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保山市委:
您提出的关于在优质均衡教育发展下推动全市学校建设的建议的提案(0195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的建议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按照《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规划(2021—2025年)》《2021-2025年义务教育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规划》要求,优先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生活条件,科学优化学校布局,并结合在校生规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一是根据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和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要求,逐校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台账。坚持一校一策,综合施策,补齐短板,有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二是以乡镇寄宿制学校为重点,解决教室、师生宿舍、食堂、运动场地、教学仪器、围墙、视频监控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的问题。三是配齐洗浴、饮水等生活必需的设施设备,优先满足边远偏远地区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建设必要的心理咨询室、图书室等功能用房,营造温馨、安全的校园环境。四是进一步加强规划长期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支持乡村学校因地制宜开好音体美等课程,保障教育教学需要。
2021年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16所,新增学位1606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9.2%。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续建项目,新建校舍4.99万平方米,新建运动场地0.73万平方米,建成1+N远程视频互动课堂165间、增配多媒体一体机472套,公办义务教育班级多媒体配备率达到92.3%。保山一中青阳初级中学建成办学,新增学位3000个,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扩大。保山市教育体育局持续加强全市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促进教育公平,努力推动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针对把握好理论指导和价值定位的建议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保山市教育体育局根积极宣传“双减”文件及配套政策,宣传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家庭教育观念,给予家长一定的专业指导,使家庭教育真正与学校教育互补,达到家校共育。广泛深入宣传“双减”工作和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服务特色,使家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安排,积极引导、促进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截至2022年6月25日,保山市应提供课后服务学校897所,实际提供课后服务学校897所,覆盖率100%;“双减”工作系统中已填报学校的学生数281870人,参加课后服务学生281870人,学生参加率100%,其中:“5+2”全程参加学生人数281042人,全程参加学生人数占参加课后服务学生总数的99.71%;服务时间达标学校897所,达标率100%;已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学校897所,在应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学校总数中占比为100%;作业时间控制达标学校897所,达标率为100%;参与课后服务教师18468人,教师参与率为99.94%。全市已注销培训机构127所,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存量129所,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清零。根据《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保发〔2021〕14号)文件精神,根据“三年有起色、五年上台阶、八年争优秀”的目标,成立市教育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健全完善市级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大力推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数字课堂建设,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针对完善小学阶段教育考核激励机制的建议
根据《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 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的通知》(保办发〔2022〕36号)文件精神,将出台保山市教师绩效工资差别化考核方案,学校绩效工资总量与教师数量挂钩。将非义务教育阶段“两费”收入、勤工俭学、校办企业收入等全额返还学校并纳入奖励绩效总量管理,在绩效分配时向年度考核优秀、中高考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参与课后服务、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倾斜。教育部门将不断完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建立教师梯次培养机制,培养大量的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优秀班主任,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2022年计划组建20个市级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评选认定名校长50名、名班主任50名、学科带头人150名和骨干教师450名。
四、针对注意引导、协助调整家长心态的建议
目前,家校联动的方式较少。下一步,将引导各中小学建立家校联席会制度,除了开学时的家长会以外,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联席会,邀请专家、心理咨询师进行家庭教育、心理知识等讲座,请优秀家长代表分享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同时,建议各中小学校配备一名心理咨询师,上班时间专门安排在课后、晚自习后和周末,随时提供师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衷心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您提出的建议我们积极采纳。最后,真诚的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并予以监督。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
2022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