学科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党史教育资源,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增强青少年学生对党史的理解,珍视党的革命历史。二是推进教育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创新,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强会讲能讲善讲的党史人才队伍建设,面向青少年把党史故事讲生动、把历史逻辑讲明白、把制度自信讲透彻,不断健全评价标准,旗帜鲜明开好思政课,建立思政课与其他课程间联动机制,从理想信念、道德观、文化历史观、价值观等要素搭建全面配套的知识体系,形成教育合力。三是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注重“红色人物进课堂”与“红色经典进头脑”,以主题班队会和思政课的方式实现“点面融合”,在“点”上聚焦红色人物,教学中设置课前“经典导读”部分,课中“红色经典”。
二、丰富教育载体
一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通过成就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多种形式,有效解疑释惑、回应现实关切,推动线下深入宣讲与线上生动阐释有机结合。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多渠道为学生“学党史”搭建活动平台。深入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红土地之歌”演讲大赛、“童心向党”等教育实践活动,以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中小学生颂党恩、国恩,增强学生对党、国家的认识和向往,感受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三是把学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竞赛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图话百年”征文比赛、新时代好少年“红心向党”主题班会、“中华魂”书画比赛等主题实践活动,让中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通过作品形式,抒发对党的热受。四是以观看红色影片、开展红色研学、组织党史知识竞赛、撰写心得体会等广大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进一步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中小学生的政治信仰,构建正确的历史记忆。
三、突出浸润式实践教育
进一步用好建好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用技术手段和时代语言增强历史教育的场景体验,探索开发更多具象化、可视化的教育载体,让红色资源火起来、英雄人物亮起来。一是以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方向,充分发挥红色阵地资源优势。充分依托市内善洲林场、腾冲滇西抗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陵松山抗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实地学习、主题团日队日等主题活动,在“清明”“五四”“六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二是以红色探访活动为平台,带领全市青少年学深学细地方党史。组织中小学生走进地方党史重要事件发生地——金鸡“4·15”武装革命起义展览馆,开展“童心向党·永跟党走”红色寻访活动。实地采访武装起义参与者李光新老人,倾听党史故事,还原党史事件,引导青少年了解共产党在保山本土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三是开发融合教育性、知识性、文化性、体验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产品,开展“寻访艾思奇”“善洲故里行”等红色主题研学,强化仪式教育,引导青少年以寓学于游的方式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
下一步,我们将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进一步研究落实,扎实推进学校党史教育工作,不断丰富教育活动载体,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好。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
2022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