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37-2/20231026-00013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3-10-26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关于政协保山市五届二次会议 第05020015号提案答复的函



谢琳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小学阶段教育公共服务工作措施的建议的提案(05020015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优质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的,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城乡学校布局,补齐办学短板,逐步解决全市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建更加公平优质、更具特色和活力的义务教育发展体系切实提升义务教育学校育人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针对“中午托管严格实行自愿制,不做硬性或变相要求,家长和孩子可以根据家庭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的问题。为了有效助推双减政策落地,合理安排上、下午上课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2021年,保山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该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确保学生睡眠时间。一是2021年秋季学期起,保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坚持树立“五育”并举教育教学观,树牢“健康第一”理念,努力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二是保山市教育体育局将采纳您的建议,采取多措并举,解决学生午睡问题,要求学校中午托管实行自愿制,不做硬性或变相要求,家长和孩子可根据家庭和自身情况选择中午托管,也可以接回家午睡。三是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将学校闲置教室、阅览室、图书馆、多功能室等,改造成专门的“午睡室”,最大限度满足无法回家午休的学生能在学校午休。四是因各级财政比较困难,计划将依托现有教室环境,在条件许可范围内,积极协调,逐步配置午休器材,采取试点学校试运行后,适时在全市进行推广,努力创建平躺午休环境。五是对今后规划新建或改扩建的城区小学我们将按照新要求、新标准,将学生午休场所纳入配套设施建设

(二)针对“统筹安排好课后服务工作,确保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真正发挥课后服务育人作用”问题保山市教育体育局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水平,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教发〔202076号)要求,制发了《保山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做好“一校一案”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保教发〔2021236号),保山市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把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好学校教育教学和课后服务活动,改进提升课后服务方案,不断增强学校课后服务对学生的吸引力。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主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资源,按照相关要求,提前谋划,因地因校制宜制定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按5+2”模式安排,每周5天都要开展,每天课后服务时间不少于2小时,做到“一校一案”。二是积极开发设置多种课后服务项目,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可以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青少年的影片等,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探索“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鼓励具备相应资质和条件的社会教育服务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广泛动员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热心人士等作为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课后服务。四是要求教师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课后服务时间应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使学生学习活动回归校园。五是从作业设计的科学理念、基本要求、关键环节、管理制度等全方位做好作业建设指导工作,切实做好作业减量提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针对“落实课后服务收费政策,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的问题。为落实中央和省市“双减”工作要求,贯彻执行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2022年以来,市教育体育局联合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和市人社局积极制定《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财政补助经费保障有关事项的通知》(保财教〔2022118号)、《关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费有关事项的通知》(保发改价格〔2022155号)、《保山市财政局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关于下达2022年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资金的通知》(保财教〔2022178号),进一步规范课后服务费收支行为,优化经费使用效益,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和规范课后服务收费及财政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切实提高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质量。一是及时制定保山市课后服务财政补助经费保障政策,明确补助标准、补助范围、资金管理等事项。二是坚持课后服务“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公益为主,绩效优先,公开透明,接受监督”财政补助经费保障基本原则,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提供服务并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三是制定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城区学校每生每课时最高2.5元,每生每学期最高400元;农村学校每生每课时最高2元,每生每学期最高320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收课后服务费,对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突发严重困难户、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儿学生、残疾学生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课后服务费四是市级财政补助标准,根据市属公办中小学实际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按照每生每年200元标准予以补助;县(市、区)补助标准,结合区域内学校课后服务开展情况、课后服务收费情况、课后服务情况(方式、时间、内容)、教师绩效工资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建立奖补机制,统筹资金对各县(市、区)予以奖补。五是规范课后服务经费使用。课后服务奖补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滞拨缓拨违规挤占挪用,不得用奖补资金抵顶本级财力。六是补助资金要优先用于对完成教学和管理任务后,额外承担体育锻炼和作业辅导的课后服务一线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弱化职务职级,强化服务质量,向一线承担课服务的教职工倾斜,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促进课后服务内容有创新、管理有温度。七是课后服务资金按时下达。2022年度课后服务财政补助资金已安排下达2657.54万元,其中省级资金2172万元,市级资金485.54万元。

衷心感谢您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您们提出的建议我们积极采纳,已在上述文件中加以体现和落实。最后,真诚的欢迎您们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并予以监督。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

                                                            202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