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

保山中心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变好 群众获得感持续上升

发布日期:2018-11-12 17:57     来源:云南日报      点击量:

“从现场监测的水体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数据来看,西大沟水体已脱离黑臭。氨氮的监测数据,要等回到实验室检测后才知道。等监测数据全部出来,对照《城市黑臭水体工作指南》中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西大沟水体脱离黑臭就更有依据了。”11月7日上午,在西大沟上段3号监测点上,市环境监测站现场监测室主任张晓松告诉记者。

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它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根据黑臭程度的不同,黑臭水体细分为“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两级。

自2018年6月份以来,根据市环保局的工作安排,市环境监测站就开始对全市已确定的西大沟、小桥河、红花河三条黑臭水体进行了治理期间的监测。具体监测的项目是水温、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氨氮。根据监测工作制度规定,除第一个月监测3次后,从第二个月开始每月监测2次,上半月一次,下半月一次,这是11月份的第一次监测。西大沟布设了12个监测点,小桥河布设了3个监测点,红花河布设了3个。

“我们这个项目主要负责西大沟、小桥河、红花河三条河流的清淤、截污、河床、河岸修复等方面的工作。你看,这个截污管道,就是把旁边居民的生活污水,集中引流到这个污水管道里面,控制了城市污水向河里排放。”“截至目前,西大沟、小桥河的清淤已完成,截污工程、污水管道的安装正在进行中,下个月底红花河的清淤截污工程也可以基本完成。预计今年年底所有工程结束。”河段治理施工方负责人王文在小桥河工地告诉记者。

“现在好,现在不臭了,河边还栽了树。水清了、树绿了,住在这里大家都高兴!以前是垃圾满河,又脏又臭,尤其是西大沟放水的时候,从上面漂下来的死猪、死鸡,刺鼻的臭味真是让人受不了。”家住小桥河边上的余女士满脸笑容地告诉大家。

“中心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市环保局主要负责违法企业的查处和水质的监测。从几个月的监测结果看,黑臭水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水生态环境逐步恢复,黑臭水体水质持续向好,市民群众的获得感持续提升。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会严格执行监测方案,认真做好监测,做好水质的分析研判工作,为黑臭水体的治理效果提供技术上的评价支撑。”市环保局副局长李明彦说。